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胎西番莲青玉碗、薄胎玛瑙内画鼻烟壶、青玉薄胎瓶……守“艺”通州·“燕京八绝”之宫廷玉雕——薄胎玉器选料精、设计巧、雕琢细,一件件作品端庄大方、精美大度,无不彰显皇家风范。
如今,真正能制作完美的宫廷玉雕作品已十分罕见了。然而,在咱们通州大运河畔却每年都有大作品问世,件件更是精品。本期,就让我们带着宅在家的你一睹宫廷玉雕——薄胎玉器的制作过程和宫廷玉雕的风采。
那么,这宫廷玉雕——薄胎玉器是如何制成的呢?就让我们走进第20期,“云游通州”推送了守“艺”通州之玉雕,关注区文旅局官方微信公众号“通州八大游”后,通过图片展示以及文字说明,就可让宅在家的你欣赏、体验、学习薄胎玉器的制作过程。
陈素芳——晶莹锦玉创始人,从1997年开始学习宫廷派玉雕技艺、绘画及理论知识加车间操作,先后从师王启海、刘建国、杨广、刘继廷等大师,专长设计器皿、花卉、小件及各种首饰。
因为她对大运河有种特殊的情怀,所以搬到了离运河边最近的村里,在这里体会大运河历史文化,制作更精美的玉雕作品。
走进晶莹锦玉看到,薄胎西番莲青玉碗、薄胎玛瑙内画鼻烟壶、青玉薄胎瓶……真是“在手凝无物,定睛知有形”,真实写照薄胎玉器的魅力。
据介绍,想要制作出经典的宫廷玉雕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制作手法。而其中的薄胎玉器制作过程更是十分考验工匠的工艺,它不仅对材料本身要求极高,而且制作过程中物品的成功完成率也很低。
薄胎玉器制作四步曲
1、选材
制作薄胎玉器的第一步,就是为之选择恰当的材料。俗话说“人有五德,玉分五色”。通常玉石有白、青、黄、碧、墨五种颜色,还有山料、籽料等材质,这些都可以被用来制成薄胎玉器。一般制作薄胎玉器都会选用青白玉,因为这种颜色的玉制成1mm厚的作品后,在灯光下非常好看。此外,玉的质地不仅要缜密,而且还不能松散、有裂。因为在制作玉器过程中引起的任何震动,都有可能使玉器发生破裂。
2、设计
在正式动手制作前,需要根据手上材料的条件去构思、设计。因为,薄胎玉器少有造型奇异的作品,所以它们大都是追求简单、质朴的艺术风格,这也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大体相同。经过制作,盖、耳、足、体,一色通透,从内壁可看见外壁浮雕的花纹,透出优雅的高贵气质。
3、制作
出形、掏膛、上花等。其中,掏膛是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掏膛是用掏陀逐渐砂磨,既费料又费时。传统主流做法是“砂钻掏膛”。钻膛取芯,就是将膛芯的管状玉料取出。串膛的时候,就是考验制作者的注意力和经验的时候。尤其是大瓶,因为大瓶的瓶口小、肚大。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半成品都串不均匀或者串漏,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事倍功半、全功尽费了。 唯有胎壁厚薄一致、胎体没有死角、厚薄与雕花相协调,这才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薄胎玉器。
4、打磨
在薄胎玉器制作过程中,危险程度仅次于掏膛的就是打磨,这个过程可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 打磨后的薄胎玉器手感更好、色泽圆润,如果不出意外就算得上是一件成品了,而整个制作过程也就完成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也许在咱们看来,这只是简单的几个步骤,但只有真正的匠人们才知道制作中的艰辛。
当然,如果您还没看够,那就请继续关注“云游通州”。今后,我们还将邀请陈素芳老师,继续为您讲解宫廷玉雕中的活环掏链,俗称玉雕链子活。它工艺精巧、剔透纤细,堪称绝技,您可千万不要错过!
记者 代金光 通讯员 赵京
编辑 耿海燕
责任编辑 杜婧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