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不断求索他追求玉雕作品极致的表达 二次求学深造 终成观音玉雕巧匠 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唱响新时代工匠人才奋斗赞歌他,就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南海区三类人才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王国清.
王国清,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南海区三类人才、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其作品《翡翠·三顾茅庐》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作品《玉皇顶》《江山如画》在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荣获金奖;作品《白度母》《千手千眼观观音》《尊胜佛母》在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国匠杯”荣获金奖。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南海区三类人才、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王国清。
王国清是福建莆田人,受家乡木雕和石雕艺术的深刻影响,加之从小喜欢美术,他对雕刻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雕刻需要综合运用设计造型能力,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
1998年,王国清拜玉雕师方明亮为师,开始了玉雕学习之路。之后六年,王国清跟随师父,不断钻研观音玉雕、传统人物、山水题材,一度成为厂里最好的玉雕师。2003年,王国清创办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开始了独立创作。

期间,王国清遇到台湾翡翠艺术家黄国安。从他的身上,王国清认识到自己对材料、工艺的理解,设计理念等仍有不足。他毅然停掉了创立仅半年的工作室,再度入师门深造,跟随黄国安来到平洲学习。
在老师的带领下,王国清醉心于款式千变万化、造型生动多变的人物,以及动物雕刻之中,他的玉雕思维得到了快速提升。谈到这段再进修经历,王国清表示,“能够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学习的状态,我觉得这个是比较重要的,也是让我非常难忘的一个转折点。”
2006年,王国清再次出发,创办了“心清阁”玉雕工作室,创作了《飞天》《观音》《梵音》等深受市场认可的玉雕佳作。
王国清作品:《飞天》



评判好的玉雕作品,视乎工艺质量,题材选取是否得当、艺术价值的高低等。
从业多年来,王国清始终认为,玉雕除了要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水平外,还要兼顾翡翠玉石材料质地的体现,一件成功的作品,应当以题材与表现方式来凸显原石的特质与神韵。

一般而言,玉雕作品的取材原则要做到剜脏去绺、巧用棉、避开裂等。一块玉石原料,如何经过手艺人的创作理解,更好地表现玉石的自然美、形意美呢?
在一次看电视剧《水浒传》时,好汉林冲提着一柄长枪投奔梁山的画面让王国清灵光一闪:偏灰色的色调像那寒冬灰蒙蒙的天色,白色棉点就好似那寒夜里的漫天大雪,《雪夜上梁山》的创作灵感由此而来。
王国清的巧思设计,将看似“不足”的玉石棉点,转化成雪花点,以及自然下雪环境的整体空间,将雪花棉玉石材料的利用提升到新的高度。此后,王国清以此为构思,创作了《苏武牧羊》《踏雪寻梅》《三顾茅庐》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无论玉雕怎么变,如果失去了对玉的表现,也就失去了玉雕的意义。”近年,王国清凭借其翡翠作品《玉皇顶》获得素有“玉雕界奥斯卡”之称的天工奖金奖。王国清介绍,该作品以泰山主峰之巅命名,利用色彩的天然分割刻画玉皇顶及四周不同景色,定格了古时皇帝出游祭拜的场景。
早期“天工奖”评选作品以白玉,如和田玉、南红为主,《玉皇顶》的获奖让王国清感到欣慰,翡翠作品能够有一个新的展示平台,提高市场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谈到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王国清认为是坚持努力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具体对他来说则是从1998年入行至今,不断地努力做出好的玉雕作品。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王国清还有一个新的角色——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如今,王国清位于平洲珠宝玉器特色小镇的工作室还用于艺徒培训及作品展览,组织同道及学院师生学习交流等。不定期开展雕刻交流活动、技能竞赛,联动社会资源培育更多的玉雕人才,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目前,工作室已培育省级大师1名、市级大师5名,建立了一支青年玉雕人才队伍。

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
近年来,佛山通过举办行业人才技能赛事,如“平洲玉器杯”全国玉石雕刻职业技能竞赛、广东省“平洲玉匠杯”玉石雕刻职业技能竞赛、“琢越杯”玉石雕刻评选活动等,以赛育才,以赛促创,持续提升行业技能人才水平。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