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这场由徐汇区总工会主办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听女劳模工匠讲成长故事”汇聚慧享绘幸福女职工课堂上,85后工匠玉雕女神姚圣云讲述了自己的奋斗故事——如何从不被师傅看好到成功逆袭,30多岁成为行业翘楚。
“因一门艺术,一生与玉结缘。因一份匠心,一生倾注心血。无论方寸,只凭内心。”凭着满腔的热爱和执着,姚圣云从花样年华起,就开始往坚硬的玉石上,一点一线的琢磨,粉尘飞扬中一晃走过了近十余载,叩开的是一座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也照亮了一位女性的艺术梦想,成就了徐汇工匠姚圣云玉雕情缘。
1 苦手指出血,手掌割破是常事
出生于1987年的姚圣云是上海玉雕界少见的女性玉雕师。姚圣云作品以其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及特有的创作理念而独树一帜,传承经典、大胆创新、技法全面、手法多变,作品题材广泛,从巨制到小件,从浮雕到圆雕,从风景到人物,从传统到现代,无不涉足,其中许多作品取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
十六岁就入行的姚圣云是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普通女孩。初中毕业后,她随在玉雕行业做打磨抛光工作的妈妈一起,顺理成章地入了行。她学手艺的初衷比较简单:帮家里分担生活压力。
起初,她和妈妈一样,学的也是打磨抛光。原因是这个行业女性雕刻师非常少,一是因为女性先天力量不足,二是工作实在太苦。后来,妈妈介绍她进入刘忠荣大师的“忠荣玉典”工作室做雕刻学徒,从此开始了逆袭人生。
姚圣云说:“我觉得自己有一份独特的手艺,能够刻完一件作品,是非常喜悦的。”一刀一世界,一刻一春秋,十多年寒来暑往,一件件精美作品的产出,一个个雕刻梦想的诞生,在姚圣云看来,都源自于最初扎好马步,打下基本功。
2005年,18岁的姚圣云从河南信阳来到上海忠荣玉典从事雕刻工作,从零开始学习玉雕的基本功。工具把手指砸出血,刻刀把手掌割破结成痂,在粉尘飞扬的机器上,姚圣云终日与玉为伴。“那个时候我也不懂得有没有天赋,只是觉得有一份手艺就好,于是就坚持了下去。”后来姚圣云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忠荣为师,学艺十余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培养了姚圣云对作品的高标准、严要求。
彼时的雕刻界,大部分同行都是青壮年男性,像姚圣云这样的小女生寥寥无几。雕刻本就是一件与时光结伴孤独求索的手艺,有段时间,姚圣云曾在无人时刻偷偷落泪,也曾想过放弃,可是热爱雕刻的她,擦干眼泪咬牙坚持了下来。
2 钻自学美术知识,练好基本功
跟随师父学习的人物玉牌技艺难度极高,从切牌料、设计图稿、勾样、平底、画样,到精细琢磨与修饰,每道手续,每个阶段,都需要很细致,稍有疏忽,可能就导致全面整修,这对姚圣云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那时候的玉石雕刻从业人员,没有太多现代专业的美术知识,都是坚持工艺传统,代代相传。没有受过科班美术教育的姚圣云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疑惑,为了了解人体结构,她自费买了很多素描书、美术教材,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她都在自学美术知识。
“我学习玉雕已经十几年了,对玉雕从朦胧不懂,到现在变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一路走来要感谢的人很多,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师父,师父常常教导我,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事情要认认真真的。不要辜负手中的每一块玉,要珍惜每一块玉。我师父兢兢业业雕刻玉石四十几年,这种敬业精神是我们年轻玉雕工作者要学习的。”在2016中国玉器百花奖颁奖典礼上,姚圣云说到自己从业十多年,一路上得到众人提携,感慨良多,尤其提到海派玉雕领军人物刘忠荣大师对自己的悉心栽培,更是连连称谢,激动不已,竟至于凝噎无法终篇。
师徒相传是一把薪火,带着滚烫的温度,带着满载的人文关怀,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制。师父传给徒弟的,不止是玉雕技艺,而是匠心,是情。
在师傅的支持下,她和弟弟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前期这些采风的心得灵感被她运用到了创作中,她创作的佛教造像的开脸、头饰、造型、纹饰等等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
3 独辟蹊径 创新不止
“玉雕造像有千年的发展历史,不论是什么,都遵循着严苛地形态,姿势,说深了,连衣服褶子都有讲究,懂行的人每日见了极熟,你略有瑕疵,便会被指出。”在姚圣云的作品中,对工艺的追求是绝对不容马虎的,她的作品雕刻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
姚圣云凭借着一种女性特有的灵心去雕琢美,在2019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中姚圣云斩获三名优异名次,被授予了“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继承传统,贵在创新。姚圣云专利作品《云牌头系列造像牌》在玉雕界的影响就源于她独辟蹊径,在传统的造像牌的法度基础上勇于开拓新意。由于她的造像牌风格十分鲜明,让人观其大势便知其名。她那种贯彻海派玉雕的精工细作意,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她的作品融进当代审美理念,画面图案化较强,跳出了旧框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佛像的精细与神性,非有心者不能守护。2019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姚圣云历经两年倾力创作的作品《横三世佛》,其作品以规模之大、技艺之高、风格之华丽饱受各界关注,获得中国玉石雕刻百花奖金奖。璞玉难雕,姚圣云却将各路菩萨飞天云集于此,说颂赞佛。方寸大的人物皆是神态各异,身份鲜明,佛像传神庄严,袈裟的褶痕,袒露的躯体,丰满的双颊、高挺的鼻梁,玲珑的嘴唇、柔长的眉眼……佛像雅观,满眼都是动人的细节。
“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把当代社会的审美和文化要求融入到传统玉雕行业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审美,玉雕也需要用现代的语言,但是这种创新又不能是无厘头,要让现代的美学和历史的复兴做碰撞,还需要反复推敲经过市场的考验。”姚圣云表示,这些年,她越来越感受到了海派玉雕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巨大。
来源:青春徐汇
编辑:曹香玉、宁平英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