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礼方玉雕艺术作品展”嘉德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导语
他因“九华云山”启发开创了玉雕“新云山”的表现方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他不仅仅是在雕玉,而是用玉来传达《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如来智慧。他就是玉雕艺术家程礼方。
采薇图
人民艺术:您的作品充满了东方的审美韵味和精神品格,中国传统文化在您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呈现,跟我们谈谈您如何看待自己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程礼方:我自小深受徽雕影响,2008年开始接触玉雕,期间我开始思考今天琢玉人如何做出不一样的玉雕,试图去创新。后来在反观探索传统经典中,体会到创新不是目的,创新是在往回寻找过程中,内心和经典交流的成果,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创作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的作品的根也在这里。作品和传统文化犹如母与子的关系,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在当代的根性发展。
岭上多白云
人民艺术:我们看到您作品的主要三个系列寻隐、岭上多白云,枯荣,能跟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系列吗?并聊一下这三个系列之间的关系,比如创作时间以及精神或者内容上的一些关联。
程礼方:近年,深受自小习见的“九华云山”启发,开始关注中国美学与当代艺术的内在关联,尤受画家董源、米氏父子、黄公望的影响,在玉雕创作中尊从内在感受与玉的特质,深入挖掘玉雕的当代性与绘画性。其雕刻作品注重“由实转虚”的“空”的创意。《寻隐》系列是我玉雕作品反观传统的开启;《岭上多白云》系列作品打破传统法式,开创“新玉雕云山表现”,用玉雕来呈现可以呼吸的云山;《忘轮》系列直观天地、山水后的思辨与内省。
《寻隐》系列,是以雕玉的方式对传统隐逸思想与山水精神的回归;《岭上多白云》则是一个实验系列,雕刻上注重“空”的生发,作品在云山表现上打破传统玉雕勾勒线条式的表现手法,寻绎水墨写意渲染手法,由严谨刻画转向疏松、灵动,顺势而为,几乎不做刻意的勾画雕琢;作品《忘轮》系列是反观山水后的思辨与内省,以及对生命轮回的感受。在我的观念玉雕作品不仅仅是供人把玩或空间摆件,本质上对人寻找灵性思维方式提供新的角度和可能性。
百城烟水
人民艺术:山水创作一直是中国文人非常喜欢的一个重要题材,您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也提出了一个“新云山”的概念,这个“新”主要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程礼方: 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表现之新 :器物不是锁定一个状态,而是让表现对象可以无限大,特此“新云山”在表现手法上,打破了过去线条勾勒式表现,而是汲取水墨大写意渲染手法,注重空之表达,让云山呈现可以自由流淌,可以呼吸的状态。云雾不仅藏纳了天地,还让我们走了进去。 第二是表达之新:2020年我再次从九华山回到北京的工作室,观想九华山云雾的状态。联想起《金刚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句话,忽然心头一动,新云山就这样带着力量一般出现在了我的作品里,在此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雕玉,而是用玉来传达《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如来智慧。
枯荣
人民艺术:“新”意味着打破和重构,意味着从内容到形式对旧有系统的一个革新,也是一种观念上对边界的突破,在新云山系列的创作中,您未来的最主要着力点是在哪个方向?
程礼方:我的新云山系列并不仅仅是在视觉上呈现一种物理存在,而是表达一种如来智慧。这个时候我在创作雕刻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内心充满欢喜,用玉来呈现一种智慧和思想是我新云山的内核。未来我也将会在这个方面着力挖掘深入,把内心的感悟和思索通过有力量的作品来承载。
藏英
人民艺术:现实的自然与艺术的创作之间有一种语言和内容精神的转译,就跟写生与创作之间会有很多的区别,结合您的亲身感受,您对这种从真实的自然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语言转译是如何理解的?
程礼方:写生和创作是一种互承的关系。在玉雕创作上,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自然力”。自然造物,我觉得一切智慧都来于自然的本源,而创作本身也是还原事物本质的过程。“写生”可视为采集和交流。而艺术创作是在个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交流中产生的,这种微妙的交流成果就是作品。
恍闻
人民艺术: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并流传继承下来,作品背后承载的文化和精神是重要的因素,它可能受到哲学、文学、诗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影响,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程礼方:艺术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一个很厚重的文化呈现,它有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兼容并包的自然属性在里面,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厚重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就是把你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重构,我用玉雕的形式表达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形式,哲学、文学、诗歌都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都是智慧土壤的结晶。你去这样的土壤中吸取营养,它能够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如是
人民艺术:艺术创作是人与材料的一个交流,玉雕创作也是如此,也有一个从认知到熟识的过程,每块玉都有不同的造型、色彩、质地,结合您自己的创作实践,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吗?
程礼方:和田玉的精彩之处也在于材料的不可预测性,材料本身会不断提醒自己,思维时刻保持要对材料变化的捕捉,不然就会错事“提醒”。“思维的破口,往往是作品的出口”这是我这些年玉雕创作的体悟。我很多意料之外的作品,是在玉料变化的提示下出来的。非我创作了什么,而是美就在里面玉石里面,我的工作就是释放。琢磨掉多余的部分。 另外大多数人都会找所谓的好料,他们需要无棉、无浆、无裂口料,这是市场定的标准。但我认为,玉料与人一样,没有高低之分,每一块料都是平等的,每块料都有自己的魅力,这是自然造物时就赋予万物的平等。接受玉料本来的样子,是我一直坚持的观念。在审美上抱有功利心,往往会遮蔽创作者对美的感受,会错失许多自然的美。
中国文化里,天人合一是很重要的哲学观念,在意料之外顺势而为,在自然之中物我为一,也许才能寻找到东方意境与中国艺术的内在联系。
齐雾
人民艺术: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态度观念和理想注入到创作对象里去,一件作品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它可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您如何看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程礼方:艺术品对人的作用我在此借用佛家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艺术是没有色彩的,不止于视觉上带给人们情绪上变化。艺术是帮助生活中的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以及好的艺术品可以引领我们往更好更高的方向去攀爬。比如南北朝的佛像,宋元的书画等。而透过艺术品可以了解艺术家的思维动向,这种思维可以为现实中的我们看世界、思考生命提供新的角度与可能性。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