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玉雕文脉,世代匠心传承。当下,一批优秀的青年玉雕师,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精湛技艺,成为了镇平玉雕传承创新的中坚力量。

2024年 11 月,在镇平县玉管委的指导下,镇平县宝玉石协会重磅推出 “秀・镇平玉雕新生代作品展”,以专业、公正的原则,从参展作品的艺术水准与作者的综合素养等多维度深入考量,最终遴选出 30 位在创作艺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 “镇平玉雕新生代人物”。“匠心逐梦·星芒闪耀” 栏目将逐一揭开他们的故事,带您领略镇平玉雕新生代人物的风采,精彩不容错过!

于静默处听惊雷,就璞玉中琢禅心——记爱拼才会赢的陈济情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image      南方底色,竟是闯荡的抉择

初见陈济情,只见他身形清瘦,举止雅致,令人不禁联想起研究玉文化的泰斗江富建先生,二人气质如出一辙,皆有学者的沉静与文人的风骨。当他开口讲话,那浓郁的闽南腔调便如春潮涌动,将其福建人特质一览无遗地展现出来。

初识者,通常多会注意到他的南方人身份。福建,这片自古便有着“爱拼才会赢”精神的土地,赋予了其子民一种敢于闯荡、勇于开拓的基因。陈济情自己也坦言,当别人听说他是福建人时,往往会流露出些许惊奇,似乎福建人天生就注定要“往外走”,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间拼搏一番。这种地域文化塑造的性格特质,无疑构成了陈济情人生选择的底色,也为他日后北上中原,落脚镇平埋下了伏笔。

image

青花《高士图》

扎根镇平,眼界事业的腾飞

人生的转折点,往往悄然降临于不经意的刹那。2011 年,陈济情的人生轨迹迎来了一次关键的交汇,他有了一机会加入中国当代玉雕大师、著名艺术家邱启敬的工作室。这不仅是工作场所的变更,更是一次眼界与认知的巨大飞跃。

若说之前的石雕生涯是在"术"的层面辗转求索,那么踏入邱启敬的工作室,则让他开始触碰到"道"的玄妙境界。尤其在邱启敬全力准备《和光同尘:邱启敬个展》期间,他全程亲睹恩师如何将传统玉雕与当代艺术巧妙融合,如何在作品中注入思想与灵魂,又如何通过展览与更广袤的世界展开对话。于是,他立即决定加入了邱启敬的工作室。

在邱启敬的工作室的这段时光,催熟了陈济情,转动了他命运的齿轮。"因为平台不一样,人的体验和眼界完全不一样。"陈济情感慨道。正是在这里,他始得真正领悟玉石雕刻的深邃魅力,它不仅可以作为谋生的工具,更可化为表达自我、探索艺术的灵动载体。眼界的开阔,带来了认知的提升,也让他第一次如此坚定地将玉石雕刻视为自己毕生追寻的方向。

image

和田玉烟紫《涅槃》

追溯他选择镇平更为深层的原因,或许是来自于挚友王九山的引荐与影响,或许是镇平作为中华玉都的海纳百川。然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扎根于此的,是镇平这方土地所展现出的超乎想象的包容胸襟与温暖怀。"镇平特别有包容性,他不会因你是外来人而生疏冷落。相反,正因你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的朋友反而会倍加关照。"陈济情深情回忆道。

来自政府的扶持政策、行业协会的专业指导,乃至同行间的真诚相助,都让这位远离家乡的游子感受到了如沐春风的暖意。镇平县宝玉石协会的刘晓强和王林等,周围的梁峻滔和刘晓波等当地友人的热情帮助,更让他深切体会到,这里没有城墙般的隔阂与排斥,反而有一种被珍视的亲切感。"这份热情如熊熊火焰,更坚定了我留下的决心。纵使事业上偶有挫折,我也能咬牙克服,誓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从 2017 年孑然一身踏入镇平,到 2025 年将工作室发展至十五人规模的蓬勃景象,这八年光阴,见证了陈济情在这片热土上的深情"扎根"。2020 年,他曾经的师兄弟、如今的挚友兼得力伙伴魏新辉也来到镇平,两人携手创立并经营着玉雕工作室。师出同源的默契,加上多年友谊的沉淀,让他们的合作如玉石交辉,愈发紧密无间。他们不仅在镇平稳稳扎下了根,更在这片承载着无限可能的土地上,感受到了事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玉识工房,禅意表达的空灵

陈济情玉雕工作室名为【玉识工房】,“玉识”,或许可以理解为以玉为媒介,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这恰恰与他作品中流露出的气质相契合。他的作品,尤其注重“禅宗修行气质”。常常通过“抽象的人物”与“大开大合的山水”形成对比,在材质的天然之美与人为的雕琢意趣之间,在具象的景物与空灵的意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与张力,试图阐述“大音希声”的至臻境界。

观其作品,无论是山水摆件,还是人物小品,都流露出一股宁静、内敛的气息,仿佛能将观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 沉思的世界。这种风格,既体现了他精湛的雕刻技艺,也折射出他低调、谦和、颇具文人风骨的个性。他的作品屡获殊荣,如 2021 年《山人游寄》荣获上海神工玉石雕刻艺术展最佳工艺奖;2024 年作品《自在》荣获镇平玉雕杯山子类金奖皆是对其艺术水准的肯定。

image

青花《自在》

在镇平的八年,陈济情早已不再是一个“外来者”。他不仅在这里安家立业,更积极地融入当地的行业生态,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回馈。近两年,他和梁峻滔等人深度参与南阳玉雕节的活动。从 2023 年以协办单位身份参与南阳玉雕节,到 2024 年联合汪哲等人在展馆核心位置举办引人注目的特展。这些举动背后,是他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既然在这里生活和发展,自然也应该对当地有贡献,这是初衷。”陈济情的话语朴实而真诚。

谈及未来,已到不惑之年的陈济情显得务实而专注。他表示会以事业为重,继续深耕玉雕创作和工作室的发展。尽管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但在人生的大方向上,陈济情和伙伴老魏似乎并没有设定过于僵化和清晰的目标。“没想那么多,干一点算一点。”这并非缺乏规划,更像是一种历经沉浮后的从容与韧性。image

青玉《山人游寄》

后记

从东南沿海的福州,到中原腹地的镇平;从懵懂无知的学徒,到风格渐成的玉雕师;从孤身一人的闯荡,到携手伙伴共创事业。陈济情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在时代洪流中奋力拼搏的缩影,更是一个艺术家在不断学习、探索、反思中,逐渐认清自我、确立方向、最终找到心灵归宿与艺术坐标的历程。

他身上融合了福建人“爱拼敢做”的坚韧与闯劲,也沉淀了艺术家所需的内敛与静气。镇平的包容与活力,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丰饶的土壤;而他自身的勤奋、坚持与悟性,则让这颗来自南方的种子,在中原大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如今的陈济情,已然成为镇平玉雕界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位低调谦和的玉雕师,将在他的艺术道路上,继续“于静默处听惊雷”,创造出更多触动人心的作品。(文/张良杰) 

一方璞玉,镌刻匠心故事;一段传承,书写创业传奇。《镇平玉雕新生代人物专辑》,聚焦 30 位青年玉雕匠人的非凡历程,为您讲述他们在传承与创新之路上的坚守与突破,将他们对玉雕艺术的赤诚热爱、创业途中的酸甜苦辣,化作动人心弦的篇章,于玉雕节期间正式发行,敬请期待。

本文即节选自该专辑。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