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岁的玉石雕刻师吴俞豪身上,颇有些少年老成的样子。为了一门家传的老手艺,他从大城市回到家乡昌黎,回到了如祖辈们一样沉淀匠心,与古老技艺相守的静谧时光中。
昌黎县城的一条商业街上,一家四方小铺亮亮堂堂,吴俞豪把自己的玉雕店选在这里。小店开张不久,陈设不多,只有一台打磨材料的横机,一张工作台,一个石料架和一排展柜。他每天的生活也简单,就在机器 " 嗡嗡 " 作响、石末纷飞的打磨和对着材料、图纸的推敲中轮转。
玉石雕刻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有上千年历史,其技艺在昌黎也有流传。吴俞豪的姥爷、爷爷和叔叔都是玉雕手艺人。
吴俞豪记得自己 10 岁那年,看爷爷雕刻入了迷,令老人乐得合不拢嘴,便让叔叔带他入门。不久,叔叔在北京开了玉器店,他也去北京上学,空闲时间常去帮忙,也开始学习泥塑、绘画等基本功,正式接触起玉雕。但几年后,就在吴俞豪凭借手艺在北京有了稳定工作的时候,他却选择回到家乡。
10 月 22 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吴俞豪在昌黎星耀广场的玉雕店,一进屋,小伙子正坐在打磨机前,专注地塑造着一枚印章上的立体金蟾形象。
只有三分之一手掌大的印章,握在手中更显得小巧,吴俞豪动作流畅、利落,信心十足。不一会儿,石料就被打磨得圆润了起来,用水冲去浮沫,一个惟妙惟肖的卧蟾出现在眼前。
横机打磨石料,动作要娴熟稳定。
一只小金蟾露出雏形。
" 玉雕讲究根据不同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去精心设计、反复琢磨,灵感、技术差一点儿也做不出满意的东西。" 吴俞豪告诉记者。
小吴讲述如何设计运用材料。
对玉雕师的考验通常从选料开始,而选题和构思则是作品的灵魂,在原料上一笔一笔画出设计图后,打磨的力道和雕琢的手感都是长年累月的工夫。
" 玉雕是‘做减法’,创作中不能增添材料,不许失误,每一步都很关键。" 吴俞豪说," 其实,多数作品完成后,都会与原设计有所出入,因为玉石材料具有不确定性,一个好玉雕师可以随机变化,将一块顽石赋予生命,这也是乐趣所在。"
雕刻之前先画样,这门手艺对美术功底有一定要求。
在店中展示柜里,放着不少吴俞豪近期完成的作品,每一件都包涵着他的创造——
一个拇指肚大的玉料雕成的白胖小脚丫上,有一点红斑,正好设计出一只小蜘蛛,取知足常乐的寓意;薄薄的墨绿色玉片被打造成宝剑,剑柄改成磨砂质感,增加了艺术性;一块晶莹的翡翠上,可惜有几处裂痕,用浮雕的手法堆叠出层层松柏,与刻出的古寺、佛像相伴,成了神来一笔 ……
吴俞豪的玉雕作品。
店内墙上挂着的照片中,还展示着吴俞豪多年创作的精品。其中,一幅照片里的碧玉四灵花熏工艺复杂,格外引人注意。" 这是我和叔叔、师父共同完成的,当年获得了中宝协的天工奖金奖。" 他说。
吴俞豪曾获得金奖的作品。
问起已在北京扎稳了脚跟、并小有成就的吴俞豪,为啥决定回到家乡,他回答得毫不犹豫。
" 去年,爷爷去世了,我回来料理后事,想到他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把玉雕在昌黎传承下去,特别希望我回来,就决心完成这件事。" 小吴说," 其实,回家的感觉挺好,脚步慢了,可以更静下来做东西。现在,经常有顾客拿着从家附近的滦河边挑选的石头来加工,干起活儿来,心里是带着感情的。"
不过,让吴俞豪担忧的是,如今在家乡,玉雕手艺人已经越来越少," 干这一行学无止境,还特别需要耐得住寂寞。你看,做一件工艺稍微复杂点儿的作品,经常要花几个月,不太留得住年轻人。"
前不久,吴俞豪为昌黎玉雕申请通过了县级非遗项目,他也成为了这门技艺的传承人。
" 传承人要去推广,我盼着有人愿意来学玉雕。" 说话间,小伙子摸了摸腰间的兽首玉带扣,那是爷爷雕刻的作品," 我们在老一辈的基础上,也一直改良着,这是门很古老又新鲜的技艺。沉下心在方寸之间,完成一件作品后,你一定能找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吴俞豪专注在雕刻玉器的方寸之间。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