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厚老师,是中国著名的人物画家,自从1964年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在人物画的艺术实践上四十几年从未辍笔,王老师的画作令人赞叹,这些画作中的那些沉厚的笔墨实现着画家的执著,正是这样的执着使王老师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曾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过个人画展,学生也成为社会的精英人士。

九十年代,蒋宏利从艺术学院毕业,分配到天津特种工艺品厂,非常幸运的是当时厂长就是画家王金厚老师,后来成了蒋宏利艺术老师,从那时开始二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的相处二人如父子般亲密,正是王老师的面面相传,成就了今日玉雕大师蒋宏利。现如今,年逾花甲的王金厚老师颇为自己的高徒感到自豪。一有时间便不辞辛劳地飞来上海,在艺术为爱徙进行指导。

在蒋宏利潜移默化影响下,徒弟们经常手捧王金厚老师的画册进行分析、学习,早已仰慕,当得知王金厚老师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纷纷提出想得到王老师的指导,原本在蒋宏利这逗留两天后就起程前往江西应邀举办画展的,得知蒋宏利徒弟们对艺术如此追求的时候和徒弟们一再恳请下,欣然应允。

王老师讲绘画知识与玉雕的深刻联系,提出在绘画上应突出重点,徒弟们聚精会神聚精会神,吮吸着知识的琼浆甘霖,汲取另一种层次上的营养

而后拿出几件比较有特点的玉器作品现场点评

就玉器作品应发扬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一一与雕刻者沟通,师生们就艺术设计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给予了重要建议,徒弟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活泼。王金厚老师的知识渊博、妙语连珠,让学生们听的全神贯注,一双双清亮纯净的眼睛,涌动对王金厚老师无比的崇敬与感激。

深入车间在雕刻技法上给徒弟们指导,在空间之余还不忘为爱徒上课,即便现在的蒋宏利已是大师级人物

王金厚老师离开上海的时候大家都不舍,无奈的行程已经安排满满的,不能再抽出时间,临走时王金厚老师赠与津沽玉坊正、副厂长各一本他的画册,那是从天津带过来要送给江西南昌朋友的,王金厚老师对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们深深打动了我,希望你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要坚持还要耐的住寂莫!”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