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单说梁武帝萧衍,取齐建后梁,在位四十八年,也算一代明主。但是后来,“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翻译过来,就是梁武帝玩命信佛,晚年更是笃信。

信到什么程度呢?先后四次,脱下帝袍,穿上僧衣,舍身出家。宁当和尚,不为帝王。每次朝廷拿钱把他从寺庙赎出来,据记载,赎身费每次差不多一个亿。那会儿的“一个亿”,跟今天四舍五入换算一下,估计能收藏好多红皮白玉吧。

当然,梁武帝这样嘚瑟,看上去信仰笃定,实则有些过分,最后荒废朝政,奸臣当道,在“侯景之乱”中覆灭。易中天先生说的很对,生逢乱世,无秩序,无权威,无希望,顺带也无节操。君臣法度往往靠不住,只有借神佛之威力。宗教信仰恍若救世之主。国君如此,草民百姓又怎能不如此。

image

话题起的有点沉了。其实抛开南北朝的政治背景,彼时兴佛,还有兴道,也算给咱们留下来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多优秀的佛造像流传至今,在美学方面,深深地影响着玉雕人的创作。至于说信仰的深度,不敢遑论。自己也始终认为,信仰的形式或许没那么重要。善念,能否存乎于内心,发乎于掌心,才最重要。

image

image

之前有朋友问我,玉镯刻观音,戴在手上合适吗?这个问题仿佛触及到了,信仰与灵魂的深处,其实不然。戴在手上,悬于脖颈,亦或直接粘贴在脑门上,无甚区别。到底炫耀于世界还是审视于内心?优质纯粹的信仰,都是向内的。这又让人想起南北朝,当我们面对苦难,希望信仰护佑,明灯指引。而当我们养尊处优,想干点邪欲之事,又特别希望信仰之主,看不见,听不到,管不着。如果我们做了光耀之事,特有面子,特来劲,又非常希望通知上天,指着观音大士给送面锦旗呢。

今天万事功利,好像信仰都是功利的一种,香火都快成为投资了。

image

image

信仰会给我们精神与生活的支撑,同时也会约束我们的行为,行端坐正,保持一份善念和真诚。当私念太重的时候,它就变成保镖、豪车洋房、ATM、面包鸡腿了。其实,信仰是一份无上纯粹的美。这种美,没有世俗功利,没有虚敬亵渎。平等,包容,诚实,友爱。这份美感,与世间万物相通,与身心交汇,怎样都是合适的。

image

这次新作的观音镯,抚以少女掌心。只为诉说一种纯净清澈之美。脱离宗教的束缚,也无需焚香清修的惆怅,更没有庇护不至的功德压力,不会浸染食禄住行的烟火之气,我想这天地大美,如此即可。也许世间多少事有求必应,唯求一份单纯,难得。

image

其上刻字曰: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

自得心开,如染香人,

身有香气,此则名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今于此世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镯.净心执善》

image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