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江涛,1976年生于河南镇平,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苏州玉雕大师、中国工艺品雕刻高级技师、苏州市河南商会珠宝玉石委员会副会长。17岁进入高丘玉器厂学习玉雕,2012年成立师艺坊玉雕工作室。他的作品造型规整、工艺精柔,既有北方的大气磅礴,又有苏工的精致细腻。其善于以大气和细致的表现手法,使玉料的自然美与人工雕刻有机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博采众长吸收各家元素

师江涛从1993年起,就开始在工艺美校学艺。那时主要以雕大摆件为主,比如两米高的山水观音。当时所在地的玉雕厂很少外招聘员工,由于师江涛的作品石膏雕《七仙女》深得厂方认可,所以破例将其招录为玉器厂的员工。

师江涛的家乡镇平,是中国有名的玉雕重镇,玉雕从业者号称有十万之众。从业者多了,作品良莠不齐的现象自然会比较突出。为了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和学习到更精湛的玉雕技术,师江涛决定离开家乡外出学艺。经朋友介绍,他来到苏州当画师,同时精研玉雕技艺。

2012年,技艺成熟,可以独当一面的师江涛创办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师艺坊”。工作室虽然创办起来了,但师江涛并不认为自己是生意人。他创办工作室的目的很简单,一方面出于对玉雕的喜欢和热爱,一方面自己开馆比打工更自由,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作。和他同级的不少名家已经封刀不做了,但师江涛仍然孜孜不倦,奋战在玉雕一线,因为不琢玉他就会感到空虚。或许,师江涛对玉雕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作为玉雕名家,师江涛没有故步自封,他经常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比如他会去花鸟市场、新华书店等地充实自我,会参加各种展览会、研讨会,以便通过与同行交流艺术心得,获得更多的创作知识和灵感。他常说:“想要创新就要吸收各个方面的元素,不能只懂一个方面。”

有灵魂的玉雕才是好作品

孙悟空的形象和内涵,一直受到众多玉雕师的喜爱。从小喜爱《西游记》的师江涛,对孙悟空题材的玉雕自然很有感悟。猴子是师江涛的第一部系列作,孙悟空自然成为其中的主要形象。

师江涛说:“孙悟空和其它猴子的不同,他被赋予了人性化的一面。大圣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要在作品中传达这种精神。钟馗等题材能降妖辟邪,孙悟空也神通广大,不怕妖魔鬼怪,但精神层面才是最重要的。”谈到雕刻西游题材,师江涛很看重禅意和佛心,他在雕刻时总是“一心向佛”。“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天不怕地不怕。后来压在五指山下学到很多东西,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成佛。”师江涛这样阐释对孙悟空的理解。

师江涛认为,人们就像孙悟空一样,想成功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唯有历尽磨难,才能站上成功的巅峰。师江涛的作品,正是把这些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注入到了玉雕作品中。有了灵魂的倾注,孙大圣的形象自然就灵动多了。这些感悟不光为雕刻所用,也是师江涛的生活哲学。

一边生存一边创新

“师艺坊”现有工匠15名,师江涛作为工坊核心,收料、放料、设计都需要亲力亲为。在经营工作室的过程中,他对现在的玉雕产业有很多独到见解。在师江涛看来,现在行业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以前什么东西都容易卖钱,现在真正喜欢玉的都不会将就,会攒钱买好玉。很多师傅都在慨叹“那些年好料子多便宜啊”,其实是因为视野不同,客户对材料和工作室有了更高追求。

随着优质和田玉越挖越少,料子的成本水涨船高,市场也不像从前那么火爆,这就给玉雕师的生存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种行情下不被淘汰,能跟上就行了。”这就是师江涛对现在行情的看法。他认为,行情的变化会让一些人摸不着头脑,但无论怎么变,把自身基础打好、确保自己不被市场淘汰才是最重要的。

提及创新,师江涛认为,受到料子和行情的双重制约,当下的玉雕创新正在变得越来越艰难。他说:“雕一个观音就能稳赚不赔,如果雕个全新的作品,就可能毁了原材料,到时候不仅赚不到钱,还会赔掉很多。这就是市场和创新之间的冲突。”不过,虽然创新变得很艰难,但师江涛仍未停止创新的步伐。喜欢人物件的他,仍在寻找一些关公、悟空之外的新题材。

转眼二十多年光阴成为过往烟云,回忆起来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梦境。但因为有玉雕的陪伴,才让师江涛觉得世事如棋的仓卒岁月,是那样春江花月,年华静好。如果说玉雕生涯犹如一场征途,师江涛最大的心愿,就是永远在路上……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