在买玉髓或者玛瑙的时候,有人特别强调说:玛瑙和玉髓不是一种东西,但同时也有说法说玛…[阅读全文]
慧眼巧手+用“心”雕琢=有灵魂的玉器“每一块玉石都有自己独特的美,玉雕师要因材施艺,…[阅读全文]
苏伟,毕业于清华美院研修班。先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冯道明、袁广如。擅…[阅读全文]
低调的态度,儒雅的谈吐,简朴的穿着,张志平大师磨玉一生,人如其玉,不被浮华所染,只为追求…[阅读全文]
北京玉雕历史悠久,它与景泰蓝、雕漆和牙雕并称为京城手工艺四大名旦,而玉雕也是中国…[阅读全文]
“北玉四杰”之一王树森大师,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三岁开始学习玉雕,在他的艺…[阅读全文]
这几年翡翠、白玉价格暴涨,先是黄龙玉,由作为廉价石的黄蜡石一跃而成价格不菲的黄龙…[阅读全文]
李博生,国家级玉雕大师。1941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七中,1958年入北京市玉器厂工作。高…[阅读全文]
陈义的作品中,并不多见传统玉雕常出现的佛与观音形象,而更常见现实题材作品,包括对动…[阅读全文]
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也是关键因素,并且还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所以成为一个好的玉雕…[阅读全文]
许延平一直以手艺人自居,从不掩饰自己对于艺术的尊敬。他希望最大程度的保留玉雕的…[阅读全文]
宋世义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化,无论是品种、材质,还是题材、手法和艺术风格,丰富而…[阅读全文]
师徒之间的传帮带,一直是玉雕行业传统的发展方式,长久以来,在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阅读全文]
2017上海“玉龙奖”,5月10日—14日在上海浦东国展中心举办。今年是“玉龙奖”开办第…[阅读全文]
玛瑙的崛起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精细的雕刻工艺及学院派人才和年轻玉雕师的介入;二得天…[阅读全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阿拉善玉的“形奇、质奇、色奇”的特质,也为阿拉善玉进行俏…[阅读全文]
罗源石雕艺术辉煌40年之刘东:和枕边石头的艺术对话。从事石雕创作二十余年,作品极具…[阅读全文]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金、玉钟爱有加,对其认识和解读也早已超越了使用和审美的范畴,而…[阅读全文]
紫绿玛瑙天生多俏色,其色游走如行云流水,仿若一幅工笔重彩,总能引人入胜,给玉雕师们带…[阅读全文]
《百子图》是中国最传统的题材,广泛应用于绘画和各类雕刻题材。“百”含有大或者无…[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