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乡”展新颜  雕出“富民花”

河南镇平玉雕大师名作亮相2023CACE

5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23CACE,以下简称“博览会”)将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本届博览会将着力构建工艺美术互学互鉴、共荣共进的建功立业大舞台;构建大师工匠兴业、工美文化强国的奋勇争先大平台;构建中国工艺美术声播神州、名扬世界的高光亮丽大展台。

在本届博览会上,镇平玉雕展团将在近百平方米的展区内,展示160件玉雕作品。观众走进展区可以欣赏到镇平玉雕独特的艺术魅力,直观了解到当地玉雕产业的发展成果,共同欣赏淳朴善良的豫南匠人用灵巧的双手,雕出的富民强国的“希望之花”。

image

参展作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作者:李炎

河南镇平因玉而兴,因玉而名,是著名的“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县的玉文化产业历史悠久,积淀丰厚。据考证,镇平玉雕加工始于夏商,兴于汉唐,精于明清,盛于当今,距今已经有5千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镇平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玉产业作为强县富民产业去抓,实施“玉+”战略,发展新型业态,打造特色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大力推进产业、文化、旅游“三融合”,丰富文旅产业内涵,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推动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实现年产值260亿元,年销售额300亿元,年均创增加值30亿元。先后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河南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等称号,镇平玉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image

参展作品《水墨兰馨》 

作者:刘晓强 刘晓波 秦黎鹏

总体上看,镇平玉文化产业可以用五个“最”来概括:

一是历史最“久”。河南南阳黄山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文物局研究项目“考古中国”的重大考古成果,是一处集玉石器加工、交流的大型聚落遗址,“前坊后居”的制玉作坊,保存完整了能够充分体现制玉流程的玉石半成品、丰富的玉石器及加工工具等,被专家确认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石器制作大型聚落,将南阳制玉年代追溯到7000年以前,使南阳成为和北方“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并列的三大玉文化发祥地之一。镇平玉文化是南阳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雕加工始于夏商、兴于汉唐、精于明清、盛于当今。1975年3月在镇平安国城遗址“龙山文化”层出土的2枚“圭形带穿玉铲”,经专家鉴定属夏王朝作品。当地玉雕产业历经唐、宋、元、明、清,逐步壮大,渐成气候。清末民初,一代玉雕大师仵永甲的作品曾被选为皇室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大力兴办玉器厂,为镇平玉雕产业规模扩张、专业人才储备、技术经验积累,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

参展作品《国风汉韵》 

作者:李炎

二是种类最“全”。国内的和田玉、独山玉、岫玉、昆仑玉、蓝田玉,国外的缅甸翡翠、巴西玛瑙、俄罗斯白玉、阿富汗白玉等100多个世界上已知的玉种在镇平均有加工销售,产品涵盖摆件类、饰品类和保健类3大系列10大品类5千多个品种,体裁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历史典故、现实写意等十多类。

image

参展作品《前程似锦》

作者:吴磊

三是规模最“大”。镇平玉雕加工遍布全县1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其中玉雕专业村50个,玉雕专业户近1.5万户,拥有大型玉雕专业市场10个,各类玉雕精品门店、摊位3万多个,县内外从业人员达35万人。其中,玉雕加工群体占全国加工群体的70%,当前镇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image

参展作品《红粉佳人》

作者:吴磊

四是人才最“多”。全县共有20所初级培训班和南阳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职业学校)1所,正在规划建设南阳理工学院珠宝产业学院,并常年和天津美院、西安美院等高等院校开办玉雕高级研修班,培养高端玉雕人才。目前,镇平县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师”2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国家级玉石雕刻大师30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88人,省级玉石雕刻大师569人,各类技工技师1万多人。

image

参展作品《云想衣裳花想容》

作者:刘晓波 陈安定

五是要素最“齐”。从原料采购到设计创意、生产加工、文化研究,从人才培养到品牌创建、质量检测、宣传推广,从市场营销到电商服务、现代金融、包装物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规划建设的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国际玉城、天下玉源、玉文化博物馆、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玉石智谷”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等项目,为拉长产业链条、健全产业竞争力核心要素、推动玉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玉文化产业链也被列入南阳市20个产业链之一。

image

参展作品《甜情蜜意》

作者:张克钊

image

参展作品《祈福》

作者:许景阳

image

参展作品《万法归宗·臻缘》

作者:贾正贤

据介绍,近年来,镇平玉雕产业不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玉雕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积极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注册成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1家,开展玉雕技工等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并借助玉雕节、“玉华奖”评选等活动,鼓励玉雕大师和玉雕新星积极参展参评,激发创作灵感。同时,积极引进外来优秀行业人才,对来镇平创业、就业的玉雕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链各环节需求的高级人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一定支持,为外来人才营造安心舒适的工作环境。

未来,镇平县将持续围绕建设“国际智慧玉都”的发展定位,按照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理念,深入实施“玉+”战略,紧紧抓住企业、企业家、大师、技师、商家、商户等市场主体,充分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生产力,以构建现代玉产业体系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队伍为主体,以智能制造为推力,以新型营销为手段,搞好战略规划,做强市场主体,推进玉产品品牌化、大师化、珠宝化、艺术化,玉产业文旅化、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打造以大品牌、大集群、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高地,持续保持中国第一、世界唯一的优势地位,让传承7千年的镇平玉雕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 | 本报记者 贾淘文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