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作为东亚地区最早进入早期国家形态的文明之一,其高度发达的玉文化成为中华礼制文明的先声。良渚社会形成了以琮、璧、钺和复杂头饰等为代表的成组玉礼器系统,开启了中华礼制文明的先河。良渚文化玉器不仅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更与宇宙观、社会秩序紧密相关。

一、礼制出现的指示器:豪华玉钺和豪华权杖

距今六七千年前,马家浜文化就开始出现石钺,并迅速在这一区域盛行,常州金坛三星村文化出现豪华安柄石钺,凌家滩文化和崧泽文化开始出现玉钺。玉钺和豪华权杖是良渚文化礼制出现的最直接物证。作为武器演变而来的玉钺,由于其材质珍贵且难以用于实战,逐渐转变为权威和统治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反山M12墓出土的大玉钺,通长近18厘米,两面雕琢神像与神鸟,直观展现了王权神授的理念。与此同时,豪华权杖往往与玉琮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仪式组合,进一步强化了良渚社会对神权和王权的认同。此外,瑶山M7的玉钺杖由玉钺本体、瑁、镦、小琮等组件组成,其复杂的结构设计表明了当时的礼制体系已经相当成熟。

image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钺和相关图画、原始文字

image

反山M12玉钺仗复原

二、天道曰圆:从环璧到玉璧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璧被视为沟通天地的神圣器物,其圆形象征着天道。环璧形玉器的起源可追溯至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但在良渚时期得到了体系化发展。良渚玉璧在形制上趋于统一,反山M20墓出土的186号玉璧,其外径与穿孔比达到3.6:1,被誉为“黄金比例”,显示出良渚工匠对比例美学和宇宙观的理解。考古发现表明,在高等级墓葬中,玉璧往往成组出现,并有序叠放,如江苏无锡邱承墩M5墓,9件玉璧呈纵向排列于墓主右侧,可能代表一种财富观念或身份象征。此外,环璧的形式还逐渐演化出带齿的“牙璧”,为后世商周时期的玉器形制奠定了基础。

image

反山M20:186玉璧

image

反山M20葬仪复原示意

三、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滥觞:良渚玉琮

玉琮是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宇宙观的象征。琮的外形由圆柱体和方形截面构成,四角雕琢神像,内部贯穿射孔,象征天地四方和人神沟通的通道,凌家滩刻纹玉版是良渚琮设计的先声。良渚琮的形制极为复杂,包括镯式圆琮、矮方琮、高体型多节琮等不同类型,功能各异。琮不仅出现在贵族墓葬中,还作为仪式器具,进一步强化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反山M12出土的“琮王”,高达50厘米,节面繁复,展现了良渚人对宇宙秩序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琮的形制影响深远,后来发展出商代的神树琮、周代的镇圭等礼器,成为中国古代礼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image

凌家滩87M4:30刻纹玉版和相关释读

image

良渚玉琮不同场合下的使用示意图

四、反映身份、等级和地位的复杂玉头饰、原始玉组佩等

良渚文化的社会等级严格体现在玉饰上。高等级墓葬出土的玉冠、玉璜、锥形器等头饰,不仅形式复杂,且雕琢有神像或抽象符号。例如,反山M16墓主的冠状器,透雕展现神像,与后世王冠的形式相呼应。男性墓主人多佩戴玉钺、豪华权杖,而女性显贵则以成组圆牌、璜等作为饰品,反映了良渚社会中基于性别的分工。此外,一些墓葬中还发现了臂钏、项饰和带钩,可能与礼仪服饰有关。

image

反山M23墓主头端部位玉器复原示意

五、其他器具的玉礼仪化

良渚文化的礼仪体系不仅体现在权力象征和身份标识的玉器上,还涉及许多日常器具的玉礼化。例如,良渚贵族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玉纺轮、玉刀柄、嵌玉漆器等。这些器具原本可能是木、陶、骨质的日常用品,但因玉材的贵重和象征意义,被专门制作成玉质版本。最具代表性的是反山M12出土的嵌玉圆形器,中心镶嵌大玉片,外围饰有光芒形玉粒,寓意太阳,可能与宗教祭祀活动相关。这种玉礼化现象,为后世青铜礼器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延续至周代的六器体系。

image

反山M12:68嵌玉髹漆圆形器

六、中国古代琢玉工艺的高峰:良渚

良渚文化的玉器工艺达到了史前琢玉技艺的巅峰。透闪石软玉成为主要材料,琢磨工艺高度成熟,如管钻、抛光、微雕等技法运用自如。一些玉器上甚至刻有极为精细的神像纹饰,展现了卓越的雕刻技艺。例如,反山M12的玉瑁,其上雕琢的螺旋形神鸟纹栩栩如生,显示出高度写实与象征化并存的艺术风格。此外,良渚工匠在器物打磨、抛光、透雕等方面的技艺,甚至影响了后来的青铜器装饰风格。

image

反山M12:98大琮节面兽面大眼的减地打洼

七、传承:良渚以后的龙山时代玉器

良渚文化衰落后,其玉器传统仍然影响深远。龙山文化时期,玉琮、玉钺等器型在山东、河南等地广泛传播,成为中原王权象征。商代的牙璧、凸领璧,以及三星堆文化的神树琮,均可见良渚玉器的形式与观念的延续。琮最终演变为周代的六器之一,成为中国礼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战国至汉代的玉组佩制度,也可追溯至良渚文化时期的复杂玉佩系统,显示了良渚文化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核心地位。

image

从良渚三叉形器飞翼神兽、石钺飞翼虎图画到龙山时代至夏王朝早期的虎和神祖组合图像

结语

良渚文化玉礼器在中国史前玉器中独树一帜,无论是辨玉识玉、雕琢工艺,还是成组配伍,都是史前玉文化发展的最高峰。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良渚文化大墓,集中体现了王者的高贵以及男女贵族的分工,这些贵族有序控制了社会政权组织,维系了社会的正常运行。良渚社会开创了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系统的礼制秩序和依此体现王权神授的统治理念,是中华玉礼制的先河,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

(本文节选自《礼制文明的发端:图说良渚玉器》)

image

《礼制文明的发端:图说良渚玉器》,方向明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