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玉雕的价值,不仅是在艺术上,还有文化上的。古代皇家制玉,不是为了消遣,而是因为玉蕴含了我们几千年的正统文化。”
很多年前,苏然老师曾畅谈过对“宫廷玉雕”的看法。如今,面对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愈发重视,文化所承载和体现的价值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宫廷玉雕在沉寂多年之后的再度兴起,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正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宫廷玉雕的表现形式,也不再仅拘泥于宫廷的工艺,而是将更多的重点投放在了宫廷的文化和其背后所蕴含的儒家思想。
而这其中,礼器作为宫廷制玉的重要载体,其象征意义和代表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即便从艺术的角度来衡量,其颇具装饰性的形制,和华美恢弘的纹饰都是如今不可替代的经典。
礼玉是中国古代君主祭祀天地的道具,亦是皇帝受命于田、顺应天道的象征。而宫廷玉作便是发轫于此。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虎礼西方;玄璜礼北方。
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宫廷玉雕发扬了以礼器、重器为代表性的艺术手法,将宫廷玉作中正、典雅、大气的审美气质,以时代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玉礼器是中国玉文化的发源,是玉崇拜的最高表现形式,亦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对天道的敬畏和虔诚;“顺应造化,天人合一”不仅仅是琢玉的理念,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意识。
当今时代,宫廷玉作为礼器之社会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华夏民族顺应天道之精神象征,其思想价值仍然值得发掘。
浩瀚华夏文明,泱泱礼仪大邦,五千年的深厚人文积淀,让我们的东方文明绽放出了灼耀世界的光芒,而作为伴随着中华文明而成长的玉文化,更是侵润了其间的岁月精华,成为了中国儒家正统“礼”文化最为妥帖的代表。
时至今日,时代之变化虽已翻天覆地,但名士追怀先人之遗风、崇玉爱玉之情怀,却从未改变。他们追求的,早已不再是玉器“形而下”的精巧华美,而是玉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