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德业文章传世久——庞然《德厚永昌牌》之浅见
作者:吴红岩(当代玉文化研究者,北京)
玉出昆冈,和田玉美,既温且润,素白无瑕,性贞称嘉,
德以玉显,天造地设,人文和合。
以玉诠德,穷形尽相为哪般?《德厚永昌》既出,引为垂范。
《德厚永昌》绝难一蹴而就,非常人能为,
机缘未到,亦难被创造出来。
《德厚永昌》又非寻常之作品,少了繁复工艺加持,
乍看颇易让人忽略它真正蕴含。
好在高山流水向来不缺知音。
近代地质学宗师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明言:“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
如此洞见,大概最为贴合作者庞然心迹,
也是对《德厚永昌》提纲挈领式的完美注解。
规模局度尤精粹
概凡体察万物,需要打开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眼为首;
又有中医诊疗,总不脱望、闻、问、切范畴,望为先。
延伸至解玉识器,宏观之观望依然不可或缺。
玉料厚润,天然生出中正厚重之感。造化使然,又分出上下两层,
同气连枝,也不妨碍各美其美。
下层恍若杂花生树,元素纷繁,正面整体呈古琴状,
上部“德厚”篆书赫然彰显,下部琴弦化竹简,
弹指间历史精粹隐约展开,谷纹玉璧、龙纹瓦当一一闪现。
上层一派天清气朗,宛然素面朝天,
唯有书卷横陈,蝇头小楷肃然铺排。
依形就势,作者显然对玉料各个部分都做了充分考量。
上下呼应,前后浑成,繁简得当,毫无匠气可言,
反而充盈诗、书、画、印谋篇布局之精妙。
历史文化之厚重气息,如无尽之藏,随之扑面而来。
致广大而尽精微,
远瞥云烟迷离,一律风景莽苍。
近看星子悄然,几多光辉璀璨。
天地鬼斧与人文神工存乎一体,水乳交融。
作者只有对技艺充分自信,对玉料足够理解,
方能臻达如斯裕如境地,不负“德厚”题旨。
笔端璀璨相参错
庞然专攻玉书画,深谙构图与布局之道并不令人讶异,
尤令人倾羡者,当属一手运砣如笔功夫,已经到了诸体皆擅、信手拈来之境地。
自然,《德厚永昌》之书法便可圈可点。
下层阳雕篆书“德厚”,宽体笔画中哑光琢毛,
似青铜斑驳,似子料表皮肌理,金石韵致横生,
仿佛字若天生,全凭作者慧眼发掘,四两拨千斤,跃然玉上。
“德厚”不以“全身”示人,犹抱琵琶半遮面,若隐若现,
字有尽而意无穷,大德唯庸,活脱国人婉约秉性。
上层互为映照,纸笺布列,阴雕楷体“德厚永昌”释文。
方家皆知玉书与笔墨迥异:求曲易,求直难,求大简,求微艰。
全篇伍拾玖字,粒粒琳琅,字字珠玑,晓之以理,微言大义。
阴阳向背,粗细深浅,横平竖直,架构关系和谐畅达。
勾画精到,点线劲挺,骨肉全无余赘,触笔章法利落干脆。
张弛之间,点点滴滴,足见笔墨内涵、人文精神。
文末镌刻私印两枚,字面疏密有致,虚实相应。
气韵深厚朴茂,苍润遒劲,
边格若有残缺,透显高远古意,与正文补充,可堪玩味。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金钩铁画,经天纬地,
中国书法之微妙精义,窥一斑可见全豹。
文章馀事德业成
人之有德,是为君子;玉之有德,所谓“仁义智勇絜”;
文之有德,春秋笔法,不失中正。
人德、玉德、文德,三者融合方可成就“德厚”。
人之立德,儒家警句不可胜数,庞然即有君子之风,
其人诚恳谦逊,专注玉艺,勤勉操持,躬耕不辍,讷于言而敏于行。
抛却君子学说,庞然并非特例,
大抵国中名士,心怀一也,恰如钱恒廉“德厚永昌”释文:
德者,心怀先人之智也,厚者,厚而能高也。
德厚者,才德兼备树德立业者也,
树德立业者,永世曰其如日之明者也。
诚哉斯言,无怪乎庞然欣然落款:
德厚永昌,丁酉年涅阳庞然虔制并记。
于玉,于庞然,皆为幸事。
以玉为纸,著道德文章,其间素材非独文字,
琴、龙、笺、简、璧,一众经典咸集,
古琴鸣德,苍龙施德,简笺怀德,玉璧颂德,
人文化育,千古一脉,万物有灵,德泽天下。
刀笔寥寥,遗形写神,
同为中华图腾,承载华夏至高道德标准。
君不见玉牌底侧,满皮耀金,
作者悉心保留,天然去雕饰。
以满皮类比道德底线,丝毫未敢有损伤,
凡有损,德亦失。
玉之本体,亦为道德化身。
极高明而道中庸,此篇道德文章处处流露克制,
全无显山露水之心。反复推敲至此,约略可知,
《德厚永昌》所图,不在玉美,不在字妙,
而是以德为纲,以德为尊。
高歌此颂清风生
观其形厚,感其意远,参其思之深潜。
《德厚永昌》一改玉雕“重工轻艺”之旧弊,
不啻清流,比肩霁月光风,
凡有琢磨,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举,
果然深得“首德次符”要旨。
种种功夫,一言以蔽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又闻乎《左传》有言: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德厚永昌,斯为至理,数千年以降,植根心上,不思量,自难忘。
曹静思点评:
和田玉白玉《德厚永昌牌》以德为题,立意之高深,覆盖时空之久远,纵横捭阖之广阔,自然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令人拍案的是,鉴赏者吴红岩以雄厚的文化功底,精准的笔力,文言散文诗一般优美的辞藻,区区不足两千字,将《德厚永昌牌》布局、书法、文章、雕工以及玉料本体进行了全面的赏鉴,内容丰富又很从容,文笔华丽又有内涵,真是有滋有味,可圈可点。先赏字妙之文德,又赏玉美之玉德,境界层层递升,并达到了最高主旨:“《德厚永昌》所图,不在玉美,不在字妙,而是以德为纲,以德为尊。”这种卷轴式的文字思维表达,图穷而匕现,将大气磅礴的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怎不令人畅快淋漓,拍案叫绝!“古琴鸣德,苍龙施德,简笺怀德,玉璧颂德,人文化育,千古一脉,万物有灵,德泽天下。刀笔寥寥,遗形写神,同为中华图腾,承载华夏至高道德标准。” “德厚永昌,根植心上”。一组四绝,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字字珠玑。作者不是在独唱,举世无双的玉牌也不是绝响,他们留下的和弦与共鸣在千千万万的读者心上回响着。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02《三顾倾心 守德如玉》——庞然《德厚永昌牌》赏析
作者:弄珏(国家和田玉鉴定评估大师、南京)
《德厚永昌牌》对我来说是三顾倾心,认识也层层递进。初见于2017年西泠秋拍,当时被底部一张漂亮的皮给吸引了。又见是在玉学院中级班的课堂上,被它温润凝重的质地吸引。再仔细观察又被庞老师以砣代笔的书法所折服,笔笔铿锵有力,刀刀挥洒自如。当时就觉得料好工好,唯一缺点就是价格太贵。
上了玉学院高级班后,深深地记住了老师的一句话,“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是艺术内涵,而不仅限于料与工。艺术内涵就是作品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作品显然不是好作品”。现在再看,我深信作为玉学院的标本,肯定不只是因为料好工好。那它的艺术内涵到底有哪些呢?系统学习后,解读大师作品的方法之一就是先从作品名称开始。绝大多数作品的名称就是主题,有的一目了然,有的令人深思,当然也有的只是一个符号。“德厚永昌”这四个字,让我联想到了《周易》里的“厚德载物”。大概的意思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和生长万物。不管两者是不是一个意思,我想作者的中心思想大概相差不远了。那作者是怎么通过一块玉料来反映出思想的呢?
从玉料上看
在不同的历史节点留下的玉德说足已证明玉可以诠释“德”字。用和田玉来呈现德厚永昌再适合不过了。连底部漂亮的玉皮也成为了德的边界。庞老师特意把它设计在底部,象征人的道德底线。就如中国有句俗话“人要面,树要皮”,暗指爱惜自己的声誉。
从形体上看
作品从形体上看像古琴,古琴象征着礼乐。而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古代先贤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玉料形体不规则,一侧厚来一侧薄,厚的地方做了两层叠加,这样更能体现出“厚”,而薄的地方也不脆弱,并诠释了厚积薄发的品德。
从纹饰上看
作品上的纹饰有玉璧、龙、书笺、竹简和文字等。玉璧是古代玉器中重要的器型,是礼天的礼器。同样它也有定音的礼乐功能,影射出它也是金科玉律的道德标准。龙是中华传统的神物,是中国人的代表,成为了龙的传人。同时玉龙还成为了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见证者。书笺与竹简是记录文明道德的载体,无论用什么样的字体都在倡导德,传承德。巧妙的是右上侧用大篆金文书写的半边“德厚”两字。查阅古文词典才知道“厚”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写作(戈厚簋)。用古老的文字、用礼仪鼎盛期的文字来表达德厚,意味深长。为什么是半边字呢?我想这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又赋予了遐想的空间。再说自己的德厚也不能自己说,而是要观者来领会。《德厚永昌牌》让大家牢记,我国远在上古时期就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正像台湾文字学家钱恒廉先生所作的题识一样,与主题紧紧相扣,阐明了只有守德如玉,才能建功立业,才是智慧的象征,才会永远被世人所歌颂传承——也就是德厚才能永昌。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