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扣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饰品,也是玉雕中常见的题材,无论男女老少皆宜佩戴,寓意平安、幸福、圆满。虽然是常见的题材,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由来,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平安扣的原形是古代玉璧,在远古时期玉璧是祭祀用的重要礼器。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玉璧是“天圆”的象征,玉琮是“地方”的象征。可见六器被古人视为礼器。

image

      玉璧是六器中出现较早,使用时间较长的礼玉之一。《说文解字》中解释璧:“瑞玉,圆器也。”玉璧作为礼器的主要功能是祭天,是重器。其外形为圆形,中间的孔也是圆形,外圆表示辽阔的天地,内圆表示宁静淡远的胸怀。它圆融变通,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自远古出现玉璧以来,玉璧的制作长盛不衰,纹饰从素面无纹到各种线雕、浮雕、镂空雕等均有,造型优美,纹饰丰富。

       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玉璧当属和氏璧。相传秦灭六国后,和氏璧落在了秦始皇手里,他命人将玉璧制成“传国玉玺”,上面雕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然而由于历史的动荡和变迁,和氏璧早已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是何模样,今人已无法得知。

        有人认为现在的平安扣是以和氏璧为代表的古代玉璧的传承与发扬。其实,中国古代玉璧要早于和氏璧数千年,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是和氏璧还是平安扣,都是古代玉璧的传承与发扬。

        还有人认为平安扣的造型设计理念来源于铜钱,这个说法显然也站不住脚。外圆内方的铜钱是秦国后期才出现的货币,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后才在全国通用,而玉璧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尽管古人把钱币当作吉祥护身之物,但古钱为方孔,而平安扣为圆孔。

image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礼器的玉璧逐步生活化,缩小版的玉璧成为了人们随身佩戴的饰品,被称为“怀古”,同样也带有向天祈福的含义。以玉璧为佩饰最早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的贵族佩玉成风。怀古取古代玉壁造型,佩于怀中,寓意圆圆满满,也象征平安,故因此得名。关于怀古保平安有个小故事。春秋时期,管仲曾经帮助公子纠和公子白争夺王位,管仲一箭射中公子白的前胸,公子白倒地却并未受伤,只因公子白胸前挂着一块玉璧,正好挡住了箭头。公子白假装死去,躲过一劫。后来他终于夺得王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在古人看来,玉器是能保佑人平安顺遂的物件,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甚至在死去之后,也会在墓里陪葬大量玉器,让之继续庇佑亡者。

        东汉开始,佛教传入我国,很多人都认为僧人们的袈裟扣和怀古有异曲同工之妙,内外皆圆象征着圆融的本心,颇具禅意,也代表着修行和智慧,因此民间有“罗汉眼”的说法。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玉璧渐渐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用途和形制的环形饰品,雕花、素面均有,但基本都是作为胸前或腰间的挂饰出现。作为翡翠文化的发源地,腾冲的耳片与怀古的造型设计颇为相似。

image
        以绮罗玉做成的翡翠耳片具有一定代表性,造型为薄款的怀古,厚度只有一毫米左右,用金银穿挂佩戴于耳垂之上,据说当时的年轻妇女都以拥有一对绮罗玉耳片为荣,戴上能将耳根映绿,略施妆容之后,光彩照人,妖娆妩媚。
image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河南玉雕师选用独山玉、岫玉等材料的边角料制作出类似怀古形状的小挂件。因当时卖玉者大多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并不知道这种小挂件在古代叫怀古,反而觉得这种小挂件很像纽扣。中国民间历来有戴玉保平安的习俗,于是他们就把这种小挂件取名叫做“平安扣”,逐步推向市场。

       “平安”两字寓意明确,通俗易懂,表达了人们朴素美好的愿望。这种愿景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展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作为我国传统避邪保平安的佩饰,平安扣雕刻工艺简洁,没有过多繁杂的雕刻,却展现了纯朴厚重的美,也体现了原石的自然之美,加上“扣心怀古,平安是福”的美好寓意,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枚同心圆的平安扣,大圆包含着小圆,整体造型圆润光滑,象征着和谐统一、平安幸福和家庭美满。在它微小的空间里,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大道理,当你的心与天地一致,便有了包容之心。

                                                                                                (来源:腾冲翡翠博物馆)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