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在清代具有吉祥驱邪、承载美好愿望的含义;始于春秋时期的君子“玉德观”,将玉与君子合二为一,是古代中国对温润如玉君子的浪漫赞扬。
《诗经·淇奥》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兼有祥瑞与温良意的“玉如意”,在中国工艺品历史上更是灿烂炳焕,耀眼夺目。
(清 乾隆御题青玉和珅隶书如意 故宫博物院)
如意之产生,由来久矣。
乾隆皇帝有诗云:“一柄曲拳代歌者,磷扮烤色错金跟。”似乎商代已有如意,但遗憾实物不存,难以考证。
宋代高承所撰《事物祀原》里说,如意始源于战国;《晋书》:“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则是“如意”的最早记载。
(清 文竹嵌竹丝嵌玉荷花鸳鸯如意 故宫博物院)
如意起源
关于如意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如意作古代爪杖,即痒痒挠。《稗史类编》记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它能帮助古人解决背脊痒痛,因“如人意”,故称“如意”;
第二种说法认为,如意源于笏板,即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用来记录皇上的旨意以及自己准备上奏的事项;
第三种观点则最为贴切如意的内涵:“如意”梵语为“阿那律”,自印度传入中国,为讲经僧侣所持,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后逐渐演变为吉祥美好及思辩睿智的象征。
南朝梁释惠皎《高僧传》卷六《释慧远传》称,“曾有沙门持竹如意,欲以奉献,入山信宿,竟不敢陈,窃留席隅,默然而去。”可见如意是僧侣常用的法器。
(清早期 竹雕过枝灵芝如意 故宫博物院)
随着历史发展,如意逐渐受到达官贵族的青睐:它不仅可以作为解除痛痒的随身器物,亦慢慢演变成身份的象征。
明清时期,宫廷对如意的推崇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据统计,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清代如意近三千件,皆被视为吉祥瑞器,成为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
乾隆皇帝尤爱如意,诗句“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道出了宫中如意琳琅满目的盛景。
(金錾花如意:金为主材,玉为点缀,主次分明 故宫博物院)
从清代的进贡资料看,在各种进贡活动中,如意往往位列贡品首位。乾隆皇帝60岁生日时,大臣们集资进献了用金丝编织的60柄如意;慈禧60岁生日时,有人一次性进贡了81柄如意,是为“九九(久久)如意”。
如意的地位已经如此尊崇,而“金玉相配”之金镶玉,更是成为皇家专享,作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清朝,西番进贡「痕都斯坦」玉器,薄如蝉翼、亮似琉璃的胎体上,以金银细丝装点出祥瑞图案,实际为金镶玉技法,乾隆命此工艺深藏于宫。
(潘秉衡 青玉压金银丝罐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 )
清末民初,“北玉四杰”之一的玉雕大师潘秉衡曾复原出“金镶玉”工艺,但因缺少传承者,该技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老人逝世再次失传。
2003年,相伯居创始人杨根连成功复原金镶玉技艺,用不足0.5毫米的金丝于美玉上嵌刻,并于2015年获得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玉器艺术家 杨根连
推荐理由: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玉触之微润,配之蕴扬。金镶玉吊坠线条饱满流畅,显现是传统文化之博大、有怀;金丝恰如其分地巧妙嵌入,不凸不陷,表面光滑细腻,足见雕刻技艺的细致高超,中国人独有的品质“温良”也通过金玉的完美合作自然显现。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