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说起山料的开采艰难,很多人都会想起古人在《太平御览》中记载的一句话:“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
  山料开采过程中的残酷与艰辛,不经历,永远无法想象。那么,千百年过去了,如今的山料开采是不是比以前便利多了呢?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家以前从没见过的一些震撼的场面。

image

震撼的山料过河情景
  山料开采前,人们靠着肩扛手挑、毛驴驼运等手段把工具和生活必备品运到山上去。最后再也开采出来的料子同样通过肩扛手挑、毛驴驼运等手段运到山下去。
  但此时不少人会有一个疑问,山料要想出山,还要过河,小料子还可以靠人力强行过河,对于巨型山料,人是扛不动的。毛驴更拉不动,那么如何跨过水流湍急的大河,运到山外的?
  我们用视频来揭晓答案。
  (注:由于视频年代久远,像素有些模糊)
  这个视频大概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当时条件有限且艰苦异常,但是还是被这些采玉人的智慧折服了。
  而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上百年,在还没有轮胎的时代,要想把那些巨型山料运过湍急的河流,又要面对多大的困难和险阻呢,并时不时还要面临采玉人因意外死亡的事故。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坚韧的决心,是很难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的。

image

  所以,古人用“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来形容采玉人的残酷的生活环境,一点都不夸张。
  上山开采我们以前讲过几次,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以前的文章:美女记者带你感受:山料开采到底有多险!
山料的开采现场

image

  那么,如今科技已经如此发达,各种无坚不摧的机械化设备已经遍地可见,在山上开采山料还会有那么艰苦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用最近开采山料的现场情况来做个回答。

image

  ▲以前的老矿洞

image

  ▲毛驴是进山的必备交通工具。

image

image

  ▲人员和设备进山,这样的路,给人一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
  很多路都无法让大型设备通过,所以采玉人只能一边修路一边前进,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前进的速度。

image

  ▲做饭,这种简陋的环境,让人以为回到了原始人的生活年代

image

  ▲采玉人在这里被困了三天,由于又冷又饿,只好点燃汽油取暖

image

  ▲河流湍急,把车都冲坏了,进山路途的艰险可想而知

image

  ▲为了车辆和设备能过河,采玉人专门修建了一座混泥土钢架桥

image

image

  ▲这就是采玉人的住所,再想想咱们住的窗明几净有暖气空调电视的大房子,你作何感想呢?
image

image
  ▲山上这些弯弯曲曲的路,都是采玉人修出来的,花了很久的时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image

  ▲只有天不黑,工人们就争分夺秒的干活,还要躲避滚石的风险,每个人都吃了太多的苦

image

  看看上面的这些图片,即便什么也不说,我们也能感受到当今在新疆大山上开采山料依然是一件异常艰苦的事情。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里,怕苦的人、身体不好的人、不甘寂寞的人,根本无法生存。
  如果说环境艰苦还能忍受,但长时间挖不出玉的失落感,却更加让人悲伤。
  就在如今的矿山上,前些年一直都有人挖,但没有挖出什么料子便放弃了。当另一位老板接手后,也是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挖到了料。前期在里面投入的巨大成长,就可想而知了。

image

  一位玉友专门跟随开采山料的工程队去山上待了一段时间,回来后人整个憔悴了一大截,逢人便说那环境实在太苦了,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哪怕一天给1千元工资也不会再去了。
山料的未来

image

  对于玩玉人来说,山料不如籽料,好像早已成了一种玩玉态度,山料就是垃圾料的代名词,甚至有些玩玉人听到一块玉是山料做的,心里马上就会产生一种“这块玉很差”的观点。
  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并非所有的籽料都是好料子,也并非所有的山料都是差料子。更何况,我们看到的每一块山料,都是采玉人冒着千辛万苦和生命危险从大山里挖出来的,每一块都弥足珍贵。

image

  在和田玉行业,人们对于料子的喜好一直在变化。时间往前倒推30年,那时候的人们最喜欢的是光白籽,如果有皮色料,还会把皮色当成脏去掉;但再看看现在,最受欢迎的却是红皮白肉,光白籽反倒被“冷落”了许多。
  在好籽料越来越贵,且越来越难开采出的市场环境中,人们正处于无料可买的尴尬局面。而一些好的山料,这时候就可以缓解这些尴尬局面。只要料子够白、够润,够细,又为何要被“鄙视”呢?

image

  虽然说山料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像籽料那样的市场热度,但未来的和田玉市场,还是会有山料的一席之地的。毕竟,好的山料,相对于籽料来说,性价比更高。
  价格作为影响和田玉成交的一个重要因素,性价比高的好山料还是会有突围的机会的。

image

30年前,不玩玉的那批人,如今后悔了;20年前,看不上红皮白肉的那批人,如今后悔了;10年前,对有色和田玉冷眼相待的那批人,如今后悔了。

那么,五年后,十年后,那些如今瞧不上山料的人,会不会后悔呢?每一块都浸透着采玉人血汗的好山料,会不会让曾经瞧不起它的人高攀不起呢?

时光会给出答案~~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