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雕界,易少勇几乎属于传奇式的人物,
被誉为“文人牌第一人”,他的天蜀玉牌“书法造诣,堪称一绝”。
在玉牌方寸之间,用刻刀书写着对玉的痴迷。
易少勇
号天蜀
1975年就读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
1978年上海玉石雕刻厂炉瓶车间工作。
1994年从事玉牌研制,创《天蜀牌》至今。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上海玉石雕刻特级大师
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神工价值人物
印象中的易少勇大师,早生华发,岁月的积淀在他额头上刻下了沧桑;瘦长的脸,单眼皮眼睛里放射出充满灵气和智慧的光芒;朴实的着装,既外露着大师为人处世的随性,也散发着他对玉雕艺术的满腔执著和热忱。回首过往,大师深感“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谛。他说苦即为乐,苦尽才能甘来。
40载玉路 肩负使命
严格来讲,易少勇真正从事玉雕是从15岁开始的,至今已近40年。
1975年的春天,易少勇从小学毕业后被选入了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开始了边学文化和美术基础,边接触玉雕的初识生涯。1978年毕业后,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炉瓶车间,师从钟建琳专门从事器皿制作。三年的艺徒学习,在师傅的教导下循序渐进的由简单到复杂接触了各种器皿的制作工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在创作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玉的历史、地位、材料、工艺等,并逐渐喜爱上了这门传统的中国工艺。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和田玉被人们重新认识,它像历史上的每一次回归,正本、朔源、继承、发展,和田玉又回归了历史舞台,回到了本该属于它的文化地位。现在回想,当时玉雕厂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已经抵挡不住易少勇年轻的创作欲望。1994年带着对未来的畅想,他离开了整整工作20年的母厂,涉水扎进了市场的大海,从事中断已久的和田玉传统技艺,深入学习研习玉石雕刻。因为,当时的易少勇冥冥之中觉得作为琢玉者,自己有责任续写和田玉雕刻的文化历史。
易少勇说:“其实,当时的感觉还比较粗浅,和田玉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材料,中国的玉,中国人在玩,体现了中国人的人性。直到多年以后,渐渐明白了和田玉的历史、社会地位以及工艺价值,愈发感到从事玉雕行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自己应该承担起传承的责任,用生命走完这条艰苦的‘玉路’。”
聊起最让易少勇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是他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小孩子多喜欢“动手动脚”,东画画西写写,这种“闲不住”的现象,医学上可能称为“多动症”。易少勇的童年时代应该也是个“多动症”孩子。记得20世纪70年代有一部影片《向阳院的故事》,里面就有个好动的小孩跟着爷爷学刻小猴子。那时的易少勇非常好奇顽皮,看了电影的第二天就依样弄了把修脚刀,拿了块石膏刻了起来,粗看也像模像样。受到启智的他越发喜欢起来,更放不下手中的这把“修脚刀”,最后发展到在学校上课时摆弄,结果被老师发现,告知家长后被挨了一顿巴掌。不曾想,这件“坏事”却变成了好事,当小学毕业时,上海玉雕厂到当时卢湾区长乐路第三小学招生,老师们在他的评语上写道:这孩子调皮不捣蛋,动手不闯祸。就这样,易少勇被招收进了玉雕中学,从而走上了玉雕的道路。
天蜀玉牌 刀写玉道
在上海玉雕厂时,易少勇专攻炉瓶雕刻,15年期间运用各种材料(和田玉除外)制作过器皿,全面掌握了应用材料、规整制形和精细刻画的工艺。进入市场后,对玉雕史逐渐有了认识,在得知和田玉灿烂悠久的历史后,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为发扬华人文化的自觉性也渐渐产生。199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易少勇的雕刻作品被一家台商看中,并高价请他雕刻了一块白玉。自此,他悟出了自己的潜能,开始迷上了白玉雕刻,并且对玉牌制作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立志要在白玉牌上有所建树。
易少勇可说是专为器皿而生,对规矩的雕件有着自然的兴趣,尤其自幼喜欢绘画书法,自然就将绘画与玉石结合在一起了。记得当时在行内有一种说法:玉牌取料最不易,工艺最难做,佩戴最有档次,历史上最有地位,文气最十足……,凭借年轻敢想敢做的闯劲,他对玉牌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更为自己起号“天蜀”。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让祖籍四川的易少勇,更增添了一份乡情祖脉和毅力决心。所以,易少勇努力的汲取,各种生活中碰到的砚台、印纽、瓦当等,都成为他形制的参考;易少勇努力的化解,各式碑帖、篆刻、书法等,都成为他阴刻的榜样。至于作品在社会上能称几流,这不是他所关心的,他只是满怀责任地用心雕琢,作品自有公论。
易少勇的作品,无论从玉牌的形状构思,到画面的构图,再到雕工的细腻,都可以说是玉牌雕刻的上乘之品。玉牌的历史告诉我们,它的功能、形制、工艺都堪称把件(挂件)之“王者”。玉牌初成于文人诉求盛行的明朝,形成于社会繁荣的明末清初,是传统道德传播的代表,应该也是附庸风雅的代表,精神的表达和精湛的工艺使得它有别于之前所有的挂件。后来陆子冈将诗、书、画融于一体,用四种中国最具人文气息的元素表现于玉牌上,使其清新脱俗,让玉牌更加迷人。
对于玉牌作品的艺术风格,易少勇自有一番精辟的阐述:“固然已括之,吾辈继此承之。”在前人赋予玉牌如此时代文化内涵和绝技天工形式的同时,延续至今的传统玉牌形式已不能满足今者的审美需求。在继承合理的文化时代元素、保留其形式的同时,诗、书、印、画结合的一种多变牌形便符合了当今人们对玉牌的理解:牌形绝对规整,审美追求着简洁大气,手感更具舒适性;内容富于人文情怀,工艺上追求精工绝艺;视觉突显精准六面光泽。易少勇认为,一块称得上真正优秀的玉牌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视觉感好,触觉好,感觉好,风格好,展示出清、雅、秀的文人气息。
十年磨一剑。当易少勇把他的创作精品一次次输送到外界的时候,几乎所有上海的玉石商们都不约而同相中了他的作品,他的名气与日俱增。2004年,易少勇当仁不让地荣获了“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此外,在2004年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评比中,易少勇的作品大获金奖和银奖。
《三清一品玉牌》
左为正面,雕琢石竹、水仙;右为背面,雕刻诗词。
阴刻线条精炼,细腻清雅,荣获2004年“天工奖”金奖。
天工奖金奖作品《三清一品玉牌》,是在一块白玉上对清初著名书画家的石竹水仙诗话的再创作,正面是雕琢其画,背面则刀刻其诗。三株水仙前,一字排开,石竹在后,靠左顺势而上,呈现“L”行的构图,右方空间留白处,题上楷书“三清一品”,右下方则保留了淡黄皮色。在这件作品中,我们见识到了易少勇使用阴刻线条精练的程度:用变化多端的粗细线条相交使用,前方三株水仙花,则以极细而柔顺的线条刻画,就好像是用最细腻的淡墨,来表现冰肌玉骨、细劲挺秀的水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封面)
荣获2004年“天工奖”银奖
银奖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262字,与《三清一品玉牌》一样也是楷书字体,且雕有佛像与烟云轻舞的香炉。此作将玉雕工艺与打金工艺结合,再搭配宝石,尽显“玉画”形貌。国内有许多写得一手好字的书法家和巧夺天工的玉雕大师,但将书法与玉雕巧妙地融为一体,在玉石上雕刻书法的人才不多,在2004年天工奖的78件获奖作品中,唯有易少勇的佳作为玉雕书法。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位在玉牌上用真笔书法撰文的玉雕大师。
打开后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品运用玉雕、打金与镶嵌宝石等工艺,尽显玉雕与书法融为一体的精妙。
嗜玉如命 精品值得等待
易少勇嗜玉如命,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情感。因此他每年只做三四件玉牌,最多再做几枚灵秀的白玉小印,如此之少的产量,在当今玉雕界,显得极为另类。易少勇爱玩不爱财,所以自己的作品不愿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是无奈,易少勇在圈内名气实在太大,找上门来的藏家很多,见到易少勇手中的玉牌,就问卖不卖。易少勇当然不想卖,但是藏家就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加价,加到最后,易少勇都觉得不好意思不卖了,只得忍痛割爱。所以,易少勇作品的价格,都是收藏家们给他定的,不是他自己定的,这在中国玉雕界绝无仅有。
藏家为了能收藏到易少勇的一件作品,不惜等待数年。易少勇说:“如果想创制一块受人青睐、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我认为从第一步开始就应一丝不苟,从读玉、寻题、制形、选图、择字、施艺上竭尽全力。从专业角度来说,牌形的设计制作,极富挑战,尤其是小玉牌造型每块都有不同的变化,实在让人煞费苦心,要使之合理、美观,还要符合材料特性,更是熬尽脑汁。通常,历史上留存和当今市场上通行的玉牌都以方形为主,要改变玉牌形制那是件痛苦的选择和用心费时的过程,设计、推翻、再设计……然后制作,那种反复,那种痛苦,耗时自是不言而喻,费神更是不消说了。所以,当一件让人喜欢的玉牌作品呈现时,其背后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或许是行业特点,又或许是个人的要求,我的玉雕创作多为因料设计,因材施艺,在力求多变的外形中坚持着自己的特殊风格和艺术语言。具体在设计时,注重外形设计、画面设计、书法设计和印章设计,并以质量为前提,不计时间成本,用心创作。至于藏家对我作品的等待,我想应该是由自己作品的质量和藏家个人喜好决定的。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制玉者认真负责的态度而表现出来的作品质量和个人喜好被藏家所认可,他愿意为满足自己的愿望而等待作品完成。最主要的是,等待的过程也是制玉者全心负责任的体现。几十年的玉雕生涯,我不会把一件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交给藏家。所以,我会加倍努力创作,不辜负藏家的期望。”
《长宜相伴》玉牌,左为正面,右为背面。
玉石之路 只有更新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的年代,能看到、经手这么多优质的和田玉;我们又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有琢刻、创作这么好作品的机会。当今玉雕,是乾隆时期后的又一次时代高锋,从用料和工艺的角度上看,无不超越了前人,玉器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延续、发展,并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文化的需要,对玉器的理解和使用更是趋于多样化。可以说,当今这代制玉人,见证了玉器的复苏、回升和发展的过程,更参与了当代玉器的传承、变化和创新的阶段。
玉在中国人血脉里是圣品,你可以不懂玉,但一定不能不知玉的尊贵。它随着历史变迁而发展,几千年来已然成为了每个历史时期国人的“必需品”,其存在的必然性,是中华民族道德诉求、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所决定的,是不可能消失的。尤其在今天市场越来越成熟越理性的时候,好料加好工的玉雕必将被市场所追求,远远不能满足藏家的所需。
“现在的玉牌已经有别于历史上的每一次创新,而所谓的创新是作者个人能力的体现,或是突然厚积薄发的灵感乍现,不会特意为创新而制造创新。其实,我以为玉雕行业没有创新,只有更新,这种更新是在深入理解玉雕的基础上完成的。”易少勇如是说。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