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作为一种天然装饰品,很早就佩戴于人身上。文字学家研究发现,玉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其字形就是一串玉的形象。
那么是不是可以据此推断出,最早在我国商朝晚期(甲骨文也叫殷墟文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人们已经对玉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具备了相应的加工技术,使玉进入到人们的生活,成为常见的一种装饰品。
从玉的字体来看,古人的玉质饰品并不是单个的,而是呈现出特定的结构,以组合的方式发挥装饰的作用。这就是说古人的玉饰品多为组玉、玉串,而少见单个的玉饰。
玉本质是一种矿物,《说文解字》就说“玉,石之美者”,因此玉也叫玉石。论价值,它不如贵金属金、银、铜稳定,也没有金银之类的可量化的纯度标准,但由于古人对玉的特性及不同质地、颜色的玉的发现,玉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发展到周朝,玉已经成为君子(最初主要指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级)的生活必需品。《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而金、银、铜则没有这样的地位。到了汉朝,玉具有仁、义、智、勇、洁五种美德(《说文解字》:“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的观念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
这说明佩玉并不像穿金戴银一样摆阔气,彰显富贵气息,而是传达出不一样的价值观。
从《玉藻》的记载可以确定古代君子有随身佩玉的要求,但并不是佩戴单个的玉饰,而是佩戴用丝绳串联的组玉。在古代“三礼”的部分篇章中可以看到对这种组玉的详细描述,在《说文解字》玉部的诸多汉字中也可以看到组玉部件的专业名称,从近代墓葬考古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楚国贵族的佩玉也得到印证。
不过周朝的贵族佩玉并不只一串,还要分别悬挂在身体两侧,这两侧的佩玉并不相同,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分并不能随意佩戴。佩玉的颜色、质地依据个人身份而不同,且左右两侧佩玉的串联方式也不同。经过特定规则的搭配,左侧佩玉相互碰撞会发出宫声、羽声,右侧佩玉相互碰撞会发出角声、徵声,因此走得快就会合奏出《采齐》的曲调,而走得慢则会合奏出《肆夏》的曲调。
当然佩戴多组佩玉,并不是为了自带出场音乐,也不是作为随身听给自己解闷儿,更不是为了炫耀雄厚财力,是为了节制自己,达到正姿、修德的目的。
玉虽然为石质,但质地并不如大青石坚硬,更何况经过雕刻、打磨后作为佩玉悬挂在身上,还要频繁承受冲击,自然容易破碎。因此佩玉后就要注意节制自己的动作,最好是一举一动都与佩玉碰撞发出的节奏合拍。如果动作过于迟缓,则佩玉不会发声;如果动作过于急速,则佩玉乱不成声,又容易将玉碰碎,因此佩玉的首要意义就是对人的行为做一个节制。
佩玉对人行为的节制不仅在动态,也在静态。当佩玉之人侍奉尊长时,要微微弯腰,弯腰到什么程度合适呢?要使佩玉离开身体悬垂而下;如果需要保持直立,就让佩玉贴着身子。这就是佩玉的正姿作用。
佩玉的修德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于佩玉发出的声音,另一方面在于玉的独特品质。
佩玉发出的声音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使人的心念有所维系,就不会胡思乱想产生不好的念头。同时听着佩玉发出清脆悦耳的雅乐曲调,对人也起到正面的引导、暗示的作用,就会阻止外来的邪念进入心中。这犹如和尚们边走边念诵佛号,或敲击木鱼一样,佩玉也有助于佩玉者实现正念的目的,这不就是修德吗?
《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这不是夸大玉的神奇作用,而是以玉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来隐喻人与社会的关系,期望君子如玉一样对社会能起到一定的净化、美化作用,起到美好德行的示范引领作用。
《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就是因为君子要时刻以玉来提醒自己修德,以佩玉来帮助自己正姿,最终达到如玉一样静而温润细腻,动而合乐合礼的境地。现代人常说佩戴玉石好,为什么好,除去迷信、养生的说法,这就是最好的解释,最根本、最人文的原因。
玉不离身表示修德,穿金戴银表示富贵,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取向。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