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
艺术创作离不开现实,但更需留足充分的想象空间;玉雕创作除了具象还有抽象,有时候具体的东西会把大家的思维圈起来,从而变得平淡无奇。不同的主题作品,从不同角度和远近观察及思考会产生非常奇妙的效果,给我们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和熏陶。
“30%的雕刻,留70%给藏友想象”,得到许多玉雕师认可。对于原石,他们保留了许多大自然赋予的“质感与沧桑”,简单的雕琢,给观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留白看似简约
但不简单
鱼
正面、侧面、背面……无论怎么旋转,光随着线面的变化流动,美哉、妙哉!
逍遥天地间
如道、如僧、如山、如石……远近各有韵味,艺术表现手法不同,作用更是不尽相同。
莲悟禅修
抽象、具象,抽象的荷花花瓣及空灵的僧人,任何角度的变化都能看到僧人禅坐形象,更是给人清净庄严的感觉。
姑苏情韵
远看是景,近看是美女,乌黑精致的麻花辫,让人不由的想起姑苏情缘。背后立体雕刻多边形图案,正面淑女,似园林小窗般别致。
滴水成佛
作品仿佛正在流动的水滴,经过“修炼”汇聚成佛。天地万物寂静无声,滴水清脆的声音回响,抬头凝望,悄然进入清玄境界,水不再是水,是禅。
刚柔相济
佛影
流
春风得意马蹄疾
很多小伙伴看出小编眼拙没看出来它是马,但,你看出来了没?
玉雕留白之美
方寸间尽显天地之宽
纵观玉雕工艺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极简到乾隆年间一力追求的精细繁复,再到如今的简约精致,这既是艺术的发展过程,也是玉雕工艺前进的象征。
玉雕行业有“雕满为下”的说法,讲的正是留白的重要性。
除山水风物外,很多作品,例如说玉牌人物,也常见留白手法。这种留白并不意味着人物的粗陋简单,反而是一种意境美的体现。精雕细琢不遗余力,轻描淡写不失气势,这就是留白的精髓所在。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幅画中,惟见扁舟一叶,渔翁垂钓,舟侧,水纹淡淡起伏,无山无水,而让人有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之感。予人以无尽想象空间,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境界才是留白真正的价值。
吴剑光作品
下面看看修改前后对比图,美不美,一目了然。
案例一
案例二
结语
不是只有复杂才能代表艺术,不是所有极致都来自于奢华。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从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更多是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你觉得呢?
林勇峰
陈洁明
张炳光
儒峰作品
独钓寒江雪
远山飞鸟,孤舟老翁,无过多雕刻,大雪纷纷独钓寒江的情景如在目前……
风荷雨露
荷花、清风、雨露、涟漪,虚实结合,简洁生动,意境悠远
红尘·悟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