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最近听到有人评价和田玉行业的话,觉得非常惊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相信你听了也会感到很震惊。

因为有人说这个行业迟早要完蛋!

话题还要从老玩家老张去苏州游玩说起,老张喜欢玉,去了苏州,怎么能不去卖玉的地盘看看。他带着自己刚上大二的儿子小张一起去,20岁,正是目空一切的年纪。

image

逛了一上午,儿子小张就开始不耐烦了,并说了一句让老张非常震惊的话:玉雕这个行业迟早完蛋,一点创新都没有。

原来小张认为看了那么多家店,大家卖的东西都千篇一律,还是那些老掉牙的观音、如来、貔貅、龙龟、侍女等传统题材,即便是名家大师的作品,在他看来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image

小张的话虽然有点惊悚和夸大,但也确实代表了不少年轻人的观点。

玉雕行业是不是要完了?

image

在很多玩家看来,玉雕行业的困境是如今价格太贵了,看得上的好玉一般都买不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活跃性。

不过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这个行业目前最大的危险是守旧,也就是太传统了。

比如和田玉上的龙凤呈祥、福寿双全、弥勒、貔貅、龙龟这些传统题材无一不是寓意深远、富含哲理。这些图案不仅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image

然而,当这些经典元素被反复使用,甚至在某些作品中显得千篇一律时,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便悄然滋生。

就像一些年轻人说的,玉雕行业没有新题材,没有能反映时代气息的题材,现在的玉雕师太缺乏创新精神了。很多题材已经玩了上千年了,如今还在玩,太老土了。

image

在追求个性与差异的今天,如何让和田玉这一传统艺术焕发新生,跟上年轻人的喜好和审美,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行业如果不变,导致年轻人的关注度低,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年轻人才是这个行业的未来。

玉雕师到底能不能创新?

image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玉雕市场上传统题材的重复率高达87%,35岁以下消费者对传统造型的接受度不足 19%。这种文化基因的固化,源于行业对 "正宗" 的过度执着。

不过话说回来,连普通消费者都可以看出来玉雕行业过于传统、守旧,那些专业玉雕师会看不出来么?

image

他们当然能看出来,但创新二字听起来简单,写起来容易,但要做到实在太难了,尤其是在和田玉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领域。

说他们缺乏创新精神也是对他们的不公平,他们也觉得委屈。

一方面,任何创新都需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之上,否则便失去了其作为“和田玉”的精髓;

image

另一方面,现代审美趋势的快速变化,又要求作品必须融入新的设计理念与元素,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如何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又能巧妙融入现代审美,是摆在每一位和田玉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这些年很多玉雕师一直在尝试创新,并且雕出了不少能反映时代气息的题材,但这些新题材根本卖不动。

image

从玉雕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来说,没有什么题材是他们雕不出来的,也几乎不存在他们设计不出来的创新题材,关键是市场不认账啊。

再加上如今原石价格越来越贵,玉雕师也不敢随意创新,毕竟做出来的新题材万一卖不出去,就赔大了。

残酷的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创新意愿。

永不过时的玉雕

image

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和田玉题材?

其实玉雕师早已找到答案了,并且他们也正在努力实现,那就是和田玉珠宝化,首饰化、时尚化、摩登化。

不过这个市场份额目前依然无法和传统题材相提并论。

image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传统题材依然会占据市场主流,毕竟能流传千年的文化,想靠一代人就被彻底摒弃,那是不现实的。

而在繁多的传统题材中,有那么几种题材可能永远不会过时,即便是年轻人,也爱不释手。比如玉镯、比如玉牌。即便再过一千年,这两种题材也依然是最受欢迎的。毕竟这可是老祖宗严选。

image

你认为还有哪些传统题材永不过时,继续吃香?未来哪些题材会遇冷甚至被淘汰?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