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们都崇尚圆满,厌弃残缺,然而月有阴晴圆缺,鲜花也会衰败凋零。完美无憾如同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陈军锋作品 岁月痕迹

岁月无情、时光匆匆,一切美好终会烟消云散,留下斑驳的痕迹。美生于缺,美又成于缺,细细品味这光阴的凝练,岁月的痕迹,残缺中可见沧桑厚重,朦胧中又令人遐想万千。

从审美角度来看,美是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残缺美与圆满美同为美的表现形式。但残缺美是一种幻想美,一种弥补美,也是一种在心灵重塑的艺术。

关于残缺这种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当然也会被敏锐的玉雕师所察觉,并把它融入玉雕艺术的创作中。

如玉雕师陈军锋创作的名为岁月痕迹的系列作品,透过作品把这种残缺之美展现给观赏者,更传达出关于岁月沧桑关于文物保护的思索。

作品取材于阿拉善玛瑙,材料看似松软,好像将要破裂脱落一般,但其实经过千万年的磨砺,材料质地十分坚硬,并不影响之后的成品佩戴。

整个系列利用玛瑙的天然开片龟裂纹理,表现出现存古代寺庙道观、石窟洞穴等遗存下来的壁画彩绘、石刻造像。

残缺皲裂的人像,从温润的颜色中依旧可见祥和精美;孤独纤细的玉手,从优雅的动作中似乎能够想象出婀娜的身姿。

人的手和人的脸是人体中最有表现力的部分。作品摒弃其他多余的地方,专注文物保护的主题阐述。

笔断而意不断,形散而意相连。通过残缺的手和脸,营造出沧桑残缺的美感,令观赏者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象。

仿佛这些人物内在的故事,被千年积淀的石质紧紧包裹着,给人以难以捉摸的诱惑力,想象力。

这种刻意营造的残缺,可能是人为对文物的破坏,也可能是岁月自然的侵蚀。无论如何这些开裂斑驳、退色脱落,都在提醒我们对于文物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因为文物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进步的标志,值得我们永世珍藏留存。

残缺的味道包含着生命绽放的痛苦,润泽人生中呈现枯败的痕迹。

生命体注入艺术上的情绪积淀,超越了雕刻的技艺之美。透过这些碎片化的表达,那种残缺斑驳的美直逼人的内心,让人思考更多。

作品把残缺之美呈现出来,也把传达的情怀流露出来,那是一种来自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摒弃外形之偏见,注重精神的圆满,使得残缺更具震撼力,渲染力。残缺的无奈是有限的,而创造的有为是无限。

如同这些作品,传达的理念。给与我们美的体验的同时,也留给我们关于文物保护的深刻思考。

那么你从这些作品中读出什么?欢迎留言评论~

玉雕师简介

陈军锋,浙江人,1995年进入玉雕行业,师承扬州玉雕的工艺技法。2001年进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之后从事雕塑工作。2013年重回玉雕行业,结合传统玉雕与现代雕塑学、设计学,以新的艺术观念对传统玉雕的形式做新的解构,以及更多元的探索当代玉雕的新视角、新空间。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