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在8000年前的史前时期,有个小伙跑到河边发呆想心事。失恋了?事业前景、工作难题?原因湮不可考。溪流淙淙、水光闪闪。他突然发现:岸边几块石头,在水流和沙子冲磨下,像恋人一样,个个体态丰盈、晶莹圆滑。小伙顿悟了一个道理,影响时空甚广。
他可能是玉器世家传人,如何把玉器做好,在河边踟蹰,顿悟了水滴石穿。几千年后,一个叫孔子的人对此也有所感悟,在《论语》里注进了一句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这个哲理,早孔子几千年的史前人类早弄明白了,比如杭州的良渚人。其实,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都来自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悟。比如相传在苹果树下,牛顿悟出万有引力。
11月20日,快报推出一篇报道《三个杭州“姑娘”和一段良渚早期历史》。不少网友惊叹:5000多年前,在生产力那么低下的年代,良渚人是如何攻克技术难关,制作出这些精美玉器的?当天晚上,央视一套推出大型考古探秘类栏目《中国考古大会》。节目第一期,就聚焦良渚。
挑战5000多年前良渚玉器加工绝技,现代玉器雕刻大师感慨“我办不到……”《中国考古大会》首期节目的主要桥段,就是追溯一门良渚的神秘技艺。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面世,发掘出一件玉琮,天圆地方,分量奇重,足足13斤。
深埋数千年后,考古人王明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和队员刘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第一次与它面对面。两人无比震撼:这是一件大玉琮,外方内圆,神人兽面的“神徽”很“迷你”,比一枚邮票略大。
为验证它的制造难度,《中国考古大会》在节目现场,请来了大咖级玉器雕刻师刘忠山,来了个现场挑战。所用雕刻工具,是5000年前良渚工匠所采用的燧石。
原来邮票大的原始神徽图案里,在一毫米宽度内,雕刻出六条细如发丝的纹路。节目现场,为了降低技术难度,雕刻师把邮票大的原始神徽图案,放大了足足三倍。
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好难好难,过程中,稍微操作不好就会跑刀。
无数次重复后,刘忠山宣布放弃。他感慨说,用良渚人的方式,雕刻这么小的神徽,“目前来说,我办不到。”
5000年前的良渚人是怎么做到的?
58岁杭州良渚制玉工匠:我这辈子做了很多良渚玉器后来越做越心存敬畏“这双眼睛穿越5000年,注视着我……”
赵阿玉,现代良渚玉工匠,今年58岁。他所说的,是反山遗址出土的玉琮王的眼睛。认识赵阿玉,要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上海世博会说起。这几天,走进萧山机场T1航站楼出发层,映入眼帘的,是良渚反山遗址出土的经典作品玉琮王的复刻放大版。
块头硕大,两吨有余。玉琮上那双5000年前的眼睛,洞察了先民一种宇宙观念和精神信仰。事实上,这样的作品,不仅出现在萧山机场,早几年也在上海世博会上亮相。来自德国英国等国家的领导人,都忍不住上前摸摸它。这些作品的制作者,就是赵阿玉。
杭州工匠赵阿玉手捧玉琮王复制品。记者 程潇龙 摄
20岁时以制玉养家糊口,到后来以良渚玉为信仰。赵阿玉经历的,是一段良渚制玉者的人生蜕变——“我家在瓶窑镇彭公村,阳光好的日子,抬头能看见几公里远的反山遗址。”
出生那天,父母给他取了个带玉的名字。那时候,赵阿玉听大人说,良渚地区的村庄和山野,“漫山遍野都能发现古玉。”大雨过后,庄稼地会塌陷出大坑来,里面全是玉器,阳光一照,白花花一片,刺人眼。
庄稼人不知道,当年丢弃在荒山的玉器,到底有多大价值。“20多厘米大的玉璧,有人搬回去,做咸菜缸的盖子。还被小孩子当玩具,中间穿一根棍子,当车轱辘玩。”
鲜有人知道,他们脚下,还埋藏着神秘:后来震惊中外的良渚古城……“我制作良渚玉很早,是在八十年代末。”赵阿玉开了作坊,捡来山间地头的良渚玉,照猫画虎。器形很简单,多是大拇指大小的玉管,或拳头大的两节玉琮。
在简陋的作坊里,赵阿玉挺过了最难熬的时日,“每天可以挣到十块钱,比其他工作收入强很多。”对赵阿玉来说,让一家老小填饱肚子,是那时他最迫切的生活目标。直到1986年,距离村庄几公里远的反山,有了一个惊世发现。
天圆地方的玉琮,在地下沉寂了5000年后,横空出世,震惊中外,也改变了赵阿玉。玉琮王首次在浙江省博物馆亮相,赵阿玉就赶去认真观摩。“隔着玻璃,我能感受到一种力量:那双眼睛穿越5000年,深深地注视着我……”对5000年前的良渚人,当代的良渚手艺人越发敬重了。
良渚文化制玉作坊复原图
从简单的玉管制作,到纹路繁复的玉琮琢磨,赵阿玉历经了十年。选料、切割、磨器形、定位……他说,良渚玉琮每一面都有阴阳雕刻线,神人兽面纹的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位置。看似对称,实则各有千秋,掌握了每一根线条特点,器物才能活过来,有自己的精气神。最近十年,在艰辛的手工活中,他越来越懂玉。“比如,我制作神人兽面,刻一条条纹路,费时最少8小时,中途甚至不休息,争取一气呵成。我用的,可是现代的电动牙雕机。”
当代工匠用电动工具雕刻。记者 程潇龙 摄
尽管工具先进,长年累月,他还是落下了职业病。赵阿玉努力伸出自己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可不管他怎么努力,三根手指始终无法完全伸直。“可能这一辈子都直不起来了。”
他说:“我这辈子,制作了很多良渚玉,后来越做越心存敬畏。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如何制造出令我们现在都汗颜的作品?”
先辈工匠手工制玉图(模拟)
"怎么在硬度很高的玉石上刻出细如发丝的纹路?又是如何把一件件玉器打磨得圆润饱满?"
今古两代良渚工匠 一场跨越5000年时空的虚拟对话
“面对良渚玉,我感觉它们还活着,一根根线条灵动,似在舞蹈。”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到上海世博会,再到全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赵阿玉这辈子复刻过的良渚玉,不计其数。
玉器制作越多,赵阿玉说自己越困惑。“当年制作反山玉琮王的这个前辈,肯定是一个富有才华的人。我曾试图感受这位良渚先辈的琢磨过程。不用现代工具,只用原始的燧石,来雕刻神人兽面纹。那真是一个煎熬的磨炼,时间悄悄溜走了,但你不知道何年何月会完工。
“那时候,没有纸张铅笔、没有金刚钻、没有放大镜、没有电工具。为了制作这件玉琮,这位前辈可能用了一辈子的时光。”他心中充满了谜题,很想和5000年前的良渚先辈说说话……
当代工匠
5000年前的生产工具一定非常落后,玉的硬度很高,连后世的青铜器和铁器,都很难刻出花纹。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良渚工匠
嗨,我是一个良渚人,生活在5000多年前、距离杭州20多公里远的大遮山下。大家别叫我老工匠,我不到30岁,按照你们今天的标准,我还是青壮年。但那个年代,我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
我离开这个世界很多很多年后,2021年在良渚北村遗址,你们发现我同村的姑娘“M106”。她墓葬的随葬品中,有一件玉蝉,是良渚所发现的、史前时期最漂亮的玉蝉,有两个大眼睛一对翅膀。
你们惊叹,这么精细的眼睛和翅膀,怎么刻画出来的?为说清楚这个问题,我来推荐我们那个时代一件器物,它代表着良渚最卓绝的工艺水平。这就是你们《中国考古大会》上所说的反山玉琮王,和它比,玉蝉真是小巫见大巫。
玉琮上的神人兽面,整张脸仅比一枚小小的邮票略大点。它类似饕餮的兽面纹饰,有一双大眼睛,神秘而诧异地盯着你,用放大镜看,上面还暗藏着隐秘:一毫米内,我们刻上了六条纹路。
制作一条直线,要一段一段,慢慢地,不停地刻划,凑成一条直线。要在一毫米内,刻上六条线,掌握这种技艺的,是我们那个年代的“高级工程师”。
5000年前,我们良渚人对各种石头的习性,已经了如指掌。比如,我们发现,燧石的硬度(7度),要比玉料硬度(6-6.5度)高。于是,我们把燧石打磨尖锐,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短暂的一生,去完成一件事:在玉料上“作”画。
当代工匠
哦,懂了,原来是用更坚硬的燧石,这就是你们的后人我们的先辈总结出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吧。那么,除了雕刻,还有打磨的问题,你们那时候是如何把一件玉器打磨得饱满圆润呢?
良渚工匠
虽然我们是史前人类,但你们远远低估了我们的技术水平。那时候我们也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理论,除了你们后来总结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还会另一门技术“水滴石穿”。
但这也不是我们良渚人首创,早在良渚文化的数千年之前,就有先民发现了这种理论。除了雕刻用的燧石,我们还发现了解玉砂。这是比玉料硬度高的矿物,把它磨成粉,像是一种水沙,和河边溪边的那种细沙一样。
我们用解玉砂,来打磨一块块玉料,这叫琢玉,而不是叫刻玉,琢磨和雕刻是两个概念。但仅仅有解玉砂还不够,我们还从山野间采来树皮和藤蔓,编织成绳索或藤条。
让水流合着解玉砂,一点点滴落,再用绳索或藤条做双向、旋转运动。这样,一件件令你们惊叹的良渚玉器,就这样完美琢磨出来。
5000年前,我们也知道像水一样软的东西,时间长了,就能把硬的玉石磨出形状,和你们后来总结的“以柔克刚”和“水滴石穿”,是一样的道理。
良渚玉文化达到如此高峰,这就是实证.在我们的印象里,良渚先民一定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但我们还是远远低估了他们的技术水平,连英国剑桥考古学教授伦福儒都感慨道:学界过去远远低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程度。
在中国,良渚人制玉并不是最早,但走在史前技术文明最高光的时代。史前人类也在竞争,在水晶器物的打磨上,距今已经8000多年。
那个时代,制玉同行很多,中国东南西北,都有先民在琢磨玉器。从最早的内蒙古兴隆洼文化,到稍晚的河姆渡文明、马家浜文化早期,再到良渚文化。
那个时代对玉器的琢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只有良渚人,在一次次惨烈竞争中胜出。登上那个时代的文明顶峰,把同行远远甩在了身后。
良渚人还注重集体智慧,高度团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被誉为“浙江考古线绘第一人”,他认为,玉琮王应该是由多人雕刻,而不是过去有学者认为仅仅一个人完成,更不是墓主人自己掌握了高超的琢玉技术。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已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形成一定的等级礼制。
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何少峰认为,现在所知道的玉文化,良渚无疑是最高峰。
这也证明,中华民族多源一体的文明,五六千年从未间断,在中华大地上的一个地方,开创、发展、传承、传播,又到另一个地方……
良渚人琢玉,秉承了敬畏心态,毕恭毕敬,甚至穷尽一生去完成。
在平均只有30年的人生长度中,良渚先人们不计时间、朝花夕拾、以柔克刚、水滴石穿……良渚玉文化达到如此高峰,这就是一个实证。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程潇龙
本文参考资料:《良渚玉器线绘》,方向明著;《良渚:神王之国》,刘斌、王宁远、陈明辉、朱叶菲著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