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生的马洪伟来自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吴中区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吴中区劳动模范,吴中区光福镇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

image

马洪伟从事玉雕专业20余年,以传承青铜器文化结合玉文化的再创新为主要特色,使古韵和现代审美有机结合,在借鉴古人的艺术思想、工艺特点、技法运用等前提下,推陈出新,走出一条独具个性的发展之路,树立了玉雕青铜器系列雕刻艺术的典范。

1992年,马洪伟随师学艺干起了玉雕,一来为谋生,二来也是兴趣所在。因为勤于钻研,1996年他就能独立制作玉雕产品。又经几年打磨,2002年他便创办了玉器作坊。这一时期,苏州制玉行业逐渐兴起,并逐步成为全国仿古玉器的重要制作基地。2008年,苏州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何在众多玉雕产品中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马洪伟一边实践一边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仿青铜器玉雕制作的技艺,作品也逐步成熟起来。2017年,马洪伟的青玉作品《角》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也是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中国当代玉雕艺术家的作品。

“玉雕的内涵,就是中国精神的延续传递。”马洪伟告诉记者,玉器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历史上每一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玉文化,玉雕的特征、纹饰也是一定时期社会环境、人文思想的反映。“就目前而言,我们注重将现代玉雕技术和青铜器文化结合起来。”吴王夫差矛是春秋晚期的吴国青铜器。2018年,马洪伟用质地细腻的青玉为素材,制作出古朴深沉的吴王夫差矛,将粗犷的青铜器文化与温润的玉文化有机融合,让古韵与现代交相辉映,使其成为这个时代的艺术品。

马洪伟也注重让玉雕文化走向大众。制作完吴王夫差矛之后,马洪伟又用同样手法打造出一批缩小版吴王夫差矛,可以挂在胸前作为佩饰,传承“卧薪尝胆”的故事,同时提醒自己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对于手艺人来说,虽然如今在工具上有了极大改进,但大多数工艺品还是市场需求下诞生的作品。“作为手艺人,我觉得还是要回归本心,在浮躁的社会中做不浮躁的作品。”在马洪伟看来,手艺人也要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这不仅关乎个人品牌、个人风格的打造,更关系着当代玉雕文化中“工匠精神”的传承。“衡量一件作品时,不能只论材料价值、工艺价值,这些是成熟工匠都能做得出来的,文化才是核心价值所在。应该仔细研读文献记载,让每一件作品都有来源和出处,都能反映一定时期的传统文化。”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党代会,我感觉非常自豪。”马洪伟表示,回去之后,自己也会积极向同行传达此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江苏玉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