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水岸是常健大师的艺术馆,贤山是胡军厚大师的艺术馆。甲辰年十月初,受两位馆长邀请,一行人随著名玉文化学者江富建先生参观了这两处创意无限的玉雕艺术馆并重点讨论了南阳黄山玉文化的话题。其间,又幸得独山玉界翘楚刘晓波大师、知名玉界媒体人玉石铺子张良杰先生加入,一行人从枫桥水岸艺术馆纵论到贤山艺术馆,时值深秋,众师友却涌动着盛夏般的蓬勃热情,大家一直被南阳黄山玉文化的热门话题淹没并陶醉其中。

image

南阳人爱独山、黄山,一如苏州人爱虎丘,这是各自文化根脉所致。本次话题也自然绕不开最近火起来的南阳黄山玉文化探秘话题,江富建先生作为著名的玉文化学者,颇具前瞻眼光,在2003年至2007年,江富建、乔保同、周世全、王建中等玉文化学、地质学、考古学、历史学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对黄山遗址进行了30余次的考古调查,并在对发现的大批独山玉制品等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撰写了《独山玉文明之光——南阳黄山遗址独山玉制品调查报告》,对南阳黄山玉文化现象做了超前的探索。今天大家更是有幸现场请教江老师细说端详。image   当有人问道:“为什么南阳黄山玉文化遗址中墓主人身份在同时代极高,却没有在遗址中发现神祇雕像?反而都是些玉钺、玉璜、玉铲、玉刀、玉斧、玉锛、玉凿、玉箭头、佩珠呢?”江老师反问:“这何尝不是一种南阳玉文化的先进性呢?试想一下,南阳的先民从不花时间去拜神偶,只相信自己手中的工具才是创世的神器。这不更有意义吗?”

“黄山人究竟是谁?古代人不信神,这个可能吗?那个普信神鬼的时代,是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胆子或者说是权利?”“还有,他们仅仅靠手工磨制,速度似乎远远供应不上向周边所有农垦村庄输出玉制农具吧,因为考古发现河南境内各处各个时期都有独山玉器物出土,包括商代妇好墓中的配葬品。”“考古发现当时黄山前的白河还修建有运输玉器的专用码头呢!”大家七嘴八舌,不断深入迷雾般的讨论,小醉微醺的我当听到江老师说:“目前尚待有更新考古发现......”脑子失速断片,坠入一片更深的迷雾中......

image

当我醒过来时,发现众人都不见了,一位不认识的白须老者却坐在江老师的位置上,他不说话目光坚定而温和,我问道:“大家人呢?”他也不回,却缓缓道:“你刚才醉了,不专心参与话题,现在我俩单独聊聊黄山玉文化的事吧!”我就不客气道:“请先生赐教,究竟是良渚玉文化早还是黄山玉文化早?”老先生回到:“现在的考证都是要讲证据的,但我反问一句,无论是黄山玉文化还是良渚玉文化、红山玉文化,这几帮人都是最早玩玉的那一帮人的传承者,我们知道西方是不治玉的,从这一起始点上讲,又如何来定谁早谁晚呢?”我一听来了精神:“先生之意是上古东方治玉的人原本就是一伙人,后来又多点开枝散叶喽?”老者捋须笑而不语。“那先生如何看待黄山玉文化中大都是农具没有图腾一事呢?”老先生回道:“有些部落地处丰腴之地,一如南阳盆地的黄山部落,不需要乞求神祇,自己掌握农具就可以丰衣足食,并且越干越自信,他们极可能就是中土最早的那一批无神论者!只有那些地处荒蛮饥馑之地的族群,才会倍受大自然神秘灾害的凌虐,对天灾的无力感迫使他们不得不幻想出神鬼而祈求之。”我继续问:“那黄山古人制玉为什么很大规模,似乎也毫不费力呢?”老者又道:“你以为古人真的只是肩挑手磨这么简单吗?南阳后世的‘召父杜母’都是运用的水门提闸水排水车,你不会认为只有后世汉代的南阳才有的吧!考古没有发现的东西并不能确定它早期不存在。你去看一看黄山古玉作坊中发现的成堆的砂轮,你以为我们只是靠手工来转动的吗?我们古人利用工具的先进程度,不是你们现在人可以理解的”“我们?你们?先生何出此言?”我大惊.....

突然有人摇我:“刘老师醒醒,我们和江老师一起合个影!”猛然睁眼,发现刚才梦中老者的位置上却坐着江老师冲我直笑,举座皆醒我独睡?!一时窘而起身打趣:“我错过话题啦,刚才入梦庄了还在听老神仙讲经哩!”说笑间仍半梦半醒地与众师友合了影。

有道是,世事如梦,真到假时假亦真。作为玉人,一如江富建先生的反复提醒,玉人也只有在深入创作的思考之中才能寻找玉文化的真相和真实的自我。

本次雅集可谓是一次难忘的玉文化创作寻根之旅,特别是在座的各位大师在下半场的自由发言中都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重新审视思考。

在本次雅集中,刘晓波大师不吝传授了玉雕师的向内修养,张良杰老师传授了玉雕艺术的合纵方略,常建大师传授了新玉雕如何实现阶段性跨越,胡军厚大师传授了新玉雕的设计和陈展经验,杨明政大师传授了电商经营与玉雕艺术创作的共赢模式,刘举大师传授了生活与玉雕的关系调整,赵继国大师传授了当下的玉雕艺术的传承演变,韩潜大师传授了如何进入心无挂碍的创作状态。各位老师的实战经验,精彩纷呈,获益匪浅,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详录,谨在此文中一并致敬!

image

来年春暖花开,期待再续前缘。且以本次雅集中江富建先生的即席短诗一首作为本次寻根论玉的代表性结语,上慰先贤之德,下励吾辈之志————

《告白黄山玉人》

作者:江富建 

见过独山,眼里再没有大川一耸而立的宝山。

握过独山玉,世上再没有独具特色的美石。

轻轻拂过沧桑,我心中的玉只在远古玉作坊深情寻找。

黄山遗址上生活了3500年的玉人,

都是我们独山玉雕界的祖师爷。

蓦然崇拜,一叩心扉,

独山玉雕第一村的光芒映照天下。

每每虔诚俯首黄山古玉,都使我满面泪光。

沐浴当下,

浮生若梦般思念那神秘的写满伟大的独山玉雕先祖们。

黄山人的艺术极致是返璞归真,

当下的人生极致是生命真实。

是的,黄山玉人早已走进我心上。

2025年12月15日完稿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