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林光,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副会长,他的作品含蓄内敛,毫无炫技,鲜有繁缛的装饰。林光认为“简能胜繁”,他保留玉石的原貌,仅仅通过局部雕琢,以简约的形象表达思想,传递智慧。

作品《以和为贵》荣获2010年子冈杯银奖;《佛在心中》获2011年子冈杯银奖;《吟龙开泰》获2011年子冈杯金奖;《琼玉当属》获2012年子冈杯金奖;《沾花仕女》获2013年子冈杯最佳工艺奖;《灯韵房栊静》获2013年子冈杯金奖;《胥郛叠影》获2014年子冈杯金奖。

image

雅昌艺术网:林老师好。2015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雕精品博览会即将于9月19日开幕。你今年的参展作品是哪几件呢?

林光:今年的参展作品有两件,一件名为《摩诃·俱舍》,源于《摩诃婆罗多》以及《俱舍论》中的经典,摩诃是大智慧的意思,作品大面积留白,仅用浮雕显露出佛像的一个面,佛陀低眉垂目,作思索状,两篇枫叶悄然飘落;另一件名曰《龙音·云绕》取自易经,将两块和田籽料做了镂空处理,表现祥云和藏于云端的龙,龙的形象在作品中极为抽象、概念化。

image

龙音·云绕

雅昌艺术网:这两件作品延续了你一贯的简约风格,你很多的作品中只表现片段、局部、剪影,你为什么偏向于这种表现方式呢?

林光:我个人提倡“以简胜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简练不等于草率马虎,更不是粗糙,简约是对美的高度浓缩和凝练,非常考验玉雕师的思想高度和表现技巧。玉雕上的简约美和中国画的大写意异曲同工,以“无”胜“有”,不追求繁复、满工,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认为不必在玉雕上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通过雕琢一花一草,一只蝴蝶就足够了,毫末之中亦能洞见世间的真理,传递出情感的关照。

玉是需要观赏和把玩的,赏玩是内心感悟的过程,我们偶尔能在摩挲玉石中体会到一二,体会的内容亦无需说清楚,内心产生喜悦就足够了。假如玉的画面和意境被观众一眼看穿,作品便索然无味了。所以我的作品内敛深沉。

其次,玉石天生丽质,雕琢只是画龙点睛的过程。琢玉者的责任是去其杂质,对玉的美进行补充和修饰,而不能喧宾夺主,以繁密的工巧盖过玉石的自然美。就如同烹饪的目的是凸显食材的鲜美,而并非佐料的浓厚味道。同时,玉的玩赏性要求造型必须柔滑细腻,不能刺手,采取极简的雕琢手法更容易满足这种要求。

我想,前人所谓“大巧不工”就是这个意思吧。

image

《胥郛叠影》

雅昌艺术网:目前你的代表作是哪一件?它的创意从何而来?如何从工艺的细节上反映“以简胜繁”的理念?

林光:以2014年获子冈杯金奖的作品《胥郛叠影》为例,作品由两块摆件组成。“胥”指的是苏州的胥门,“郛”在《说文解字》中意为外城,古代指内围城郭之外的大城。

两块摆件其一即是胥门。相传胥门为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所建,后来吴王夫差信任奸臣,不听伍子胥的劝谏,逼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死后,他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示众,还吓退了进犯的越国军队,胥门因此得名。

时过境迁,胥门经历两千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无数兴亡更替,依旧屹立至今,供人们瞻仰,它是苏州的文化符号之一。我通过玉石来展现胥门,不仅表达城门本身,更想激发观众对历史的怀想。

在雕刻胥门时,我没有刻出清晰的、具象的城砖,而利用了玉石原有洒金皮表现了老城墙的斑驳感,星星点点的斑纹仿佛青苔,又好像岁月风化遗留的印迹。城门之上,一片银杏叶倏然飘落,更增添了作品的古意。看到这件作品,我们会联想到那扇饱经岁月的老城门,停下脚步驻足凝望,一定能想象出千年之前的金戈铁马。

雅昌艺术网:那么另外半件呢?为何表现的是苏州粉墙黛瓦?似乎与胥门并无关联?

林光:是这样的,胥门和民居的组合是一种物象叠影的概念。假如只有胥门,那么我们对苏州的印象是不完整的。苏州留给人们的记忆不只有古城,还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民间生活,充满生活气息。苏式的粉墙黛瓦也是一种象征,她代表了苏州人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胥门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代表春秋争霸的伟业,那么民居则安置了隐逸的清梦,代表文人恬淡闲适的诉求。一个是庙堂,一个是市井,两者组合折射出了苏州的文化。

另外,当我们不经意间去观察古城门时,会惊讶地发现城门之内即是人家。城墙就像一个断面,一个切片,一个剪影,而它的尽头是高耸的马头墙,它们的组合是那样的真实、自然,毫无冲突。

雅昌艺术网:这两块雕件的原材料也是从一块整料上切割下来的吗?

林光:是的。这两块雕件本是一体,浑然天成,恰恰也与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内涵一致。

image

灯韵房栊静

雅昌艺术网:这种以抽象的局部细节来传递思想的创作是从什么时期开始探索的呢?

林光:我的个人风格的探索过程也是自己的成长之路,早在1992年,我在浙江学习玉石雕刻技艺,1999年来到苏州,开始学习“精、细、雅、巧”的苏作玉雕,做过一系列的仿古件。近几年,我觉得作品在题材和艺术语言上差异性不明显,千篇一律,产生了审美疲劳。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体现苏作玉雕的细致,还能融入人文关怀,传达自己对哲学、对生命的感悟与理解。在雕刻技法上,我也尝试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形成独特的语言。例如2012年,我创作了一件作品,名为《起源》,开始探寻玉石之外的哲学思考。

image

起源

雅昌艺术网:请为我们介绍一下《起源》的创作思路和细节。

林光:这件作品的构图十分简单,左下角的图案采用了阴刻阳雕的技法,即将平面打磨凹进去,再在凹面上雕出立体的效果。画面呈现出一双纤细的手,捧着圆球。它抽象地表现了洪荒时期,女娲创造人类的场景。这双芊芊玉手可以理解为女娲的手,圆球代表混沌的宇宙、原始的世界、生命的起源等概念。

我保留了原有的洒金皮,只在顶部做了细微的线雕,描绘出仙气缭绕的意境。云气之上点缀有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堪称点睛之笔,使这个严肃的、充满神秘感的场景顷刻间富有了生命力,拉近了作品和人的距离。蝴蝶的展翅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雅昌艺术网:你想通过如此简洁的雕琢传达怎样的思考?

林光:我希望启迪人们思考一些列哲学问题,宇宙诞生之初到底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空间?万物生长的规律是谁订立的?从时空的起点到终点是怎样的一段旅程?还是自起点开始一切就已经是终点?

古人将创造世界的力量称之为“神”。我用虚化的表现手法对“神”的形象进行了一次拷问。创世神是拟人化的形象吗?我们说不清楚,神或许就是一只蝴蝶,一束微光……细细揣摩作品,我们能获得更多的启示。

image

金蟾连业

image

盛境

雅昌艺术网:感谢林老师接受此次专访。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