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灵魂,但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埋没一些真正热爱艺术、执着艺术、奉献艺术的人,淹没一些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当代艺术作品。面对艺术界的沉痛和美丑颠倒,佳境天成文化发展公司认为这种现象没有理由再让其存在下去,文化公司有责任和义务把被埋没的艺术推广出来,让真正好的艺术破土而出,要与世人见面、分享、留芳青史,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文化财富的传承尽绵薄之力。

导读:在那个时代,他是陈丹青的学弟,他是刘晓东、喻红的学长,他曾经和徐冰住在同一个宿舍楼里。在这个时代,这些人早已在艺术界名声大噪的时候,他依然只是一位平凡而杰出的油画家,一生无妻无子,惟有进入油画创作,相亲相爱;他倾注心血,默默耕耘,画出了新疆人物的灵魂;他于名利之闹市而不见名利,衣遮体,食裹肚,足矣;他从没有卖过一幅作品,他信仰的是艺术精神,他完成了一个宿愿,却还在继续轮回,他就是晏明先生。

晏明和陈丹青在一起

佳境天成:请您介绍一下最初和艺术结缘的原因。

晏明:最初与艺术结缘,其实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父亲是一名解放军,他49年参加的革命,后来新疆和平解放的时候随王震大军359旅去了新疆,父亲是军队的文艺军官,在部队上搞文艺宣传。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父亲很喜欢画画,他年轻的时候搜集了很多国内外的画册,大部分都是大师的作品集,我小的时候就经常翻看这些大师的画册,自然就潜移默化的的受到了很多的影响。我从小也就很喜欢画画,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画画了,虽然自己没什么印象,但是父母对此都很在意,还为我把那个时候的小作品保留了起来。后来当我自己看见的时候我都很惊奇啊,自己居然还画过这样的画。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因为受到了父辈的影响吧。

佳境天成:正式走上艺术求学创作道路的经历。

晏明:有了前面的铺垫下,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画了。因为小时候都是看很多大师的画册,后来刚学画的时候主要是自己临摹一些名家的铅笔画,水彩画啊,数量很多很多。当时父亲还告诉我,如果你以后真的要做一名画家,文化知识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学画的同时,文化课也一直很努力,并没有因为学画的原因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

真正立志做一名画家是在我初二的时候,当时开始了很正规的绘画基本功训练,严格按照绘画的基础知识学画,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以静物,石膏像为主的素描写生。也应该就是从那时起,真正的踏上了这条艺术的求学道路。

佳境天成: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晏明:还是主要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要下乡体验生活,我记得1984年我去过一次新疆,去到新疆南疆英吉沙县一个很偏僻的乡村。新疆南部主要是维吾尔族人聚集区,在那当时就我一个汉人,最终在那里呆了3个月。他们的语言、风俗、饮食习惯和我们都不一样,而且环境也很艰苦,他们当地没有饮用水,就挖个大坑,把雨水存在坑里,作为饮用水,他们当地的老百姓都喝这种水。而且看起来很不干净的,里面还有很多小虫子啊,都能看到,作为我刚过去的城里人肯定很不习惯的。当时在那里呆了几天,也想过,还是算了吧,条件也不习惯,水土也不适应,语言也不通。但最后细细的想了一下,还是觉得不能离开啊,既然下来了,既然想要搞创作,你必须要深入到最底层,最基层,深入到民间当中,最好的作品和素材一定都是在民间,在基层当中,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我最终还是留下了。当时为了更好的和当地的人民群众进行交流,我也学了一些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也包括吃他们的饭,习惯了我也不觉得很艰苦、很无助、很孤独啊,反而觉得很充实,我当时每天都在画画,每天早上起来吃完饭,就背上画箱,然后走村、串户,觉得哪家好,我就跟他们沟通,然后进行写生,创作。晚上回去挂在墙上,当时没有电,就点了蜡烛在那里慢慢的欣赏,做些总结。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个阶段对我来说真的是很深刻很深刻的,而且意义非凡,对我以后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它会伴随我的一生。现在我还经常回想那个时候的状态,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也是自己认为最好最好的状态。当然呢,当时觉得感触并不是太深,但是多年后回想起来,还是感触挺深的,而且在那个时期我画了一大批作品和素材,我认为是最好的东西,也可以说是第一手资料,最原创的东西,其实很多是可以直接当做作品去展示的,都是绘画最基础最真实的一些东西。

佳境天成:在您的艺术道路上,其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晏明:春节期间,有一个将近30年没有见面的画友,联系到我,我当时很惊讶,因为这些年我几乎过着隐士般生活,和外界几乎就断了联系了,在后来和他的交流中,我向他大概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状态,“我现在归隐于京南一隅,潜心学问,不改初衷。继续追求着本真、本我。”我觉的我现在的状态和我当初立志时一样,没有任何变化。从大学毕业后的这三十年,我没有因为这些世俗、利益任何外界因素影响,虽然也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追求艺术这种初衷,并没有丝毫改变,我就是想做一些好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好的学问,真正的学问。

比如我的一些好友,当初画的都是相当好的,至少我觉得比我画的好,很有天赋的。可是后来一下就不作艺术了,换了工作了或者做生意了,都有的。但是我晏明一直没有改变,经历了这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还是那个初衷,没有变。虽然也有人质疑过,说我“你这也太虚伪了,你真的有那么爱吗?”即使是这样,我也没有丝毫的动摇过,我就是热爱这个事业,就是热爱艺术,就是想画画,想做好的艺术,好的学问。知道这很不容易,却是一条不归路。

佳境天成: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有什么人、事或者其他机缘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晏明:我从小看过很多很多的大师画册,其中包括西欧的、俄罗斯的,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学习前苏联俄罗斯的艺术风格比较多一点,当时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有个很著名的巡迥展览画派,比如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画家群体。他们的作品都是表现基层贫苦大众的主题绘画,代表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当时也叫批判现实主义画派,这个画派对我早期影响很大的。还有就是法国的印象主义运动,印象派的影响贯穿了我整个后期的创作过程,包括我现在的作品在用色、用笔等很多方面都是属于印象派的东西。

佳境天成:你的作品也属于印象派,但是和后印象派的塞尚、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存在哪些不同的差异呢?

晏明:相同点:西方19世纪之前,很多画家都只在室内来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然而印象派画家却不以为然,他们当中很多画家都是采用直接创作法(户外写生),直接面对自然,面对一片水,一片草,一座山直接进行创作,在他们眼里,大自然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画室,这里有他们需要的所有的创作素材、灵感。我很喜欢他们这种艺术创作的状态,这点和我们东方讲究的道法自然其实很像。

塞尚我们都清楚,现代绘画的鼻祖,他的画属于很理性的,色彩分析、结构主义都是由他开始的;梵高更多是他对艺术的这种热爱,他表达的很直接,真的是“追寻着阳光走啊”。梵高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完成的,典型的地中海城市,阳光明媚,灿烂,他的作品表达的就是这种很直观的感觉。他们和前辈们这些表达形式其实和我目前的作品风格有相同点的。

不同点:首先我是一个东方人,一个中国人,他们是欧洲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首先就要反思一下,我不能照搬他们,不能是他们的影子,我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的根在哪,我生活在哪。以前自己学习西画,对西方文化、历史关注很多,近些年来回归东方传统,学习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画论》、古代哲学等知识。我要画出我的感受,东方的感受,中国的感受。做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中国的元素加入到自己的创作里面,尤其是新疆系列这批画。他们(塞尚、梵高)的创作是一流的艺术作品,但是这些东西不完全属于我,不能代表我,表达我,所以,我要寻找自己的语言,一定要去探索,思考,我也想试着把中西不同的艺术风格融合做一些尝试,当然我也知道这个真的是不太容易,因此希望自己可以尽可能尝试一下,尽管可能不会成功,但是我也愿意尝试一下,尽量的通过作品向人们传达在我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艺术灵感。也可能不伦不类,但是这些都是我真实的想法,是属于我自己的艺术语言。我觉得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艺术家,应该去做这样的事——寻找自己。

佳境天成:对自己创作状态的评价?

晏明:我通过整理自己早期的作品,也算是对自己前半生艺术创作道路的一种回顾和总结吧。自己早年画了很多作品,已经封存了20-30年了,现在打开来整理一下,真的是一直在回忆,就好像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前半生。其实看一遍很快,但是对每一张作品都认真的回忆一下,那时,那刻,我也真的是在品自己的作品,读自己的作品,有时真的被自己感动了。这么多年,一张纸片都没有被自己抛弃过。好多当年的画友都不画画了,现在也根本没人再这么画画了。我的速写当年都是在论斤画,为了收集大量的素材、资料,每天要求自己画大量的速写。现在有些画家为图方便,下乡就是拍些照片,有的稿都懒得自己动手起,直接打印在油画布上就开始二次创作了。我积累的素材,真的每一张都是原创,都是自己那个那刻的真实感受。一个好的景物,首先要自己被深深的感动了,然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

有时我自己会被自己的行为所感动,相信我的作品一旦拿出来一定会有共鸣的。

佳境天成:什么时候自己会处在一个艺术灵感的最佳状态。

晏明:我觉得产生艺术灵感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大爱,一个是大恨,这两种情感一般会让人产生艺术灵感。

大爱:

比如毕加索的晚年,他找了一位年轻的妻子,在那个时期他进行了大量关于妻子的创作,他当时大量的艺术灵感都来源于大爱。

俄国的伟大诗人普希金因为爱情写下了大量美好的诗篇,最后也是因为爱情而死。

大恨:

比如梵高,是很典型的大恨,在面对重大的挫折,不被认可,被人误解等等。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大量的创作。

还有司马迁,在被冤枉入狱,遭受宫刑,写出《史记》,可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

如果说到我的话,我肯定属于越是在压力的情况下,动力越大,尤其在逆境的情况下,我要抗争,我要去争取,我不会轻易的被困难压倒。这可能跟我选择的生活状态有关,因为物质上好一点,可能人就犯懒了,所以我尽量保持这样一种轻松的半饱半饥的状态去画画。我属于这种压力下艺术创作会产生很多艺术灵感。以前自己也遇到过,没有钱吃饭了,真的是一分钱也没有了,却不知道明天吃什么,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度过来的,但是我却记得,当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怎么办,而是特别想画画,记录一下,我记得当时我是画了一张自画像。我觉得当时那个状态太美妙了,真的是物我两忘,画画的时候很狠,很放,真的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佳境天成:对自己艺术作品最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是什么?

晏明:就拿新疆系列这批作品说吧,基本上每张作品我都在认认真真的做,你想想,十多年的时间,我就做了这一件事情,这十几年我就是把这一个系列画完了,我确实是问心无愧,因为每张画我都是很花心思的,从构思,大量的草图,到起稿,在到上颜色,中间调整,这里每一张画我都至少调整了3-4遍,所以确实很用心的在做。我当初的决定就是这样的,花十多年的时间,潜下心来,把这一件事做完,我就是想画这个新疆系列,好好的研究一番,不带任何的功利色彩,我也从来没想过我的画画完了要怎么卖,迎合谁,只是想做些好的艺术,好的学问。从这种创作过程和创作状态上我觉得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如果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欠缺的,或许完美主义是每个从事艺术人都有的情结吧。不过也没关系,因为我还在努力学习,不断的超越自己。

佳境天成:您希望社会把自己理解成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

晏明:我希望社会可以把我理解成一个有学识的、有涵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其实我自己也是一直在这样实践着,我是这样认为,以前我的先生就是这样教导我的。比如说“学画先学做人,画品亦是人品。”所以,我一直都把画品看的很重要,画品和人品是相辅相成的。我觉得,一个人的人品很重要,先做一个好人,才能做一个好的艺术从业者。我个人特别崇尚咱们古代文人的那种涵养,那种君子的品质,因为我觉得,一种高尚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艺术创作,这是我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觉得这很重要。因为我把艺术创作作为一种长期的个人修行过程,我希望自己可以给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经验,或者说是留点痕迹,300年,500年以后还有人知道,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叫晏明的画家,而不是像昙花一样,当时红的发紫,不久后就消失了。所以说,如果社会要给我一个评价,我希望社会认为我是一个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品位的艺术家,我就很满足了。

佳境天成:谢谢。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