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石钟灵毓秀、品相温润、质地坚韧、色泽纯净,凝聚了天地精华,与中国人的精神追求颇为契合。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玉器”展于今年8月重装亮相,对2011年旧版展览内容做了全方位的调整和提升。展览展出上自远古、下至晚清的480件古玉文物,从红山文化的玦形龙、肖家屋脊文化的凤形佩,到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再到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组佩、云南石寨山出土的珠襦玉柙、明清宫廷陈设玉器……一件件玉器默默讲述着中国古代温润的玉文化。
观展·亮点
一级文物多达80余件
“中华第一凤”开凤纹先河
玉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宗,馆藏各类古代玉器近9万件,序列完整,品质上乘。既有新石器时代不同区域文化的特色玉器,也有王朝时期不同用途的代表器类,而唐、宋、辽、金中古时代的收藏世存稀少,尤为珍贵。
进入玉器展的展柜,“门槛”尤其高。本次展出的文物从此前的288件升级为480件,器类丰富,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展品数量之多,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国内同类展览中实属罕见。
展厅中,一批“身份显赫”的古玉器在柔和灯光的映衬下泛着光润。其中,一枚距今4200年至3800年的凤形佩,姿态生动,造型优美,只有成人手掌大小。展柜里,只有它的展托上,用黑粗线勾勒出佩上纹饰——凤头有冠,肩连双翼,尾部修长、尾翎轻卷。凤尾中部琢一圆孔,单面钻,孔内填实。凤鸟首尾相衔,生动雅致。
专家说,这件文物于1955年出土自湖北天门罗家柏岭,代表了肖家屋脊文化玉雕的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华第一凤”。从考古材料得知,这枚凤形佩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凤形象,开凤纹之先河。
凤为瑞兽,自古便有记载。《说文解字》中对凤的描述为:“鳳,神鳥也。”它是一种集合所有鸟兽优点、被古人寄予极高期望的吉祥之鸟。因此,凤纹常常出现在玉器上。展览中还展示了商代晚期妇好墓中的玉凤展板,在造型、风格、纹饰的雕刻手法上都与“中华第一凤”极为接近,因此专家推测它们应该是同时代的玉制精品。
展览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元代的鹭鸶荷花帽顶,寓意“一路连科”“一路清廉”;明代蜜蜡群猴摘桃坠,具有官运亨通、长命百岁的寓意;清代的松鼠葡萄佩,寓意富贵长寿……这也回答了“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玉”的问题——很多玉器都带有吉祥祈福的寓意。
从礼神法器到俗世珍宝
探寻中国玉文化发展脉络
展厅里,脱颖而出的480余件玉器出场顺序也经过精心编排——展览按“玉出东方”“玉礼堂皇”“吉玉琳琅”“琼华满堂”“镂冰雕琼”5个单元,精心选取不同年代的玉器。从饰品到神器、礼器,再回归世俗,由帝王贵族专享到普及民间的发展轨迹,玉器逐渐褪去神圣的光晕和礼法的约束,而成为人间俗世的珍宝。
西周时期,以宗法制和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法制度确立。展览中,这一时期的玉器多以璧、琮、圭、璋、璜、琥6种礼仪用玉为主,它们也是主人身份的象征。什么等级使用什么玉器,都有讲究。
仔细观察,展览中的谷纹璧和凤纹蒲璧上有星星点点的格子纹饰。《周礼·典瑞》中记载:“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子和男是当时的爵位名称,这些贵族在重要场合会手持谷纹璧、蒲纹璧作为信物。谷物是用以生存的粮食,将谷纹与玉璧相结合,体现了当时社会重农桑的观念,也是对万物复苏和丰收的盼望;蒲纹是六角形的格子纹,像编制的蒲席,是古人席地而坐的工具,蒲纹的琢刻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安居乐业的向往和祈求。
此外,展览中一套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玛瑙玉组佩,同样是周礼制度的物化表现——佩饰的材质、架构、长短是区别身份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专家介绍,地位越高的人组佩的长度越长,结构越复杂。此外,组佩系在身上,行路时环佩叮当,还有节步作用,用以彰显主人的从容气质和优雅风度。
隋唐以后,传统的礼仪制度发生了改变,玉器的礼仪特征逐渐淡化。受道家影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玉养人、人养玉的观念,所以玉器常被制成衣冠首饰和佩饰。展览中亮相的隋代玉钗、宋代莲瓣形冠、明代亭阁凤舟人物簪饰等,表明玉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俗世珍宝用于寻常生活。
玉雕艺术浑然天成
意匠巧作不用上色即是“画”
漫步展厅,此前参观过国博“老版”玉器展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新展线里还增加了很多文物背景参考图、重点文物线描图、多媒体等辅助展示,配合窗棂、竹影、水波等元素的运用,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物内涵,展厅也显得颇为灵动。
展览尾声的“镂冰雕琼”部分,还专门展出了20余件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的矿石标本,从材料和工艺角度介绍宝玉石知识及制玉技术发展。
玉器传统上以质地纯净、色泽温润、造型生动、雕琢精细为审美标准,但随着人们对玉石的认识逐渐深入,以及历代琢玉工具和技术的研发,玉工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雕刻出特定的器型,在追求精湛工艺和细腻美感的同时,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也被巧妙地应用于设计和雕琢中,创造出浑然天成的玉雕艺术。
辽宋以来,巧作工艺开始流行。明清以后,金属镶玉、描金和硬木嵌玉工艺从宫廷发展到了民间。展览中的一件明代的铜嵌玉松鹿带銙,就展现了不用上色即是“画”的意匠巧作。这件玉雕雕刻了百花丛中的两只梅花鹿,巧妙的是,两只梅花鹿分别呈现出红色和白色的样子。这是玉工雕琢时利用玉石的天然沁色,使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巧妙结合,从而产生别致的艺术效果。
此外,还有绚丽多彩的清代“福禄寿”百宝嵌饰,以金、银和各色宝石、珊瑚、蜜蜡、角牙、螺钿、沉香等材料,制成山水、楼台、花卉、鸟兽等形象,再镶嵌在漆木器之上,色彩艳丽,精美绝伦。
观展·解码
玉器头上戴有何寓意?
神玉时代结束之后,玉器逐渐显现出吉祥、祈福、辟邪等福佑功能,常被制成衣冠首饰。例如,出现于五代的玉质发冠,是罩在男子发簪上的装饰,因其高、宽都较其他冠形略低略小,故又被称为“小冠”或“矮冠”。展览中就有一件莲瓣形冠,莲花瓣纹饰是古代传统的艺术题材,荷莲出淤泥而不染,品行高洁,寓意君子之性,因此多受士人阶层的喜爱。在宋代绘画中也常能见到头戴玉冠的士人形象。
而明代的已婚女子在正式场合则通常会将发髻梳到头顶,再戴一个由金银丝或马鬃、头发等编成的发罩,称为“䯼髻”。䯼髻在外面罩一层皂纱,再插戴各式发簪来固定䯼髻。展览中的一件亭阁凤舟人物簪饰雕制精美,就是插在䯼髻正中发簪上的嵌饰。
玉制品走入民间用在哪?
明清以后,市民商业阶层形成并发展起来,玉器在民间逐渐流行开来,并常用于文房用具。展览中的一件清代“三星”笔筒,外壁采用高浮雕技法多层雕刻,主体纹饰为“福、禄、寿”三星,辅之以童子、山石、松树、亭台、石桥、祥云、溪水和瀑布等景物。雕刻技法高超,人物、动物生动形象,显示出清代高超的琢玉工艺。
还有一件葫芦形水丞,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外壁透雕、高浮雕葫芦枝蔓纹和蝙蝠纹。葫芦因果实众多、枝蔓缠绕绵长,寓意子孙昌盛,世代兴旺。
古代文人还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玉器也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9展厅
预约方式:至多提前7日在“国家博物馆”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及官方应用程序预约。参观当日,凭本人预约证件原件和预约成功信息,严格按预约时段从北门西侧入馆参观。
开放时间:每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16:30清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期:常设展
来源:北京晚报·京城探展 记者 何蕊 邓伟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