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俞巍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玉石雕刻专业委员会会员,1979年生于上海南汇,汉族。国家级高级技师、上海海派玉雕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1995年投身玉雕艺术,2004年创立“宝聚轩玉雕设计工作室”,二十余载深耕不辍,作品屡获嘉奖。其创作精于剖析原石特质,巧施切割设计,以动物花草为核心题材,承续玉器文化脉络。貔貅纳福、玉兰寄洁,形神兼具,于简繁变化间尽展生灵之态,赋予玉石灵动魂魄与吉祥寓意。以匠心雕琢岁月,传承千年玉韵,在当代绽放独特华彩,续写玉雕艺术新篇章,为传统工艺注入蓬勃生命力。

玉作心痕:

与时光共琢的草木春秋

生于沪上青瓦白墙下的我自小便对温润玉石有着莫名的亲近。1995年,当指尖第一次触碰到粗粝的原石,便知这方冰凉的天地,终将成为我毕生追逐的热望。光阴荏苒,从握刀不稳的学徒到创立"宝聚轩玉雕设计工作室",手中的刻刀始终在回答同一个命题:如何让沉睡的石头,在时光里绽放出超越材质的生命之光。

imageimageimage

《灵蛇纳福》

每一块原石都是天地的来信。初见时的朴拙外表下,藏着亿万年地质运动的密码。我总爱对着毛料静坐良久,看石纹走向如江河蜿蜒,观色块分布似云霞聚散,直到某一刻,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蝴蝶振翅欲破茧,或是兰花垂露将沾衣的意象——这便是原石与创作者的心灵对话。切割时需屏息凝神,顺着天然纹理剖开,如同解开时光的绳结;雕琢时则要因形施艺,让貔貅的鬃毛随石势翻卷,让荷叶的脉络依石纹舒展,每一道线条都是对自然的礼赞。

imageimageimage

《狮子》

尤爱以动物花草入题,盖因这些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意象,承载着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寄托。貔貅的威猛中藏着招财纳福的祈愿,玉兰的皎洁里蕴含着冰清玉洁的品格,就连松鼠抱栗的憨态,也暗合着丰收圆满的意趣。刻画时注重"形神相生":熊猫攀竹时的蓬松绒毛要细腻如真,仙鹤临水时的胫节弯曲需符合生物习性,更要在眼神顾盼、花瓣开合间注入气韵,让静止的玉雕生出呼吸般的韵律。曾为一块带皮色的和田玉苦思三日,最终依循红皮走势雕成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冠羽张扬如火焰,爪下浅刻三粒谷穗,取"官(冠)上加官,岁岁(穗穗)丰收"之意,完成时竟觉这石上生灵随时会振翅欲飞。

imageimageimage

《童子击鼓》   

二十载刀耕不辍,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如今的从容,手中的刻刀早已不是工具,而是延伸的触角,触摸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每一件作品都是时光的切片,既凝固着当下的匠心,也等待着未来的解读——愿我的刻刀,能让更多人看见,在石头的坚硬外壳下,藏着中国人对美、对吉祥、对自然的永恒温柔。

imageimage《前途似锦》

此刻抚过案头未竟的"春山喜鹿",看鹿角与松枝在原石上渐次生长,忽然明白:所谓玉雕心得,不过是用岁月作纸,以匠心为墨,在方寸之间,写下对天地万物的无限深情。

imageimage

《羊羊如意》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