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图/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克全

《中国宝石》说:

他用天然原石的自然条纹和颜色作“颜料”,在玉石上作画;他的作品工艺精湛、设计精巧、题材丰富;他结合绘画技艺和玉石雕刻,将西方的立体圆雕和中国的平面浮雕融通妙造;他以传统文化为素材雕琢玛瑙,内涵深厚、俏色绝妙,形成了独特艺术风格;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克全。

艰辛努力照见从艺之路

生活的艰苦使我过早学会了独立,也学会了坚强。我始终本着一颗执着的心去追求心中认为值得的东西。虽然这条路上有风霜雨雪,有波折坎坷,但我永远都不会退缩。我对自己说:“我的未来会是一片光明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我的执着换来了我的成绩,也换来了我对艺术一生不变的追求。

(一)自幼清贫,酷爱艺术

1960年1月我出生在中国辽宁的一个小城市——阜新,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我一出生就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很多,而父母又都是普通工人,家里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那以后,家里的家境一直不好。我当时就想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决心好好学习,以后有一番大作为。

可是天不随人意。那个年月根本不讲究学习文化课,学校教的最多的就是画画。幸运的是我对画画不反感,相反还十分喜欢。可是由于家里穷,两毛二的图画纸买不起,就连一毛一的铅笔也买不起。没有钱买纸我就捡别人用过的烟盒纸画,在家干活没有时间画画,我就一边做饭一边在地上用柴火画。只要有一点时间我就用来画,多艰难的环境都没有使我放弃绘画。学校的学习虽然还算系统,可是却很简单,为了能学得更好,我就拜了一个师傅。可是家里没有钱不能交够学画的学费,在师傅家我什么都甘心去做,给师傅擀面条,给师傅家搬煤……虽然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我学得很认真,不放过一点学习的机会,尽管很辛苦,但我能在其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喜欢绘画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追求艺术,不愿放弃

由于有美术功底,1978年我毕业于阜新市第六中学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阜新市玉器厂,整个太平区就考上了我自己。我决定在那里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憧憬,好想像鸟一样飞翔在艺术的殿堂。当时的玉器厂有七、八百人,我进厂后就开始系统地学习雕刻,整整学了五年,到了1983年,玉器厂成立了一个美术室,由于我画画得好,就被安排到美术室开始设计,一干就是三年。

在阜新市玉器厂这八年里,我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让我感到失望的是厂里的设计、雕刻师傅们很多都存在着私心(我感觉),他们似乎很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他们并不直接教我如何构思,如何把握整体的效果,而是一会让我去雕这个,一会让我去磨那个,直到整个作品都几乎成型的时候我才知道师傅的意图,才知道他的整体结构。加之那个时候厂里的机器设备也很陈旧了,雕刻的时候不能达到让我满意的效果,这对我的发展是很大的障碍,而且也会影响我思路的拓展和延伸。如果一直在这里,我觉得自己不仅学不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还是在浪费青春,长此下去,我的激情如果被磨没了,我的未来又会怎样!正好那个时候玉器厂在深圳的“南北公司”缺人,我就主动申请过去了。深圳的博雅工艺厂当时有一百人左右吧,没有阜新的工厂规模大,可是机器设备能先进一些,我的发展空间也大了许多。在那里干了三年,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香港的行情变得很不好,就又被调回了阜新。此时我的经验和设计雕刻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回阜新后,我设计雕刻的“九龙荷叶玺”获得了辽宁省“玉雕大赛银奖”,这是对我设计的第一次肯定,也是对我人生的第一次肯定,从此我的信心大增,八个月后,我做了一个决定:要一个人去南方,一边充实自己,一边完善自己,一边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独闯南国,完善自己

1992年,为了追求心中的艺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空间,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工作,独闯“南国”,受聘于深圳力奇珠宝有限公司,任总设计师及雕刻部部长。那是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公司的雕刻部也并不完善,当时只有十几个工人。由于我的雕刻功底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公司经理的赏识,他让我任雕刻部部长。这次机会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我也十分珍惜。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工作,把公司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在深圳力奇公司工作的七年里,在我的不断努力下,该厂雕刻部由创建时的十几人发展到后来的几百人。雕刻技工新老交替,我共带出雕刻技工上千名,为中国玉雕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image

“知足常乐”玛瑙摆件

在深圳力奇公司工作的时间里,我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使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这段时间是影响我一生的一段时间。因为,我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通过公司的业务往来,不仅认识了许多在玉器雕刻和设计上很有成就的人,还学到了许多东西,更拓展了设计的思路和加强了雕刻技艺;由于力奇公司的工艺品原料是多种多样的,七年里我设计和雕刻了许多材料的工艺品,如:松石、珊瑚、翡翠、白玉、青金石、孔雀石还有玛瑙等,各种材料的软硬度、颜色、雕刻方法、设计重点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对各种原料的特点和设计雕刻时的难点都有了更加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玛瑙了,因为玛瑙颜色众多,形状各异,同一块料中有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颜色,设计、雕刻起来都更为困难和复杂,可是也给设计者更为广阔的空间,所以我对玛瑙设计更加情有独钟。正因如此,我也使我跟玛瑙结下了不解之缘。而通过管理雕刻部,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也不断积累了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也为我以后成立自己的公司奠定了基础。

(四)回到家乡,创造辉煌

很久以前我就想自己干一番事业,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奔波我的想法更加迫切了。阜新自古以来就因盛产玛瑙被称为“玛瑙之乡”,阜新的玛瑙制作、加工也有着悠久的历史,1998年,我又作了一个影响我一生的决定:毅然舍弃南方的优越条件,回到了家乡,决心为家乡的玛瑙业做点贡献,在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我先在临近锦州市黑山县的新立屯镇开起了“杨记玛瑙”玉器雕刻厂。经过考察我很快就发现,当时,十家子的玛瑙加工基本处于简单作坊式。市场上的玛瑙制品,大都是一些小件,而且题材单一、雕工粗糙,不可能有太大的市场前景和高额利润。大一点的玛瑙石料,由于没人懂得设计创作,被砸碎切割,再制成手镯、项链等小件,让人既心疼又无可奈何。于是,我决定,自己的“杨记玛瑙”就从玛瑙大件入手,发挥自己设计上的优势,要搞大题材、制大作品、创大效益。

最初的“杨记玛瑙”运作经营很辛苦。虽然我的经营理念是先进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是现有资金不足使得我的企业规模无法做大,在形式上还是处于作坊式,而且也只有十几个人,还没有创出自己的品牌和名气,为了打开销路,创出知名度,开始的时候我们主要以加工为主。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和创作欲望。不久,我的玛瑙作品“竹林观音”“五子闹佛”“独钓寒江雪”“踏雪赏梅”“八骏图”等相继问世。此后,我不仅把目标放在了玛瑙大作品的创作上,还放在“俏色”玛瑙上。在学习中和不断实践中认识到,“美术作品需有气韵,工艺美术作品也讲究气韵。气韵就是造型艺术的形和神,也就是精神气质。它包括朝气蓬勃的生机和节奏感。其次,要看设计者的功力,即画活的基本功的强弱。作品要有生活和写实性。玉器的设计中的俏色是很重要的,不同的俏色,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好的作品使人越看越想看,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好的作品不只是把俏色处理得适当、合理,还需富有意境、情趣、韵味,使作品能紧紧抓住欣赏者的审美心理,使人看了爱不释手。”

image

“踏雪寻梅”玛瑙摆件

所以我更要努力让“俏色”成为玛瑙作品的一大特色。在我眼里,每一块石料都不是简单的石料,相反都是有生命、能灵动的。要让经过我的设计、雕刻,每一块石料都有可能就变成了具有较高的艺术内涵、较新颖的造型结构,且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

2002年,“杨记玛瑙玉器雕刻厂”又迁至阜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内,建立起了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的新厂区,在我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那时的“杨记玛瑙”已经具有先进的管理水平,雄厚的技术实力,精良的机器设备和充足的原材料,更有独具特色的玛瑙产品,已经成为阜新市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一家生产、加工和经营玛瑙为主的玉石雕刻工艺品的私营企业。“杨记玛瑙”这个品牌也成为辽宁省的知名品牌。

我一边忙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一边从事我所爱的玛瑙设计事业,设计的精品也不断涌现:“雪中送炭”“自在济公”“饮中八仙”“长生殿”“化蝶”“李白醉归”“思念”“回娘家”
“渔樵话古今”“少司命”“福满人间”“迎新春”“童年”
“春江花月夜”等等,一大批玉雕精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将我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受表现了出来,同时也不乏时代特色和青春的气息。这不仅为刚刚立足的“杨记玛瑙”带来了较大的效益,更给当时的玛瑙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一次革命。也为阜新成为名副其实的“玛瑙之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阜新玛瑙设计、雕刻的风格大都跟我提倡的一样,这对于阜新玛瑙行业来说也是一次革命。

我热爱我的事业,我的作品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肯定,不仅深受玉石爱好者的青睐,亦深为行内人士叹为观止,许多产品更是远销国外,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也能欣赏到中国艺术的魅力。我的作品不断在各种比赛中获奖,许多作品都在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举办的评选活动中获得很高评价,还被评为“辽宁省特级玉石雕刻大师”。

“杨记玛瑙玉器雕刻厂”经过七年的风风雨雨,现在越来越好,工厂为了适应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正在阜新市孙家湾筹建分厂,我的事业也正在向又一个新台阶迈进。

玛瑙情缘成就艺术风格

自从玛瑙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就和玛瑙结下了不解之缘。看着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块块玛瑙的原石能成为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玛瑙设计就像是做发型一样,如果只是抄袭别人的发型,自己没有创造力,那永远都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设计师。因为每一个人的气质、脸型、身材、打扮都是不一样的。双胞胎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最可贵的是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眼光。苦练别人的创意,只会成为一名工匠,发挥自己的创意,才能成为一名大师。我对玛瑙有一份执着的爱,这份“玛瑙情缘”让我心甘情愿投身玛瑙创作二十年,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一)用料考究,因材施技

玛瑙的用料是十分讲究的,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选择百年不遇的好料才能设计、雕刻出很好的精品,而是说在用料中要因材施技,巧妙利用料本身的特点,设计出很好的精品来。玛瑙颜色众多,有的千层板玛瑙虽然很薄,可是颜色却很丰富。如果设计不好,这块料就会成为废料,没有任何价值;可是相反,如果利用得好了,每一块料都会成为一个难得的艺术品,拥有无限的内涵和意义。

image

“十八罗汉斗悟空”玛瑙摆件

我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把玛瑙仅仅看成是“石头”,或者是只能带来利益的工具。跟玛瑙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我深深地感觉到玛瑙是有灵魂的,有感情的。它们就像是一个个还没有打扮的小姑娘,正等着我给它们换上新衣,画上彩妆呢。化妆师给别人化妆的时候都会征求当事人的意见,这样的互动才能化出让人满意的妆来,我在设计玛瑙的时候也是一样,用心灵跟玛瑙交谈,让它们告诉我应该怎样去体现它们内在的美丽,而不去破坏这种天然的韵味。其实每一块玛瑙设计好了都是一个很出众的“美丽少女”,她们都会给我们讲述一段悠久的历史,一个动人的故事,一首美丽的诗篇,一幅意味深长的画卷!

我特别热爱我的事业,热爱我的工作,我怕把任何一块料浪费了,所以每次设计都是用心去做的,我怕自己的心灵会跟不上它们的需要,所以在不停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希望我设计的外表都能让每一块玛瑙满意。让它们的美丽、魅力都能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二)雕工精湛,巧夺天工

我刚进入阜新市玉器厂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雕刻技术,一干就是五年,在深圳力奇珠宝有限公司雕刻部时也是一边设计,一边进行一些精品的雕刻。在雕刻方面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也掌握了自己的一套雕刻方法。在雕刻上我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因为即使设计得好,如果没有传神的雕刻,还是不能很好地表现出一个作品的内在本质和很好的体现一个作品的艺术价值。雕刻讲究细腻、传神、准确把握设计师的意图,又要结合料本身的特点。雕刻时绝对不能只求快,因为那样作品是不会雕刻好的,要求精,要求细腻,要把握好整体的感觉。


image

“化蝶”玛瑙摆件

雕刻的手法很多,它更是一种技术、一种艺术,而决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雕刻的时候要用眼、用脑、用心,才能雕出好的作品来。玛瑙质地很坚硬,雕刻的时候更是有很大难度,而且要运用圆雕、浮雕、立体雕刻、镂空雕刻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充分完整地将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在雕刻人物的时候要用立体雕刻与浮雕相结合的方法,而在雕刻竹子的时候一般都要采用镂空雕刻来体现竹子的动感和真实感。设计是在创造艺术,而雕刻是完成这个艺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细腻精湛的雕刻技术才能使一个作品更好地成为一个精品。

(三)以新出意,以俏创奇

玛瑙是由二氧化硅沉积而成的隐晶石英的一种,由蓝、绿、紫、灰、白、黑、粉红、黄褐等颜色形成不规则纹带和缠丝构造,是自然界中分布较广、质地坚韧、色泽艳丽、纹饰美观的玉石之一。自古以来就被人类当作人间奇珍,制成各种饰物、工艺品、用器等。而如何巧妙地利用玛瑙原料中的颜色,独具匠心地雕刻出内涵深刻、题材生动的艺术作品,在玛瑙制作界被称为“俏色”。我一直对玛瑙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玛瑙俏色更是有着特殊的体会。

image

“擎天撼地”玛瑙摆件

我一直致力于玛瑙大作品的创作,更准确点说是放在“俏色”玛瑙创作上。是要让“俏色”成为玛瑙作品的一大特色。在我面前,每一块石料都不是简单的石料,她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经过我的设计、加工,石料有可能就变成了具有较高的艺术内涵、较新颖的造型结构,且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我的作品“迎新春”就是“俏色”玛瑙的一件精品。这件作品原料以白灰色为主,但在料里夹杂着一些红、黄、黑色。经过反复琢磨研究,最后设计出一孩童在春节时放鞭炮的造型。这一题材本来不新颖,新颖的是作品的巧妙用色。料里粉红色的地方被设计成梅花,而每朵梅花的花蕊却刚好有一点黑;孩童的身体是浅灰色,而脸部却是亮白色。更绝的是,孩童手上的一挂鞭炮是红色,头上还有一片薄薄的红色被巧妙地雕刻成一幅“福”字。更妙的是这幅红福字,薄如蝉翼,两头还有点翘,大有遇风即飘的感觉,真是绝妙至极。

image

“醒狮炉”玛瑙摆件

我的“雪中送炭”,在“白雪”茫茫的冬天里,一老翁手推着炭车吃力地走着,那消瘦苍老的脸上写满了艰辛。雪白的眉毛、胡须,使白色巧妙地得以利用,更巧妙的是,老人黄褐色的炭筐里,恰恰就有那么一块黑,被雕成了炭。这件作品,好就好在这筐“炭”,俏就俏在这点黑。

还有“三顾茅庐”,这本来是《三国演义》中妇孺皆知的一个典故,不是什么出奇的题材。可我硬是让它有奇可出。面对一块夹杂有黄、红、黑三种颜色的料石,我反复琢磨,开动自己创作的灵感,终于巧用三种颜色,设计出黄脸的刘备、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且每个人物比例协调、神态自然,旁边的诸葛亮手拿浅黄色的羽扇,巾纶飘逸、仙风道骨。像这样的作品,我近几年创作了许多,如“精卫填海”“李白醉归”“回乡偶书”“梅林清韵”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在玛瑙俏色上的大师风范。

(四)绘画技巧,融入设计

在进行玛瑙设计的时候,从小学习的绘画对我有帮助,我的眼睛不仅能看到平面的东西,也更有立体的感受。将玛瑙原料进行初步的剥皮,断底之后,根据不同料质、颜色和花纹的特点进行设计。在设计的时候我喜欢把绘画中的深远、平远的技术结合到玛瑙设计中,这种方法对于绘画来说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效果,而对于一个玛瑙作品来说则能使其更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如果一个作品仅仅是单一的一个层次就会很平常,没有新意也不会吸引人,可是如果将作品分出层次来,就像我设计的“回娘家”,作品以幽幽远山,淡淡浮云作为背景,以小桥流水、路边山花作为陪衬,再来突出表现一个女子怀抱娃娃,手拿鲤鱼,高兴地走在路上的情景岂不更是妙哉、奇哉!更具生活的气息,也更能表现出那份兴奋与喜悦!因更有生活的气息,作品也更能表现出那份兴奋与喜悦。


image

“香山九老”玛瑙摆件

将绘画技巧与绘画艺术跟玛瑙设计结合在一起,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再配上一首写这画的诗一样,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二者互相衬托,画更美,诗也会更美!玛瑙设计也是一样,结合了绘画艺术的玛瑙设计精品,让我们观之如同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立体画,又像在读一首幽雅的诗,能真切体会着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古典现代,完美结合

我设计的玛瑙产品独具特色,构思也不拘一格,在继承传统玉雕工艺品精雕细琢的基础上,也具备现代艺术造型的创作、制作水平,更富有积极进步的时代气息;产品工艺细腻精湛,每一件产品都是一件耐人寻味、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由于从小学习美术的时间多,而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却很少,所以为了弥补在这方面的不足,一有空我就读些古代的诗词和名著来充实和丰富自己。我特别喜欢中国古代文学,觉得那记载着一段一段历史的书就是我们文化宝库的精品,很多英雄人物的思想情操也都深深吸引着我,鼓舞着我,使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很大的震撼!我总是有很强烈的冲动把他们都表现进我的玛瑙作品里,让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激励更多的人!所以我的作品里“雪中送炭”“饮中八仙”“李白醉酒”“西厢待月”“春江花月夜”“梁祝”“观沧海”等等,都是很有内涵和韵味的,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image

“贵妃出浴”玛瑙摆件

但是我的作品也不仅仅是拘泥于这些传统的题材,我经常通过看电视、看报纸来了解现代的新观念和新思想,以此不断地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拓展,以启发创新。我作品里有很多“老题新做”就是用新方法表达了传统的题材,让现代人容易接受,还不失去我们优良的传统;还有很多作品则完全表现的是一种崭新的题材,如“爱心”“思念”“童年”“甜”“回娘家”等,这些作品一般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追求。

比如作品“化蝶”就是把传统的题材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出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凄婉动人,而在我的作品里大家看到的是无限的浪漫和美好的希望,他们二人相偎相依,一对蝴蝶翩然飞起,那份美丽让所有的凄凉荡然无存。

其实,无论是现代的还是传统都有其闪光的一面,中国的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故事发人深省,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很多传说美丽动人,很多诗句耐人寻味……无论是古代的传说、英雄还是现代的故事、伟人,或是一个平凡人都有值得我们去发现去赞扬的东西,而我只是希望能用不同的手法把这份珍贵更好地表现出来,我做到了,而且还会努力做得更好。

(六)情感代入,美好生活

如果你都不敢肯定你心中的美,怎么让别人肯定呢?我的设计和雕刻都不能算是最好的,但是我一直都在努力超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而且总是会给自己的作品一个肯定的答案,它很好,很成功,因为它帮我完成了我的愿望,让我心中的美丽和对生活的情感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我爱生活,爱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的女儿;我爱生活,爱我的玛瑙、我的设计、我的事业;我爱生活,爱我的亲人、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我用心去设计,去表达这份感情,让我的作品充满灵性,而不是单单的一块没有感情的摆设。我努力让看到“杨记玛瑙”作品的人们从我的作品中感受到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对一切美好的赞美和歌颂!让他们也能更加热爱家人、更加热爱工作、更加热爱祖国。

image

“天鹅湖”玛瑙摆件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越来越发现,当你把感情融入作品设计、雕刻的时候,作品也就有了感情,而看作品的人也同样能从作品中读出感情来。

无情的人是不可能创造艺术的,因为他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关心,这样是不可能创造出感动别人的东西,只有用心、用情才能创造出感动别人的美丽!绘画的人要对山水,对人物总之是对他所画的事物有情,而我热爱我的生活,更加上我对玛瑙有情,我的设计才会赢得那么多认可和好评。我的思绪才如同泉涌,源源不断,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不断展现出来。

艺无止境精进别出心裁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上说:“玉器讲究章法、传神、逼真,要有巧夺天工之妙。艺术是学无止境的,盲目自大,墨守成规,是愚蠢的无知。继承决不是硬搬,吸收更不是拼凑,而必须深刻理解加以汇合。在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才能有所成就。艺术要有创造性,不可步人后尘,要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最忌模仿抄袭,人云亦云,大同小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留有别人的痕迹;艺术的感染力,是在创作中力求独出心裁,尽管在技巧上可能有高低之分或雷同之处,但在造型上和题材内容来讲,若不是独出心裁,有自己的特色,就没有存在的艺术价值。”我很喜欢也很赞成这段话,这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也更是本着这样的原则一直在努力。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更喜欢追求生命中完美的东西,我将本着一贯追求完美的原则,继续奋斗下去,希望我的“杨记玛瑙玉器雕刻厂”能越来越好,希望我能给这个世界创造更多充满艺术魅力的玛瑙雕刻精品。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