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备受关注的“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已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启幕,本次展览是“展品类别多样,展出规模庞大展示内容稀缺”的年度敦煌艺术代表性大展,包括6座莫高窟经典洞窟复制窟,6件在上海首次展出展品,6件价值珍贵的“藏经洞遗书”原件及其复制品,168件/套展品,195文物都已亮相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千年遗珍,文化瑰宝,跨越千里,同频共振。在从事海派玉雕非遗技艺工作多年的上海工艺美术师陈翰看来,敦煌对玉雕创作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其艺术融合了中原与西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对海派玉雕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青年工艺美术师陈翰2014年起在上海工艺美院学习玉雕技艺与国画创作,18年又进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习。在近十年的学习与创作设计过程中,接触了大量与敦煌艺术相关的作品创作,他表示:“在题材与素材的丰富性上,敦煌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佛教人物等题材,这些为海派玉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玉雕师可以借鉴敦煌艺术的题材,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为国家级非遗技艺海派玉雕,创始于清道光年间,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与北派、扬派、南派并称为中国玉雕四大流派。海派玉雕在继承中国古代玉器制作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其作品不仅注重材料的质地和色彩,更在设计和雕刻上追求精细和完美,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创造,这与敦煌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是不谋而合的。
上海工艺美术师陈翰最近完成的和田籽玉俏色巧雕作品《丝路佛影》,就在创作中融合敦煌壁画中的丝路元素。“敦煌壁画,其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在学习敦煌壁画的构图技巧、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玉雕创作中,比如运用俏色巧雕的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数千年来,无数人曾跋涉千里,只为一睹敦煌莫高窟千年佛像唇边微笑,感悟千年沧桑,体会人间至情。
在海派玉雕创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借鉴敦煌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和创作理念,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玉雕作品。
虽然敦煌文化和海派玉雕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敦煌文化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展现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而海派玉雕则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这两种文化现象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