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研究国际学术工作坊”
十一月场预告
上海博物馆于今年8月至10月成功举办了以“馆藏•发现”“考证•辨识”“加工•沁变”为主题的三场“玉器研究国际学术工作坊”,汇聚了全球30余位玉学专家,跨越距离、时区和语言障碍,共同探讨多学科角度的玉器和玉文化研究动态及前沿问题。
11月18日至11月20日,我们将迎来主题为“鉴材•溯源”的第四场“玉器研究国际学术工作坊”。
参会学者及演讲主题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郭明建(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良渚文化玉器产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罗 涵(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玉石文物多元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李青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古代玉器和宝石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若干实例》
李延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早期绿松石产源探索》
丘志力(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夏文明多元一体于中原内在约束机制探视:一个从玉器溯源出发的系统地球科学视角》
王 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寻玉之路——古蜀玉器玉料分析及矿源产地调查情况综述》
杨明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玉学视角下先秦出土透闪石玉的矿源研究探索》
庄丽娜(中国国家博物馆)
《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苏皖沿江一带玉器的原料利用》
张跃峰(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史前透闪石玉器材质与产地溯源的技术方法探索》
周征宇(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古玉沁色鉴伪及原产地溯源中的应用探索》
学术工作坊开放限额旁听,请有意参加者以“工作单位+姓名+手机号” 为题发送个人简介至邮箱:SHMjade@163.com,凭回复信息入场旁听。
(未收到信息则视为报名失败,不另作回复)
2024年10月21日至10月23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以“加工·沁变”为主题的第三场“玉器研究国际学术工作坊”,海内外共10位玉器研究专家发表精彩演讲,深入探讨了玉器的加工工艺、次生变化及其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意义。
会议由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主任、“玉器研究国际学术工作坊”召集人谷娴子研究馆员主持。开场语中,她对远道而来的参会学者和旁听嘉宾表示欢迎,并简要回顾了八月场、九月场玉器学术坊的举办情况及所获成果,对学界给予这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关注表示感谢。她强调,举办“玉器研究国际学术工作坊”旨在推动玉器研究的国际化及中华传统玉文化的对外传播,欢迎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以充分的学术讨论激发更高站位、更广视野的新思考。
学者演讲纪要
1《东亚玉作坊史回顾》
邓聪教授全面介绍了东亚地区古玉作坊近百年的研究历程。他先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1906至1930年代,日本、越南、西伯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在古玉作坊方面的早期考古发现,以及这些发现为考古学家提供的关于古代玉器组合形式、使用方式、加工工具等的初步认识。接着,他以日本列岛翡翠等玉石作坊的研究为例,阐述1960年代以来聚落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珠海宝镜湾、澳门黑沙、越南海防长睛等古玉作坊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1990年代以来地质学研究方法在透闪石化过程确认、玉料溯源探索、工艺微痕观察方面的进展,指出其在古玉作坊研究推进中的重要作用。邓教授强调,古玉作坊遗址的研究不应仅限于复原玉器制作工序,更应深入探讨玉料来源、生产技术,以及玉器在社会中的消费使用等问题。
2《从出土实物谈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
周晓晶研究馆员介绍了其对内蒙古牛河梁、半拉山、胡头沟、敖汉草帽山等遗址中不同等级墓葬出土红山文化玉器所做深入研究。重点指出红山文化玉器的选材与使用者的社会地位紧密相关,优质玉料多出土于高等级墓葬。详细阐述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加工技术,包括线具、片具、铊具、桯具、管具等,并论及制作流程、修复方式等,提出红山文化玉璧是先统一钻孔再逐片切取等重要观点。最后,周晓晶研究馆员讨论了小南山文化、双塔一期文化、兴隆洼文化等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对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的影响,以及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中的传承。
3《从汉代“不完美”玉器遗留痕迹管窥汉代玉器工艺》
吴沫研究馆员以工序不完整、工艺不够精细的汉代玉器为研究对象,指出导致“不完美”的原因包括工艺水平受限、未经完整工序、随葬意义大于工艺需要、非展示面而对加工放松要求,以及战国晚期至汉代早期形成的加工习惯等。又重点分析了数件考古及传世汉代玉器实例上所见管钻痕,解读其蕴藏的工艺信息,认为借玉器上的特定痕迹可以推测所用加工工具以及加工工艺,了解部分玉器的纹饰加工顺序和加工习惯,并揭示纹样流变的背后逻辑。
4《中美洲翡翠制品的加工特征分析:揭示古代制作工艺》
Emiliano研究员全面介绍了其团队在过去20余年间对中美洲翡翠等绿色玉石雕刻品加工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及成果。包括运用电子探针、显微拉曼、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及岩石薄片观察等方法检测分析并建立材质特征数据库,并借此从中美洲绿色玉石雕刻品中辨识出一批原料来自危地马拉莫塔瓜谷地的翡翠制品;通过使用聚合物膜翻模,对墨西哥、危地马拉和美国西南部等100多个遗址出土的绿色玉石雕刻样本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反射变换成像模型分析,结合模拟实验考古比对,识别出不同工具所遗留的加工痕迹区别等,并由此区分玛雅、奥尔梅克、特奥蒂瓦坎、特诺兰蒂奇等地的区域性加工特征。Emiliano反复强调,对玉石雕刻品加工特征的深入研究对探讨其文化归属、产地来源及区域交流研究十分重要。
5《良渚式玉琮制作工艺及源流的观察》
秦岭副教授深入探讨了良渚式玉琮制作工艺、发展演变及远程交流等问题。她首先分享了广东石峡遗址出土良渚式玉琮的考古新发现,指出或在良渚文化中期就已存在良渚高节琮的远程交流,并通过比较粤北韶关床板岭、英德岩山寨等遗址出土高节琮与粤东海丰、粤西封开等地出土玉琮在形制、纹饰等方面的差异,指出这些玉琮可能源于不同的生产集团或获取渠道。其后,秦教授重点分析了良渚文化玉琮结构及其上神人兽面纹的发展演变,以常州寺墩、苏州草鞋山、奉化吴家埠等遗址出土高节琮的制作细节为例,指出不同地区良渚式玉琮在射口加工、节间切割及神人兽面纹制作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工艺传统,认为节间切割不平行的高节琮在余杭文家山等良渚文化核心区以及江苏蒋庄、安徽、江西丰城等非核心地区均有发现可证明良渚晚期此类工艺水平较低的玉琮或被用于分配。最后,秦教授总结认为,良渚式高节琮的制作涉及不同的工艺传统和工匠集团,其远距离交流呈现出复杂的多对多网络,背后的良渚文化玉器生产体系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6《生命史视野下玉器考古与保护的融合研究》
王荣教授将出土玉器置于生命史框架,重点从玉料获取、生产及流通、病害及保护三个维度探讨了古玉器科技考古的新近研究结果。关于玉料获取,他重点介绍了中美洲、欧洲、东亚等地的玉料资源分布,指出这些地区在玉料开采策略和利用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关于生产使用与流通,他通过玉镯的钻孔技术、复合式与分体式玉璜的加工方法、玉料的加热现象以及古玉器的修复加固等实例,展示了古玉器生产制作的流程和技术多样性。此外,王教授回顾了其对古玉器燎祭的相关研究,认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鉴别分析玉器火烧、受沁等复杂面貌。最后,关于出土玉器的病害与保护,他重点提及玉器黑化、白化等病害成因及粉化的危害性,介绍了使用有机聚合物、硅基材料以及其团队新研发的材料对玉器进行加固保护或预防性保护的措施。
7《“废料”有用——凌家滩边角料及工艺观察》
吴卫红教授介绍了自己对凌家滩遗址出土半成品玉器和边角料的观察,强调这些“废料”对于研究加工过程和古人用玉习俗的重要性。他观察发现,“废料”在凌家滩不同等级墓葬中普遍发现,且存在将边角料改制为玉饰的现象。改制又多针对玉芯和三角料,而非较大型“废料”。据此,吴教授从凌家滩文化的用玉习俗、玉石工匠对废料的再利用和随葬等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通过对“废料”上切割、钻孔、打磨、抛光及倒棱等加工痕迹的分析,结合对凌家滩遗址出土大量砺石质石钻、球状器等加工工具的细致观察,指出凌家滩玉器加工工艺正处于从线切割向片切割发展的初步阶段,且钻孔技术尚未成熟。
8《殷墟玉器、玉坊与玉匠》
何毓灵研究员首先梳理了殷墟遗址中相近等级的贵族墓和重要方国墓出土玉器,发现其数量失衡,玉礼器占比较低,且琮、璋、戈等的形制、规格和数量都大不如前,认为与西周玉礼制相比,殷墟玉器没有形成与青铜礼器相对应的完善的礼器制度。随后,何毓灵研究员介绍了殷墟宫殿区、戚家庄东地及铁三路89号墓等制玉作坊、玉料坑和工匠墓的考古发现,提及确认制玉作坊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又重点以铁三路89号墓为例,介绍了该墓出土的大量未经抛光打磨或残次的柄形器、玉鸟、玉戚等,以及随葬的铜锛、磨石等加工工具,指出该墓的墓主可能为玉匠,并认为该墓出土的一件铜觚上的铭文与龙山晚期-二里头时期的玉牙璋十分相似,或为该手工业家族的“族徽”。最后,何毓灵研究员结合相关甲骨记载及铁三路附近出土有磨石等加工工具的高等级墓葬的发现,认为殷墟玉器生产存在组织、管理及分工。
9《古玉牛毛纹沁色的形成机理研究》
徐琳研究馆员由无锡顾林墓出土抚鹿人物佩出发,介绍了其对古玉器上牛毛纹沁色形成机理的理解。她重点列举了清代陈性《玉纪》、民国刘大同《古玉辨》和民国张景鲲《汉玉研究》中对牛毛纹的记载,并以现代科学视角加以辨析,结合数件古玉器实例,介绍了牛毛纹的形状、分布规律及其与纹饰之间的先后关系,探讨了牛毛纹的地质学成因,认为牛毛纹是玉矿形成过程中受张应力作用所产生裂隙被铁质氧化物沁入所致,具体呈现状态与埋藏环境、时间长短等有关。
10《中国受热软玉质玉器的鉴定方法》
鲍怡博士后通过对软玉(主要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进行100℃—1300℃温度区间的系列模拟受热实验,并使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对不同温度阶段的玉料样本进行科学分析,探讨了受热特征。据其研究,加热超过500℃时,玉料颜色会因含铁量的不同转变为灰白色、灰黑色或黄褐色等氧化色;高于800℃时,结构水流失导致玉料孔隙度增大,结构变得疏松,且由表及里出现结构和颜色分层。并指出,这一温度区间内软玉可能发生了矿物相转变,但结晶程度相对较低,会形成非晶质的二氧化硅;高于1000℃时,软玉的矿物相已完全转变为辉石。由此,就玉料颜色、光泽、结构等外观及矿物相转变等,鲍怡博士后总结了受热软玉质玉器的鉴定方法,并对受热玉器的保护提出了建议。最后,她简要介绍了其近年对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江西靖安李洲坳墓、河南三门峡虢仲墓出土受热古玉的鉴定实践,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价值,强调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来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问答讨论择要
问答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嘉宾及旁听观众首先与来自墨西哥的Emiliano研究员展开了热烈讨论。Emiliano研究员分享了其建设中美洲翡翠等绿色玉石雕刻品材质、工艺特征数据库的经验,指出实验样品的收集离不开墨西哥大神庙博物馆的支持及与多国研究者的合作,也得益于翻模材料的创新及科学测试手段的进步。针对如何根据加工痕迹区分黑曜石、燧石、燧石粉等工具的提问,他详细介绍到,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不同材质工具留下的微痕之别。例如,黑曜石的切割痕细腻且分散,通常小于2微米。燧石质地坚硬,其切割面相对平整,并常有平行线形痕迹。燧石粉末的痕迹相对不易观察,常表现为小于1微米的粗糙且不规则的纹理。他强调,这些加工痕迹如同指纹,对于识别和分析加工工具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就复旦大学王荣教授关于反射变换成像模型(RTI)方法中的光源选择和应用条件问题,Emiliano研究员补充说明到,RTI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调整摄像头角度,利用反射光并不断改变光源位置进行多次拍摄。通过分析光的投影,可以揭示纹饰线条的组合方式,进而确定纹饰的制作顺序。就故宫博物院徐琳研究馆员关于中美洲玉器加工中金属工具使用情况的提问,Emiliano研究员表示,中美洲地区对于金属工具的使用非常晚,直到西班牙人到达中美洲后才有记录。他曾尝试寻找铜等金属工具的使用证据,但未有所发现。哥斯达黎加及其他中美洲地区的研究也同样表明金属工具在中美洲的使用较晚。讨论之余,Emiliano研究员对得到此次参会交流的机会表示衷心感谢,表达希望未来可以有机会到上海博物馆实地参观和调研中国古玉器。学术坊召集人谷娴子女士回应以热烈的欢迎,也表示很期待彼此能有更多形式的交流和合作。
后续的问答讨论中,就日本勾玉与我国东北地区形似勾玉的玉器是否有联系的问题,邓聪教授肯定了八月场学术坊中日本学者瀧音大先生的观点,认为两者并无关联,并指出日本与朝鲜半岛地区的勾玉明显相关,而文献中虽有日本曾向中国进贡勾玉的记载,但目前尚无出土实证。就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生产是否有专业分工的问题,周晓晶研究馆员回应,尽管目前还未发现红山文化时期的玉作坊,但根据出土玉器上遗留的制作痕迹,她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已存在专业分工,且玉器作为社会高层人士的专属用品,其加工制作可能是由具备高超专业技能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人员来完成。就汉代玉器钻孔位置是否仅为纹饰设计定位点的问题,吴沫研究馆员据自身研究提出,她认为汉代玉器上的钻孔主要是为了辅助完成减地、镂雕等工艺,或许间接起到了纹饰定位的作用。
对于良渚式玉琮的远程交流是否为良渚工匠或族群迁徙所致的提问,秦岭副教授否认了这一可能性。她指出,玉琮等具有特殊意义器物的流传的确与族群交流有关,但良渚式玉琮远程传播的复杂网络并非可以通过工匠或族群的迁徙来简单实现。另一方面,如若工匠集团发生迁徙,理论上会在新的地区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受当地资源和技术的影响而产生新的文化现象。然而,良渚式玉琮在各地实为零星出现,更可能是舶来品,而非规模化生产的器物。
对于古玉所用加固材料是否具有可逆性以符合文物修复要求的提问,王荣教授回应到,目前对于濒危玉器的加固研究主要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就硅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已证明其在耐久性方面明显优于有机材料,但在可逆性层面确实无法与有机材料媲美。其团队正在开展加固材料可逆性的化学清除研究,相关进展有待发表。
对于其他史前文化是否也存在“废料”再利用现象的提问,吴卫红教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目前相关考古发掘材料较少,呼吁学界对“废料”加强关注和研究。对于玉器是否也可能因加工过程受外力而产生牛毛纹状裂隙的提问,徐琳研究馆员指出,牛毛纹属张性裂隙,是在玉矿形成的地质过程中因张应力而产生,与玉器加工过程中的受力有本质区别。即使玉料在加工过程中被重新制作或改变形状,也不可能再产生这种牛毛纹。
学术坊尾声,召集人谷娴子女士作了简要的会议总结。她认为,与会专家们的发言紧扣“加工•沁变”专题,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加工工艺方面,七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中国学者从史前的凌家滩、红山、良渚,讲到商代和汉代,既有微细处的分析,也有跨区域的观察,对研究方法和未来工作方向有重要启发。墨西哥学者整体性地介绍了自己和合作团队近20年来对中美洲玉石器材质和加工制作的研究,让我们对其研究思路、方法和进展有了全面了解,也对工艺特征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思考。沁色等次生变化方面,三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内容既涉及玉器的埋藏受沁和出土保护,也涉及玉器的加热处理和传世变化,涵盖玉器的“前世今生”,是相关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最后,谷娴子女士再次感谢诸位学者的精彩分享和旁听席的互动交流,呼吁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学术坊系列活动,共同推动玉器和玉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致谢:北京和玉缘和田玉文创集团有限公司
供稿丨工艺研究部
初审丨谷娴子、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