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玉雕圈中,江南文化无疑是玉雕创作的文化母题,其深远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蕴不仅滋养了无数创作者,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内容与灵感。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卢伟的成长历程深受江南文化的影响,这不仅奠定了他玉雕创作的文化基底,也成为贯穿创作历程的重要脉络。围绕江南文化的创作表达,不仅源于文化本身,更有一份对故乡的情怀,他擅长从生活中捕捉创作素材,从记忆中截取时光碎片,以质朴清新、宁静幽远的风格呈现于作品中,如一首满怀温情的散文诗,悠悠诉说着故乡的旧时光。

卢伟 和田玉籽料情满水城套牌
7.9×3.9×1.3cm 106g
7.9×3.9×1.3cm 110g
10.9×3.9×1.3cm 133g
2024年“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展”银奖作品
2024年“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展”银奖作品《和田玉籽料情满水城套牌》延续了卢伟对江南文化的创作表达,此次创作以白玉为材,切换新的视角与表现手法,作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民居建筑、小桥流水、石板路、乌篷船等,以此重建最熟悉的生活场景。


作品以远近结合的手法营造空间的纵深感,一条石板路由近及远将视线延伸至巷弄深处,为观者留下无尽想象。作者以简洁的线条结合大块面构建民居建筑,以剪影的手法呈现建筑轮廓,前后置景重叠掩映,丰富的层次关系将画面推向更深远处。

三块玉牌分别取不同场景,皆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呈现,大面积的留白营造出幽深空阔的空间感与雾气氤氲的朦胧感,寂静无人的街巷,停泊的乌篷船,水巷石桥,岁月悠悠,正是作者记忆中熟悉的故乡。

画面中,民居布局紧凑,小桥高高拱起,水流穿行而过,正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经典景致,画面空间繁简有致,可见江南水城的建筑风格与民居环境。
在这套作品中,作者舍弃了细节上的精雕细琢,而是删繁就简,注重空间场景的构建与画面氛围的营造,他以大块面与大线条勾勒出速写般的画面场景,同时以阴影表现光影明暗,突出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简单的色调与斑驳的光影令老城的历史感与古朴宁静的生活气息自然流露。

三块玉牌呈现了三条进入不同场景的路,这三条路在作品与观者之间建立连接,一端通往古镇深处,另一端连着观者的想象,三条路贯穿整套作品,为观者提供了进入不同场景的线索和路径。


作者打破了传统玉牌的造型与构图手法,借圆雕与镂空雕的技法令乌篷船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虚拟走向真实,横亘内外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出画”的视觉效果,打破了第三面墙,观者仿佛可随时登船游览一番,这是作者为观者留下的另一条线索。
ZHENG DAO AUCTION


从2016年的《春江碧透》到2019年的《情满水城》,再到作品《和田玉籽料情满水城套牌》,这座江南水城以不同的面貌和风格一次次出现于卢伟的作品中,他以故乡人的视角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旧时光的滤镜,通过创作完成了对童年故乡的一次次追忆。
作品中,这座江南水城一扫今日游人如织的热闹,曲折有致的窄巷,紧密排列的民居,河流穿城而过,清幽静寂,和谐自然,仿佛回到了童年熟悉的模样。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