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是古老的文化符号,不止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情怀

从古至今,印章一直为文人心灵和思绪的寓体,有诗云“花如解语还多事, 石不能言最可人”,印章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而热爱发明的古人们,显然没有止步于将印章仅作为验明正身或者个性签名的工具,在探索印章的多功能用法上不遗余力、花样百出。在不同的朝代,印章竟有N种不同玩法:

01.商标

>>流行时期:春秋战国开始

>>流行口号:谁开发谁负责,谁出错谁处理

官方的说法是“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意思是说制作陶碗、漆器的手工匠人在收工之前,须在自己的作品上印上Logo,如“格氏左司工”,印上姓名、产地信息,以供人抽查打假。

“物勒工名”最初只是一种强制性认证,但是后来一些草根匠人的作品在传播中脱颖而出,晋升为大V,积累了声誉和品牌,其所勒的印迹也便成为商标的雏形。

(山东临淄出土的陶瓷残片上的“中国制造”)

02.烙马

>>流行时期:春秋战国至于明清皆有

>>流行口号:何当金烙马,快走踏清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了弥补伯乐的不足,在马群中多看一眼就能发现千里马的容颜,人们发明“烙马印”,“烙马印”多为铁质,印面较大,多在七八厘米见方。

过去,以(烧红后的)“烙马印”在马的左右膊、左右臀等部位,烙上“飞”、“三花”、“云”等文字或符号,表明马的三六九等及所有者等信息。

(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汗血宝马烙马印)

03.祈福

>>流行时期:先秦两汉

>>流行口号:佩印左右,多福多寿

或以鹿、马、羊等瑞兽为印钮,或选取“得志”、“日利”、“长乐”等吉语为印面,制成印章,佩戴在身以辟邪祈福。

传说中的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有专家认为,传国玺实际上便是一个吉祥语印。

(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汗血宝马烙马印)

04.弹幕

>>流行时期:清代乾隆年间

>>流行口号:弹弹弹,边弹边点赞

拿印章做弹幕这种事,当然是有钱又有闲的乾隆爷才干得出来。这位不仅喜欢写诗又喜欢题字,除了下江南和偶遇夏雨荷外,便是端坐在三希堂里欣赏名家墨宝。

以印章为工具,疯狂地在历代名画上涂鸦点赞,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伯远帖》统统惨遭其毒手。

(被乾隆等爷以印章刷屏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

05.定情

>>流行时期:近现代

>>流行口号:一世一双人,一对章

以成对的印章来传情示爱,这种颇为雅致浪漫的用法当然出自有情人之手。以对章珠联印合、寄情深远,见证两人之间的永恒情感。

其中颇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民国年间的瞿秋白亲手雕刻“秋之白华”印章送给妻子杨之华当作爱情信物了。

(喻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印章篆刻浓缩了中国书法的形体、风格之美,以及印石天然之美等多种文化元素,集多种审美意象于一体,可谓“尽精微致广大”。这些都让中国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日益深厚。

朱印一盖,如钤上一个人的信念,自有一份稳重在其中,自有一份闲趣在其中。亲手镌刻的印章,意义非凡!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