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又作开阖,开即开放,各个物象没有汇合,是发散的;合是各个物象有交汇。山水中的开合由“起、承、转、合”四部分组成。开即起,承是接,转是在承之后作回转,合即是最后的收尾。开合像脉络一样贯穿画面全局,相互照应并呈现出抑扬顿挫、阴阳变换之感。

董其昌曾说过:“分合乃大宗纲也。”分合即“开合”,董其昌认为,开合是一幅中国画里的主要脉络,可见其重要地位。

这里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下什么是“开合”以及它在玉雕构图中的变化与作用。 

一、玉雕构图里的开合       

玉雕构图里的开合是沿袭中国画的开合而来。我们常说“大开大合”,一般指的整体构图中,开与合十分明显,给人一种大气、舒畅的感觉。       

大开大合的构图常见于山水画,例如下面两幅图。

image     ↑上图这幅山水图构图设计,右侧的的山呈大合之势,而左侧的山与下方的水则呈现出大开之势。

正由于这种大开大合的构图模式,让观者体会到了山水的雄壮与绵延,有荡气回肠之感。

image      ↑这幅山水构图图,山势向右上角、左侧呈“合”的趋势,而雾、水则分别向左及下方,呈“分”的趋势。

这样的构图,给人一种舒朗通畅的感觉,让人能充分感受山水的灵秀之气。      

开合不仅存在于作品构图的整体结构上,局部也有开合。      

董其昌说:(分合)有一幅之分,有一段之分。        

言下之意是,一幅中国画从整体上看,有分合的大趋势,而从局部上看,也有局部分合的结构关系。

image

↑这一幅山水图。在开合示意图中剪头方向可见,剪头向内相对为合,向外辐射为开,其整体与局部的开合处理很清晰。然而稍微遗憾一点点是气脉在蓝线剪头处通畅性差了一些,在这个部位山体开的再大一点会更好,压抑感也会得到彻底的缓解。      不仅如此,画中小到一个树杈、云彩,都是开合关系的具体呈现。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玉雕中开合无处不在。      

从上面的几幅图,我们也可以看出,开与合是成对出现的,没有开就没有合,没有合也不可能有开,它们相依相生,就像一呼一吸,是辨证的关系。 

二、玉雕作品开合的作用

1、阴阳调和       

与中国画一样,玉雕构图同样遵循阴阳调和、虚实结合的规律,开合就是阴阳、虚实变化和转换的具体形式之一。      

阴阳是中国古代先贤创立的哲学范畴。一种本源论(本体论),有先天阴阳与后天阴阳之分。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image

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亦确是如此。天之阳炁下降,地之阴炁上升,阴阳二炁交感,化生出万物,并形成雨雾、雷电、雨露、阳光、空气,相互交感,生命体方得以产生。所以,如果没有阴阳二炁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可见,阴阳交感又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感。       

“阴”在《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案:这是从天地这一宏观角度论阴阳。天地是古人类所知的最大的阴阳实体。从最大的阴阳实体论阴阳性质,有大阴阳囊括所有小阴阳的意思,也算高明之举。但说不清楚何以阴在阳前,固定地称“阴阳”,而非“阳阴”。难道是先有地后有天?这说不通。只有从天地的起源角度,才能说清楚何以阴在阳前。       

关于“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案:高者,天也;明者,日也。这还是从天地这一宏观角度论阴阳。       阳: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

关于“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案:这是从天地这一宏观角度论阴阳。天地是古人类所知的最大的阴阳实体。从最大的阴阳实体论阴阳性质,有大阴阳囊括所有小阴阳的意思。

阴:而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抑制的一方都属于阴例如下面这幅图。

image

就上图而言,这是一块天然的南红玛瑙切片,只有人物与右上的几只飞鸟是人工雕琢。人物与鸟是动的,自然属于阳;右侧天然的深色,可以理解我山脉有着自然的分合构成,山是静物为阴;水为阴,人物前方湖水为阴;水中凸起的山石为阴,而上面的生长的植物为阳;整个画面看起来阴阳调和、虚实相依,十分和谐。

从中国画的角度来看,中国画讲究浓淡、干湿、远近、疏密,动静、虚实等的变化搭配,这些都是阴阳思维的一种体现。又主张打破平衡,浓破淡,淡破浓等等,破就是需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不能阴阳各自分开。

image

上面这幅作品人物、树木与山体留白处(黄圈部位)皆为阳,而山体与房屋是静物为阴,做到了合理的阴阳调和。

2、气脉通畅

玉雕构图中的开合就如人的呼吸,如果开合失当,画的气脉就会不顺。

image

画中开合得度,自然流畅,让人看起来心旷神怡。一幅好的中国画,其气脉是自然舒畅的,只有开合得度,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才会变得顺坦自然。

image     ↑不得不说作品的俏色利用很得体,雕工一流,这幅和田玉籽料《富贵双鲤》是名师之作,局部分合得体更显鲤鱼的动感。但遗憾的是整体构图上分合处理不得体,气脉也不畅通,如果双鱼的头部以及双鱼与莲花的距离(图中蓝色圆区)能适当拉“开”一点,不但会更有层次感,也会是整个画面气脉通畅。更有动感。从原石俏色分布来看,这一点是很容易做到。

3、制造韵律      

中国画讲究“势”,也就是画面里呈现出来的运动“趋势”,这种趋势能够形成独特的韵律。玉雕作品同样如此。      

开合也是造势的一种方式,如下面这一作品:

image

上图是加龙先生的《君临天下》,作品通过留白与开合配合,形成了一种“S”型的运动趋势,制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律与气势,让人回味。

三、玉雕作品的开合形式      

玉雕构图常见的开合形式有左右开合、上下开合、前后开合三大种。这里我们用实物解读一下玉雕里的开合形式。

我们从下面这几幅加龙大师的作品看一下玉雕里的开合构图手法。

image

↑上图是玉雕大师加龙的《有佛则灵》,画中采用的是右开左合的方式,将焦点集中到了左边佛塔的上,下方膜拜者拾阶而上,一幅“神龙飞禅雨,松风舞浮屠,山灵因有佛,一步一菩提”的顽强画面。

image    ↑加龙作品《江山无限》图

江山无限图也是左合右开的构图形式,这种开合处理,让画面气韵贯通,更加彰显了江山的辽阔与宏伟。两只逆向行驶的小帆起到了回转的作用,其比例关系也加强了山体的雄壮。

image

↑加龙作品《载酒泛舟》       

上图尽管右边是大面积留白,但展示的是一座山体,为“合”,这是一幅右合左开的作品,扁舟观山,更显山之伟岸。

image

↑加龙作品《策杖徐行》

上图画面采用的是上开下合模式,彰显了山川的辽阔。

image

↑加龙作品《三顾茅庐》

这种上开下合的构图,让山野更显空旷凄凉,彰显卧龙藏虎之地,让刘备求贤若渴的景面再现。

image

↑加龙作品《渔事丰歌趁暮归》

这是一幅对角开合的构图,右下为合,左上为开,山里的屋舍让我们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image

↑《举头邀明月》

上图上开下合的构图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天空明月的壮观画面。

以上这些都是左右、上下开合形式,在玉雕中较为常见,而另外一种由近现代国画中较为常见开合形式在玉雕中也被采用,那就是前后开合。前后开合最常见于人物构图。

image

↑《烟雨观山》

这种前后开合的构图方式层次感更强,更能体现景深,场景更显大气磅礴。

image    ↑陈贺群作品

上图作品坐观音前没有任何遮挡,视野辽阔,这其实也是一种前开后合的典型表现手法。

以上我们所谈的开合,是针对画面整体结构而言。在同一幅画中,往往几种开合方式同时存在。尤其在玉雕中留白的使用,更让开合方式多变。

image

↑加龙作品《雪兆丰年》

几处留白形成了几组开合关系。画面充实而不空洞。

image

↑加龙作品《龙德大隐》

大面积留白的开合处理让整个画面气势磅礴。

image

↑《大收获》

较多的开合与留白处理,彰显的不是山川的雄伟,而是山水的秀丽,就像自然界中的原生山水构图一样,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恒山之奇崛、嵩山之萃秀…百态千姿,各怀绝景。

玉雕的开合形式不但可以根据原石的特点留白开合,也可以结合作者的思想随机变化。

 四、玉雕作品开合有主次之分      

在一件玉雕作品的构图中,开合并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有主次之分。      

有的作品“开”为主,“合”为辅,例如下面这件《踏歌图》。

image

↑加龙作品《踏歌图》就是以分为主的一件作品,让悠扬欢快的歌声远扬,优美婀娜的舞姿尽显。

imageimage    ↑《踏歌图》宋 马远 绢本淡设色 纵191.8厘米 横11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踏歌图》表现了劳动的场面,对劳动者的美进行了讴歌和赞美,这在文人画中几乎看不到。此画主体内容是田埂上一群老少农民作欢笑踏歌状,用笔自然舒展,与画面气氛搭配一致。远处,高峰对立,宫殿隐现。从对自然物的处理方法看,是典型的马派“一角山”的特点。上图是当代画家叶浅予的《舞蹈》,画中以开为主,合为辅,以开的形式展现了舞者各自优美的舞姿,又以合的形式体现了他们之间的互动。      

有的画以“合”为主,“开”为辅,例如下面这幅画。

image

↑《峰岚叠翠》

上图是加龙先生的《峰岚叠翠》,画面以合为主、开为辅,展现了山的雄壮和厚重。其实在这件作品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开合的相对性:从宏观上来说,黄线之下均为合,但从层面的角度来说,紫色部位也是开。 五、玉雕构图开合的呼应       

玉雕中开与合是相依相生的,开合之间相互配合,否则画面就会少了很多生趣。因此,画中开合的呼应就必不可少。

在构图复杂的画面中,开合的呼应就如同呼吸般自然。但在构图简单的画中,开合的呼应就更考究作者的心思。

image

↑加龙作品《苍山樵歌》,构图中开合有呼应,景物之间也有呼应,使画面构图达到均衡、和谐、含蓄的艺术效果。

其实,很多作品的构图,在做好景物呼应的同时,大都会自然或不自然的处理好开合的呼应。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