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传家宝,总是带着浓浓的家族文化气息。
作为与家族命脉息息相关的物件,传家宝见证着整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它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家族文化与精神的高度浓缩。作为流传后世的信物,传家宝承担着向后人传递家族传奇、凝聚家族灵魂的重要使命。它要能经得住时间的冲刷而历久弥新。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传家宝呢?
从金银珠宝,到瓷器古董;从诗书字画,到民间工艺,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家宝的定义获得了无限的延展。
“传”是传承,是一代又一代的传递和延续。
就像人类的文明,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时代,几千年来愈发浓厚一样。传承是一种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挥发贬值,经过代代相传,反而历久弥新。
“家”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专属情感和独特气质。
作为家族情感的依托,传家宝是最能体现一个家族文化底蕴的。古时候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都有自己的涵养和门风。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精神的匮乏或许也称得上是是一种文化的缺失了吧。诗书继世,感诸书香,人应成为海德格尔笔下“诗意的栖居”;而不应沦为熊培云笔下“信息时代的弥散”。
传家宝的重点自然在“宝”。
“宝”是价值,是物质层面上的价格表现,也是在精神层面的高贵内涵。一件只有传承而没有价值的宝,就如同远古的岩石;一件只有价值而没有传承的宝,就好像馥郁香气,转瞬即逝。
而这世间,能够两面兼具的,大概就属和田玉了吧。
《后汉书·郑玄传》上说:“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玉中传承,家传玉传,传之于玉,传至于宝。”
历经千百年悠悠岁月的沉淀,和田玉散发着历史的光辉。它的独特美感,在于其本身的历史之美,并且这种美是没有时间与空间界限的。当然,相对大多数物什而言,和田玉的温润性灵品性,更是其他所不能媲美的。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千百年后,当生命一一消逝,和田玉依然充当着历史容器,静静诉说着荣辱兴衰,此乃无尽之处也。
形神兼备,这是和田玉独有的美感。
也因此,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和田玉作为传家宝的功能却从未改变过。
传家宝,传的是一个家族的气度,是一种民族的气节,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