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系列扳指有十三件,我已做到了第三枚,有些纠结于姿势的正确性,虽然我以咏春见长,顺带修炼形意、八卦、五行、军体拳等,而且已经练到,步步生风,拳拳到肉的境界。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太极那股劲儿,抱阳守阴,刚柔相济,越来越值得思索。当然,诸如像太极约战散打,最后被乱拳KO,这样的新闻,就当一个乐看看。强身健体,提升修为,“武”是“止戈”二字,动手不是强者,万事德行第一,为什么要以德服人?因为真的打不过。

关于太极姿势的问题,我专门请教了觉远。他跟我说,世间本无法,修为亦无为,千万不要拘泥于具体的拳术姿态,自己心中的理解,就是标准。太极是一个概念,是一份心性,门派之别是微小的,自身修炼的成长才是宏伟的。一拳,一掌,一根手指都不重要,打通任督二脉也只是传说,舒展,舒服,舒畅,舒心,万般皆太极。

觉远说的特别在理。太极那种云卷云舒的气度,很适合今天的你我。咱们活在钢筋丛林,水泥溪流之中,连空气都是凝固的沙尘,冰冷,坚硬。人见不再是人爱,人见人刚。

撕去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只留,争夺蝇头的勾心,不舍苟利的斗角。面似铁屑,心似寒霜。郁结之气满胸,一言不合就硬刚。这种刚性环境,阳刚是正气伟岸的,硬刚多少有点暴虐凶煞。只可惜这种刚气,阳衰而过硬,不自觉地转化为了满眼戾气。

《太极系列-刚柔并济》

咱们需要柔性的调和,不是阴柔与文弱,不是娇气与媚俗,是疏通天地的豁达,是左思右想的包容,是黑白阴阳的平衡,是相助不计的义气,是路人予暖的仁爱,还有护老携幼的成城。发展的刚烈与人性的柔和,得调剂,得相融。

当然,太极没有这么大的药效。倘若如此,就成神功护体,刀枪不入了。是个药引子没错,让咱们避免讳疾忌医,鼓励咱们,看看自己,想想自己,调和自己。对了,觉远是谁?有空去看《少林寺》。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