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不生产玉,但最好的和田玉都要到苏州去买。”“苏州玉都是外地的,但全国的玉都是苏州的。”
在玉圈,类似这样的段子还有许多,但毫不例外都佐证了苏州在玉石文化及产业方面在全国处于头部地位。数年前,苏州从事玉雕的匠人有10万之多。三年疫情期间苏州玉雕业有所沉寂,但自今年开始市场反弹明显,无论是上半年的创博会,还是下半年的艺博会,玉雕展位前总是拥集着最多的参观者。
12月28日,作为苏州规模最大的玉石文化盛会,中国·苏州第十五届玉石文化节暨第十三届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精品展在苏州举行。来自国内各大玉石产区和玉雕产业基地的1300多件优秀玉雕作品集体亮相,为市民和游客送上一场精彩纷呈的玉石盛宴。
在最火旅游片区拙政园—狮子林一带的园林路、齐门路,云集着40多家大师工作室和高端玉雕店,然而他们扎堆于此却完全不是为了“蹭”景区的流量,因为他们自带流量和客群。玉石文化在苏州的兴起,已经使工艺旅游成为了一个苏州特色的文化旅游门类,探店寻玉、约访名家,是玩家们来苏州的必选项,再搭配以若干沙龙雅集、小众景点、清幽茶会、非遗表演等“套餐”,是一个精致而私人的定制式玩法。
工艺游是如何在这种“高级”玩法里担当关键角色的?
风雅600年 天下美玉看苏州
这要从苏州玉石文化的历史说起。
苏州玉雕,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此之前,它已经风行世界600年,且苏州亦是中国玉雕发源地之一。苏州玉雕工艺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彼时朝廷就开设了专门的作坊,培养能工巧匠。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有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自明代起,苏州工艺就在全国建立起了“霸主”地位,且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在欧洲、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明代流行的“苏州样、广州匠”之说,以及“苏工”“苏作”“苏意”这些专指苏州工艺的名词。
20世纪80年代,苏州玉雕厂改制,前店后坊式的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各地的玉雕从业者也纷纷集聚苏州,主要集中在古城区的相王弄、园林路、齐门路,以及光福、东渚等地。
近年来,苏州玉雕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玉雕设计、制作、批发、销售中心之一,全面覆盖整个玉石产业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经营、运营传播、学术研究等各环节,形成了极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原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苏州是长三角地区最主要的原石市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的顶级玉料出疆第一站必首选苏州,以至于苏州在原料获取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苏州玉雕行业的发展,行业协会正确的引领和组织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005年,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成立是苏州玉雕行业快速发展新的转机。当年起,苏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家评选活动开展。2008年,首届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举办。2010年,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成立,至今已云集1300多家机构和个人会员,通过大力打造“陆子冈”这一文化品牌,为促进苏州玉石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迄今为止成功举办了15届的“中国·苏州玉石文化节”和13届的“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精品展”,就是由该协会承办,主办机构则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这样的国家级手工艺术文化机构,以及江苏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江苏省艺术品行业协会、苏州市工商联这样的省市级机构,极大地提升了苏州玉石行业设计创新能力及国内市场销售份额的扩展,在玉雕行业内、在广大爱玉、藏玉者的心目中已有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玉石之美,竞相绽放。和田玉脂润细腻、寿山石色彩斑斓、昌江玉绚烂纷呈……走进“陆子冈杯”作品展厅,仿佛来到了玉石的海洋。1300余件参展作品,门类多样,题材丰富,不管是和田玉历史题材作品《五虎上将》,还是翡翠俏色雕刻作品《万法同根》,或是黄蜡石作品《连年有余梳》,都不时赢得赞叹之声。而获得本届“陆子冈杯”特别金奖《八十七神仙卷》,则集材料之佳、工艺之精、造型之美于一体。
原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岳峰认为,这件特别金奖作品用和田玉料雕就,玉质莹润细腻,以唐代画家吴道子绘制的一幅绢本白描长卷为原型展开创作,雕法精细、布局协调、人物生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要获得市场认可 先要获得苏州认可
苏州能工巧匠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玉雕文化和玉石产业,并把影响力推向全国和全行业。“要获得市场认可,先要获得苏州认可。”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两个方面的依据。
首先,2021年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和田玉及和田玉器鉴定评估准则》,就是由包括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在内的7家行业单位历时5年共同起草完成,可以说,苏州是标准制定者之一。标准遵循传承历史文化、符合现代科学和适应经济发展三原则,规范性引用基础性国家标准,从价值导向、指标体系和规范保障三个维度出发,对和田玉及和田玉器术语和定义、命名和分级、鉴定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规范,是最具权威性的和田玉分级和鉴定评估标准。
原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标准第一起草人纪正昆表示,该标准的发布,是和田玉行业的创新,为和田玉及和田玉器鉴定评估相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他表示,希望和田玉石界从业人员积极贯彻与实施此项标准,并为标准丰富和完善提出更多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推动玉石文化传承发展和玉雕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12月28日,由中国标准化协会组织的《和田玉及和田玉器鉴定评估准则》团体标准贯标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科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苏州工艺美院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献计献策,助力该标准的贯彻推行。目前,该标准已在苏州多家玉雕工作室试点两年。研讨会现场,试点单位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体会和感悟,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代玉石产业发展、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以及如何更有效做好和田玉及和田玉器的鉴定评估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发言和互动讨论。
其次,因为苏州玉雕繁盛的发展态势,它所产生的产业集聚效应非常明显。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玉雕行业中的外来人口数量约占总人口数量的80%左右。除去来自江苏省内的扬州、徐州等地外,还有大量来自河南、浙江、安徽、新疆、上海各地的玉雕师集聚苏州,融入苏州,在苏州发展。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玉雕的从业人员已达到约数十万人,玉器商铺、作坊工作室三千余家,玉石玉器销售达百亿规模,而这些数据,只会以不断增长的态势持续更新。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玉器创作的事业让大家聚集在一起,也使苏州基本融合了全国大部分的玉石产地与玉雕加工地的品类和特色,并不断在全国各专业展览评比中获得众多奖项,技艺水平和产业影响力正日益提升,充实着苏州玉雕向新的格局不断迈进。
人才汇集,体现出苏州玉雕行业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姿态和气度,也带来开放的市场氛围和活跃的文化氛围,同时,亦导致优质的原料同样不断涌入苏州,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玉石来自自然,其品种和产地通常都是固定的。然而也并不排除会有新产地或“新物种”进入雕刻师和玩家的视野。然而这个“新物种”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可,首先要拿下苏州这个“码头”。
譬如最近,一个“新物种”频频亮相苏州玉圈,成为各大展会和鉴赏交流活动上的闪亮新星。这个“新物种”就是江津玉。
江津是重庆市辖区,江津玉是近年来在江津区发现的一种石英质玉,距今约1.5亿年,而发现时间仅有10多年。其温润光洁,白如羊脂,透如玻璃,一玉多色,表皮上普遍有精美丰富的鳞状叠加红弧线纹理,像龙鳞也似桂花,成为区别于其它玉石种类的明显特征,别具美学价值。此外,江津玉还含有硒元素。经鉴定江津玉为特殊的二次河磨料,其摩氏硬度、透明度、相对密度等指标优良,能达到宝玉石级别,极具鉴赏价值。
在12月28日的玉石文化节上,重庆市江津区委副书记、江津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赵光平,重庆市江津区委常委、江津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杨永芳携带21件精品江津玉来飨广大玉友,其风格各异,温润光洁,卓尔不凡。
苏州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长陈健认为,江津玉籽料的品质非常高,达到了玉石级标准,可以与和田玉等知名玉种同台竞技各领风骚。江津玉的发展除了有轻工珠宝首饰中心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外,更有江津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样的力度在全国没有第二家,这也是江津玉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天工苏作,技绝江南。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琢玉人陆子冈技艺卓绝,被时人誉为“吴中绝技”,后世艺人更把他奉为“玉行师祖”。苏州是江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等于是以城市的名义接下了陆子冈留下的衣钵,而技艺更加炉火纯青,风格百花齐放,拥趸成千上万,以手工艺术带火城市的文旅市场,苏州堪为师表。
12月26日,苏州市委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苏州将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造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美窗口,苏州文化旅游产业迎来战略机遇。全力发展非遗手工艺业,持续擦亮“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之“美”,将更具内涵。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