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童子击鼓》采用新疆和田籽玉精雕细琢而成,玉石细腻脂白,通体无结构,是一口气的材料,在当今市场可以说非常少见。

作品系雅园玉道出品,工艺精湛,在童子面相、动态的刻画上惟妙惟肖,各方面都表现了一幅欢天喜地的场景。

童子左手执中国结,右手执鼓杵击打腰鼓,鼓面周边有祥云纹饰的刻画,在身形比例上,童子似乎需要四周趴伏在腰鼓之上,可见腰鼓体积巨大,如此设计也增加了一番童子嬉戏的趣味。

童子在中国传统题材中一直具备欢乐和喜庆的寓意。由于这是当代玉雕作品,在现在人看来,童子的雕琢更赋予了一份对下一代的期许,希望子孙能幸福安康。细细观看这件作品,童子耳戴饰环,穿戴整洁,这都是对未来富足平安的一份寄托。

鼓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之一,虽然没有和田玉近万年的历史,但在远古时期,鼓就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又因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再有周代开始,鼓开始用作乐器使用。至明清时期,“凤阳花鼓”走遍四方,作为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时至今日,在全国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所以说,鼓这一器物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雅俗共赏间,欣赏了这样一件作品,从画面的设计、布局,至人物刻画的神韵、动姿,无不表现了吉祥和欢快,想必作此作品,作者也必是带着一份愉悦心情创作的吧。

文章里提到了“凤阳花鼓”,这里说一则相关的小故事——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那凤阳并不是长闹灾荒,也有丰收之时,为何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呢?其实,当时的凤阳也并不是每年都闹灾荒,出走他乡据说还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为了要充实自己故乡凤阳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钱人家十四万户迁移到凤阳,不准他们返回原籍。那些人家不敢违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乡扫墓探亲,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卖艺回乡,来年春季再回凤阳。随后相沿成俗,不论丰收灾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凤阳花鼓又以这种卖艺的形式走遍了四方。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