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觿为角形玉器,造型源于兽牙。原始社会有佩戴兽牙的习俗,后来以玉仿之,遂有玉觿之形。商代之前是人们用于解系绳结的工具。佩戴装饰的玉觿于商代流行,其后历西周、春秋战国,至汉而不衰,汉以后消失。

image

2004年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梁带村芮国遗址27号墓出土的龙形玉觽,青玉质,受沁有黄色斑点。通长7.5厘米,宽1.6厘米,扁平体,半圆形。整体呈龙形造型,双面刻阴线纹,一端为龙首,变形“臣”字目,嘴微张,尖尾。背中部有一半圆形凸起,并钻有一穿孔,尾部稍前有一凸起半环形纽。根据用途,与龙形巧妙结合为一体,极富于艺术装饰特色。

image

 

芮国遗址27号墓还出土了另一件龙形玉觽,青玉质,受沁有黄色斑点。长5.7厘米 宽1.1厘米,扁平体,半圆形。整体呈龙形造型,双面刻阴线纹,整体呈龙形造型,双面刻阴线纹。

古人将觿细尖且弯角的一端,用力插入绳结的缝隙中,使绳子的结产生松动,便可以轻松地解开。觿既然能解开疙瘩,古人认为佩戴着它,也有治烦决乱的寓意。

image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西周龙形玉觽,软玉质,绿色,局部泛赭色。通长8.4厘米,宽2.6厘米,厚0.2厘米。作龙形,颈部内弯,头上一大角,身作浅弧形,纹饰简单,全器无穿孔。

在汉代刘向的《说苑·修文篇》中记载:“能治烦决乱者佩觿”。也就是说,佩戴玉觿的人通常会被认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个人聪颖智慧的表现。如果是古代的君王佩觿,就表示有能力治乱,蕴含强大的政治含义。

image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西周早中期的神人纹玉觿,软玉质,玉质莹白温润,微带浅褐色点状沁斑。通长8.5厘米,宽1.9厘米,厚0.5厘米。雕侧身神人像,上肢弯曲,身躯上满琢迴旋绕转的弧线纹,鸟爪。绵密头发,头部有一穿孔。

image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6贵族夫人孟姞墓出土的“王白”玉觿,青玉质,大部分受沁有棕色斑点。通长9.2厘米,宽2.5厘米,厚0.8厘米。整体呈角状弯曲,上部以双钩阴线雕成龙形,龙首向下。中部束腰,下部有钝尖,两面纹饰相同,外侧棱上有刻铭“王白”二字。

《诗经》:“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童子佩玉觿是西周初年甚至更早的一种习俗,由于有解结的功能,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解乱决烦,这是对孩童成长的期盼,望能早成其德。“觿年”一词指的正是佩带由玉制成的解绳结饰物的年龄---童年。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