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玉,可能很多玩家都知道菠菜绿,认为菠菜绿就是最贵的,但其实如今的碧玉,有一种碧玉已经有超过菠菜绿的趋势,它就是苹果绿。在碧玉当中,苹果绿是一种相对稀少的颜色,它甚至比传奇的七号坑碧玉还要少。
苹果绿碧玉《辟邪瑞兽雅玩》王朝杰 作 规格:4.4×6.8×2.7cm ,重量76.8g 图片来源:正道拍卖(授权使用)
瑞兽作为远古先民的保护神,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具有民族特征的图腾崇拜,也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此件作品以苹果绿碧玉圆雕而成,通体浓艳饱满,翠色欲滴,瑞兽静态刻画,身姿圆融饱满,雄壮健硕,四肢矫健有力,双翼舒展,瑞兽阔嘴隆鼻,双眼圆睁,不怒自威。作品立体传神,形韵俱佳,气宇不凡,瑞兽有守护之意,赋予作品以古朴意蕴和吉祥之意。 “辟邪”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的文献《急就篇》中。根据《急就篇》卷三的记载,“射鬾辟邪除群凶”,唐代颜师古注解为:“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此外,东汉时期的《汉书·西域传》中也提到了“辟邪”,描述了西域国家的神兽。
神兽辟邪常被描述为一种神兽,具有镇宅辟邪的灵性,能够招财纳福。其形象通常为似鹿而长尾,有两角,也被称为貔貅。
貔貅别称“辟邪、天禄、百解”,俗称“貔大虎”,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多为带翼的四足兽,与龙、凤、龟、麒麟并称为五大瑞兽。
貔貅形象的艺术作品上可追溯到汉代,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曾“教熊罴貔貅貙虎”参与统一战争,这是关于貔貅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 《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记载:貔貅的外貌形态像老虎,或者说像熊,毛色是灰白色的。貔貅身形如虎豹,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在古时是分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
作品所刻画的辟邪瑞兽,身姿矫健,威严中透着祥和。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邪恶,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力量的光芒。形象非怒非笑,却自有一股震慑百邪的气度,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正能量,随着它的轻盈步伐,周遭的空气都仿佛被净化了一般,留下一串串祥和的涟漪。
辟邪神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吉祥的象征,更是人们寻求心灵慰藉和庇护的寄托。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