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菩萨·摆件
一个人的工作室,不是孤独而是静心,虽有很多弊端,但优势同样明显!玉雕名家何名云喜欢这样的环境,对于创作“有趣”的作品更有帮助,能够把心静下来,自由自在的去创作饱含自己思想的作品。选材、设计、雕刻等都亲力亲为,每一块玉石都因形就势,巧妙解读玉石表达出的思想,合理赋予题材,让玉石更有生命力。虽然出作品效率不高,但是对玉石更加尊重,对玉雕文化也有了完美的诠释与传承。
玉璧残片·挣脱
还记得最早接触玉雕的时候是2007年,是从寿山石开始的,寿山吃创作相对比较传统,如观音、罗汉、花鸟、花篮等题材,后来同行的许多师傅试着改变,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寿山石的作品也出现了许多创意新颖的题材。自己的作品中,有许多也含有传统的影子,这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有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从学校出来没有系统学习过,也没有了解各种工艺和技艺,那是没有深入学习,最开始也没有去想依赖它去生活。
仿古牌
跟随玉雕大师邱启敬学习期间,师傅并没有强迫我去从基础做起,而是让我自由发挥,用自身所学的雕塑知识去找寻玉雕创作的乐趣。多数时间思想都处于比较自由的状态,面对料子可以自由发挥创意,这也使得自己快速成长,养成了自我独立创作的能力,从选料、设计、雕刻都能亲力亲为。
有凤来仪
跟随师傅的时候,没有压迫感,也没有束缚感,时刻都用一种自由的状态去创作,所以,在主题的选择上,思维也放得开,敢大胆的去创作别人不敢触碰的题材。自己创立工作时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收徒弟,一个人能更用心的关注自己的设计,平常做的工作也多是围绕着自己的设计而言,用自身所学以及自己的思想琢玉,而不是盲目的跟着社会的“诱惑力”去走。
撕裂系列·灵
对于解读材料及设计上而言,并没有一成不变。我认为两者是共用的,有时设计优先,有时材料优先。因为有时候好思路现有的材料无法满足,很多灵感是平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积累下来可以随时拿来用;有些时候灵感是偶然的,不可能一下就能创造出来。
1、材料优先
以材料为主,材料会提供许多信息,色彩、质地等反应出许多灵感,可以根据料子的特点创作,这样更加灵活多变。
2、设计优先
这更讲究平常题材的积累,生活、创作过程中,会有很多好的思路,就应该将其记(画)下来,当遇到合适的料子时,就能快速找到主题创作。
一个人的工作室,其实并不孤独,反而能静下心来创作许多“有趣”的作品。工作生活过程中,自己也比较喜欢读书,尤其是玉雕创作方面相关的,一本跟了自己将近10年的书《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对于自己的设计、创作有许多指导的意义,书中详细分析的玉雕造型的语言及携带的“感情”,使我受益颇多。
做玉雕不能只是做,其实画和学也是比较重要的。玉雕师何名云认为,国画和书法可以重点去学习和探索,就国画而言,其包含许多门类,学习范围广,有许多理论知识点,玉雕创作与国画有许多共同点,其次素描也可以学习一下。他认为国画就是一部庞大的“美术史”,从对历朝历代的书画作品的学习中,能了解到各个朝代的文化及思想,对创作上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未来玉雕市场,必然是留给“胆大”的人的,必须要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找准方向,才能得到更加广阔的市场。
何名云,1982年生于福建福州,2006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作品《爱护环境,从小做起》入选全国高等美院优秀毕业作品展,出版于《雕塑》杂志。2011年—2015年加入邱启敬玊工作室,2016年至今在瑞丽独立创办恳石玉雕工作室。在玉雕的创作上以情趣为出发点作为创作的主要方向,借以丰富的玉石材料语言,以富有情趣的创作热情,与观者分享富有情趣的玉雕作品。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