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玉器一个典型的代表器形玉童子的出现,是玉器走下神坛,离开王宫皇苑,进入俗世的一个有利说明,也是世俗化过程中十分典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以前的文章和问答中专门回答过这个问题,玉童子起源于宋,一直流行到元明清。
其形象一般为头束丫式发髻,五官面带嬉笑,上身着短衣,手执一支莲花,双腿呈交叉状,似在漫步嬉戏的婴孩儿。
一、玉童子造型的佛教背景文化分析
宋代时期出现的玉童子,在整体的设计上形态活泼各异,有模仿唐代的飞仙人的痕迹,并从中衍生出来的飞天童子,
还有许多其他的玉童子造型,或攀枝欲立,或用荷叶作伞,或者执莲回首,还有的作出行走舞蹈状等造型,但宋代最常见和最流行的却是执荷叶童子,这种童子应该是宋代时期最流行的一种题材。
根据《东京 梦华录》中的玉童子的记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 盈市,罗绮 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 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 而归,路人往往 嗟爱。又少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 磨喝乐。”《武林 旧事》中也有这样相关的记载:“小儿女多衣 荷叶半臂,手执 荷叶,效颦 摩侯罗。”
这个磨喝罗它都是古时梵语的一个译音,也称“摩候罗”。
有一种说法,摩侯罗就是佛子的意思,形象就是执莲童子的造型。
这种童子的造型一般是短衣窄袖,手腕处带环型佩,有的衣着外还身穿小马甲,裤大肥臀,脑壳较大,靠近耳朵的后边有一呈“八”字的眉线,非常容易辨认。
宋代玉童子的雕刻手法通常都是以简练的线条概括出形体,表现出人物造型的圆润和饱满、线条流畅的艺术设计风格,反映了孩童那种天真、纯洁、浪漫的特点。
二、宋代玉童子的民俗文化背景分析
还有一种说法,宋代时期大家都认为摩侯罗是个特别灵巧的小孩,有着天下第一巧儿的声誉,不仅聪明伶俐,还会给人带来很多的欢乐。
那么,在七夕乞巧节来临的时候呢,给家里的孩子就装扮成摩侯罗的形象,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灵巧,也有一些祈求祝福和吉祥如意的含义。
三、宋代时期玉童子的风俗文化分析
关于宋元时期风行佩戴玉童子佩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大概与佛教“鹿母莲花生子”的故事有关。
这是一个寓意吉祥的故事,自然成了当时人们盼望多子多孙、儿女个个成才的寓意,以此为设计题材的工艺品,往往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家庭的期盼,更重要的是,童子也是望子成龙,寄予未来的希望所在。
因为两宋的时期,是中国文人社会艺术文化升华到顶峰时期,当时国泰民安,虽然在三百年间边境地区一直跟匈奴和契丹战争不断,但是内地的人民还是期望着和平和安宁,所以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多子多福便成了当时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标志。
四、宋代玉童子的文化延续特点
明清两个时期的玉雕童子数量也很多,但大都是模仿宋的造型,有些手执荷叶的童子,交足,外形与宋元之物类似相仿,但人物的开脸差别很大,或繁琐无章法,或简约到走形,而童子的衣纹花式琐碎,整体刻划上不如宋元时期的作品浑圆有力,朴质自然,下图也是宋代玉童子。
总体而言,玉童子的造型是从两宋时期开始形成并普及的,玉童子佩的这种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在宋代时期已经基本定型,后来到辽金时期,元明一直延续到清代,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制作和佩戴习俗,也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繁衍传承的唯一祝愿和期盼,为元明清三代所沿袭。
在西安六村堡出土玉器中有一件元代青玉婴戏佩摆件,高5.8厘米,
玉质有明显的土浸白斑,圆雕的造型,上面雕着两个童子嬉戏玩耍图,其中一个较大的童子跪于 地上,另一个略小的童子趴在大童子背上,攀折灵芝状。
两个童子身上穿着宽袖长袍,腰系束带,神态自然,造型生动活泼。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