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内心的追求,保持无成见的赤子之心,广纳世间的动人之物。”

——赵显志

赵显志,1970年生于河南,1992年毕业于当地工艺美术学校。次年便只身来到苏州学习玉石雕刻技艺,自此治玉于苏郡,逾三十载。

玉,凝聚山水之秀,萃取日月之灵,造化天成,具有独属自身的特质与气息。玉雕师存在的意义,是最大限度地凸显玉石之美。

赵老师说:“做玉雕,应该符合玉的天然特点。在下手之前,应该仔细观察玉石的形状、皮色、质地,然后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构思设计。”

在琢玉前,尤其对于有皮色的玉料,先仔细审读,对玉料解读透彻之后,再构思设计,俏色巧雕,依形施艺,善加运用,凸显玉料的特点,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玉雕师的责任,还在于通过发现与创造,使每一块玉石能从静穆之美走向动态之美。优异的和田玉艺术品是具灵性和气质的,可以和玩家、藏家进行心灵上的互动,给予人精神上的享受、慰藉、启迪和共鸣,这就是所谓的“玉养人”。

在赵老师看来,每一块玉石都有自己的生命,玉石的生命,不仅来源于天然之美,更来源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而他的工作就是剥开璞玉的外衣,将藏在玉石中的生命力释放出来。

这样的工作不仅要求玉雕师充分尊重玉石,而且要适切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赵老师说:“我们老家有句谚语叫作没有熏不黑的灶火,意思是再新的厨房终究会被烟熏火燎成油烟色。人也是如此,只要你持之以恒,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锲而不舍,才习得从容驾驭的能力。

赵老师的作品,选料严苛,题材丰富,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均有涉猎,善俏色巧雕,工、料、艺俱佳。

赵老师生于中原腹地,大气厚重的文化基因早已刻入骨髓,而长期的学艺和治玉生涯,均浸润在温婉、精致的江南文化之中,作品构思精巧、虚实相兼、淡雅清逸、诗意浓厚,既有北方的豪放大气,又有浓厚的江南韵味,细腻、婉约、灵动、精致,又不乏高逸、典雅的文人气息和艺术风格。

1、《祥云瑞气》

赵显志玉雕作品 图源:璞玉雅藏

赵显志玉雕作品 图源:璞玉雅藏

赵老师的这件作品,重达2.5公斤,实属罕见,可谓镇世之器。更为难得的是如此体量之下,玉料仍为高品。薄而油亮的洒金漫然挥洒,红金凝璨之上,毛孔幼细光润宛若婴儿肌肤。白玉部分料性沉稳,白度出众,蕴质高贵。指腹摩挲间,一手的通润熟糯,若凝膏欲化。如此色、质、体量,当仁不让的玉中王者。

如此大料,以大写形,更显象之庞大。玉象高耸浑厚,踏云乘风,眉眼中笑意盈盈。其头戴璎珞,华光溢彩;鼻卷云芝,瑞气涛涛。玉象背驮送福童子,手捧藤球,咧嘴嬉戏,稚气可爱,见之喜人。真乃好一片祥和喜瑞之象。

玉象从侧旁而观之,仿佛老者仙翁,拄杖而立;又隐约似白玉观音,悲悯众生,俯看人间。许是大象无形,兼容百态,又或玉石有灵,照见我心。

作品精雕细琢两年方成。如此盛举,足见工匠敬畏之心。大工重器,稀世珍品。

2、《怒放的生命》

赵显志玉雕作品 图源:璞玉雅藏

赵显志玉雕作品 图源:璞玉雅藏

赵显志玉雕作品 图源:璞玉雅藏

赵显志玉雕作品 图源:璞玉雅藏

这件作品所用玉料为和田玉红皮白肉籽料,极为精妙,枣红皮红艳浓聚,逐步向上过渡为金红色,鲜活华美,沁肉全玉种不见丝毫浆气,过灯高透,皮下玉质细腻润白,在红皮映衬之下,煊白莹透,满溢而出,白度一级,结构细腻润糯,凝脂欲化,油性脂份俱足。

料形圆润饱满,天然原皮、毛孔细幼滑腻,一把抓,上手把玩,称手舒适。

俏色巧雕施艺,将红皮雕琢为盛开的牡丹花丛,花瓣翻卷,花蕊内含,一直彩蝶闻香飞来,惟妙惟肖。白肉部分,以流畅、婉转的线条精细雕刻翩跹的凤凰,展翅腾飞,回首东望。背后仿古纹饰,高古雅致,韵味隽永。

红皮浓烈,恰似火焰,凤凰浴火,上飞重生,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涅槃是身体上的重生,精神上的超脱,寓意鲜明祥瑞。

如何将天然的玉色与设计、作品动态结合到一起,是赵老师一直探索的玉雕语言,匠心独运,巧借天工,顺应玉石结构的天然构图,擅长“俏色”,虚实相兼,诗意浓厚的雕琢风格自成一系,即有天成,也蕴人为。此件作品料美工佳意祥,难能可贵。

赵显志,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研究院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

曾任中国天工奖、玉华奖等评委。作品向来以“巧雕”工艺享誉玉雕界,曾连年于子冈杯、天工奖、百花奖等大赛中获金奖。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