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平
198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6年毕业于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专业,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上海海派特级玉雕大师,其绘画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专业美展并获奖.
其玉雕作品真实生动、自然唯美、现代时尚、富有生活气息;其雕刻手法多样,在吸收传统玉雕技艺精髓的同时,大量融入西方雕塑造型技法,作品面貌大大有别于传统玉雕工艺。
对于玉雕师罗建平,斑马平台一直非常关注。去年天工奖他的作品引起广泛讨论,斑马先生在《无忌之谈》中还亲自点评过他的获奖作品。
听闻他的创作从盐源玛瑙转换到了翡翠,我们很好奇,他如何完成材质的跨越,有哪些最新的作品,这些新材质的创作又有哪些思维过程?
基于此,有了以下罗建平的斑马独家分享。
上海海派特级玉雕大师 罗建平
首先谈一谈为什么会接触翡翠。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此前我做过不少盐源玛瑙作品,但我坦言,做盐源玛瑙和南红时期主要是为了锤炼基本功,因为我希望创作任何题材、表达任何思想时不会受制于技术层面。
从材质特性来讲,盐源玛瑙色彩丰富、质地细腻雕刻显工,大多材质不太透光,而翡翠大多透光,比较适合做各种不同程度的虚实处理,从而可以尝试表现一些不同于以往作品的美感。哪怕是做一点浅浮雕,也很有味道。我想,如果我选择做翡翠便可以在虚实关系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使画面呈现不一样的美,就像短期的写生画水彩画,虚实结合,画面很多时候更有味道。我感觉翡翠很适合表现水彩画那种画面感。当然初次接触,以下分享作品可能效果还不明显。
正好去年六月份以来瑞丽的佳佳翡翠一直在和我沟通合作事宜。直到去年底我根据他们提供的一个翡翠材料做了第一件翡翠作品《海的女儿》。这件作品完成后,佳佳翡翠邀请我赴瑞丽,去他们公司参观并商谈深度合作的方式。但此行,我发现自己有关翡翠方面的知识欠缺太多。
翡翠可谓种类繁多,种水、色彩等等方面,不同的场口会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质地,这和其他玉种有很大区别。而最大的区别就是,如果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翡翠,那你根本就不懂得翡翠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假设这个材料是10万元,那你根本不明白它10万是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能值10万,是颜色好?还是肉质好?等等,当你要创作的时候是需要考虑哪些颜色保留,哪些颜色不能要,还有哪些棉如何对待等等之类,这在我已有的知识结构里是空白。所以很多时候在创作一件作品前,需要和懂料子的人作现场交流,你才可能真正读懂料子。我认为这一点是和其他材料最大的不同。其他材料,相对而言结构没那么多样,质地也相对单一,价值评价也没那么复杂。
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翡翠作品来看,工艺很多时候是排在其次,创作时更注重如何通过设计、雕琢提升材料自身价值和美的呈现。我认为这是翡翠特有的一种现象,展示出材质美经常是第一要务。这其实也是斑马先生去年分析我那抗疫题材作品时提到的两个关键词引发了我的思考,那就是除了“工艺”的表达,有没有 “材质美”的体现?我现在才体会到斑马先生这句话的分量。我认为这句话更加适用于翡翠。因为翡翠在诸多玉种里极少能算宝石的材料之一,有时甚至在石头本身的美面前普通工艺显得微不足道,单从经济角度看,翡翠的价值更高,也更保值,这是目前市场已普遍形成的一种价值认同。
所以面对翡翠,首先第一个难题就是因为不熟悉材料,对如何体现材质美就难以把控。比如,花三五万购买的原材料,在一些经验丰富的翡翠雕刻师,甚至经验丰富的切料子的人看来,对于料子如何切,厚度如何把握,哪些裂、哪些棉如何去挖,如何整型,甚至还未深入雕刻,一抛光就能感觉到对材料自身品质的提升,看上去材料的价值不是三五万,而是一、二十万。而这也正是我最欠缺的地方,对翡翠材料本身的认知比如色、种、水等等还很不够,还无法精准地去把握材料自身的价值以及如何去体现和提升材料的价值。毕竟一件作品的创作周期往往很长,一年下来能接触到的翡翠材料难免有限。
通过这段时间的雕刻,也发现了翡翠与其他材料的另一点不同,就是翡翠的结构本身有颗粒。我偶尔会创作一两件墨翠作品,做得较多的是那种蓝水,肉质相对细腻,结构较小,颗粒感还不是很强。而其他场口的料子,虽然冰度已经很不错,肉质也算细腻,但和玛瑙相比还是显得粗糙,颗粒感很明显。创作中有时用同样的手法同样的工具,可以快速将玛瑙打磨得很光滑,很平整,但翡翠却不容易实现。雕刻、打磨玛瑙时,机器的转速调到最高也不影响,但翡翠特别是局部平面打磨,却需要把转速调慢,时间花费是玛瑙的两三倍。
以上就是这段时间以来,我在进行翡翠创作过程中所面临一些问题。从家庭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孩子尚小,离乡背井来到瑞丽,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的每一件作品,每一块料子都能和懂的人进行深入而直观的交流,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快速的提升。今年我主要是做加工,这对于货主来讲,自然是希望我对材料的认识能更加透彻,会毫无保留的向我传授这方面的知识。
谈谈作品的创作思路
谈这个话题之前,我先简单做个概括。对于作品讲解,其实很多时候我感到是件痛苦的事情,总感觉自己难以表达准确。对于这一点,以往我在学绘画时也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对于一件作品,往往只有当夜深人静时,思绪才能比较深入,才能去剖析自己内心本质的一些想法,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去表达,而多数时候可能就是一种直觉,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所谓作者本身的创作动机是什么?需要表达什么?我认为这些关系到一个人的阅历、学识、思想等等方方面面,但我认为这些东西应该是隐藏的,而不需要直观表达的。就像冷军老师所讲,回到绘画本体上来,绘画本体的东西更有力量。解读艺术应该是思想家、哲学家或者是艺术批评家干的工作。艺术家本人可能就是自然流露、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种直觉。
下面分享一下这件作品的创作思路。这是一件比较有争议的作品,创作思路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材料本身很简单很干净,考虑到货主对市场的需求,打算以佛教题材为主,因此初步确定雕一个浅浮雕侧脸佛像。题材确定后,首先考虑佛像的脸往哪边摆,是尽量往右边靠,前面留大片空白,还是脸往前面,后面留大片空白,这两种构图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会不同。我选择的是尽量往左边靠,右边隐隐约约留下一点耳朵的虚的一种感觉。起初是这种考虑,但是感觉比较单调,看上去就是市场上常见的一个简单的佛像,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我打算把这个雕刻深度限定在0.5毫米内做浅浮雕,还能把它做得自然生动一点,有立体感一点,也许就这么一点值得挑战和尝试。
这件作品最初的想法很单纯,就是为了丰富画面,甚至可能就是一种无厘头的思路。我们八零后这一代人,也许受周星驰的影响比较大,平时说话做事多少会带有一点无厘头。比如作品背面设计成一个姿态婀娜的美女形象,强烈的对比效果,对立统一,其实潜意识里也多少受到那种无厘头的影响,包括大话西游中关于感情、关于生活态度等等方面。除了佛像采取浅浮雕手法,给人一种唯美自然感觉以外,还能被这种看似无厘头的安排引发人们哪些思考和想象?这样的设计思路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创作过程中,因为采用了全程直播,网友们对此也是反响不一,大家的讨论进一步丰富了作品内涵,也使整个创作过程增添了很多趣味。就拿这件作品的命名来说,每个人的反应不同,命名的出发点也就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作品的感受也有差异,命名也就不尽相同,诸如“不负如来不负卿”、“色即是空”、“缘起性空”,林林总总,充满想象,饶有意趣。这件作品的美女形象采用的是阴雕手法,是凹进去的,空的,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视觉效果,通过透光转动,看到背面那个唯美的女性姿态,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这样的设计更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感。
再来看这件作品,这是一件小的方牌作品。原先打算这批料都做成写实的人物题材比如美女题材,但是这块材料太小,担心效果不好打算放弃了,退还给货主的,但因受当时疫情影响,全城居家隔离,我去公司选料或者公司给我送料过来都不方便,几乎“弹尽粮绝”。还是拿来试试设计,为迎合市场需要,还是做佛教题材。考虑到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佛教题材的产品,所以我就打算做点与众不同的。偶然翻到自己以往创作的一些立体的观音头像作品,发现有些角度,比如这个侧后面的角度有不一样的美感,设想如果就按照这种浅浮雕形式,简单加以表现,效果应该不错。考虑到这块材料很小,如何在小材料上做出大场景,除了一张佛脸,我想到了峨眉山的云海,远外隐隐约约的山顶以及山顶的塔等等,用浅浮雕的形式表现出画面的纵深感。能不能表现到位,完全是作为一种尝试,未作更多的考虑,只是有点新鲜趣味,比如把背后那种阳光的感觉给表现出来。
再来看这套作品。这套作品最初就是在一块料子上设计了一个美女形象,然后感觉这种方式可以复制,正好大小相类似的料还有几块,就决定做一个系列。这些料只有五六毫米厚,类似的料我去年底做过两个,所以不想用以前的形式来制作。从设计制作上讲,如果是把人物突出,把周围打低,可能边缘就会太薄影响到整个器型的完美。但如果人物做的太薄,空间立体感的表现又不够。所以就考虑将外围设计成一个花瓶的外形,好比是画框,然后在画框中进行表现。至于为何设计为现代人物的身体局部,而不是完整的一个头像或是其他半身或者全身形象,一是考虑画面的美感、神秘感,二是考虑市场的接受度。这材料不同于盐源料,如果把重点放在人物面部表情刻画上的话可能效果不理想,这种材料是不那么显工的。这件作品想给人传达的就是一种单纯的审美,她不是现实中具体的某某某,却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美的瞬间,就是女人体上面的衣服线条、节奏等等这些单纯的审美再现,而不会产生其他更多的联想。至少当你佩戴在身上时,别人不会问你这是谁?否则就有些局限。选择这种形式,主要是考虑到大家的接受度,这种纯粹的审美作品,男女老少都可以佩戴。
这两件佛像题材作品是同料,原本打算做成普通的市场货交个作业,但又不甘心太过平庸,想给自己找点挑战。比如这件作品中观音的侧脸,是在延续此前的那件作品,那件作品因为料太小而未得到充分发挥,自己也不是很满意。而这件材料很完美很干净,没什么瑕疵,即使不作雕刻,直接镶嵌也很漂亮。因此,思路上首先考虑的就是要做得简洁一点,材料本身也不是很厚,那就用最简单的办法把佛像的味道给表达出来。因此,这件观音形象简单到几乎就是两根线,一根是表现头像面部的轮廓线,一根是表现头巾的那个边缘线,可以说是高度概括。作品看似简单,实际制作却很麻烦。因为它做工很薄,只有0.5毫米左右,这0.5毫米的深度在特殊光照条件下才会很有立体感,这需要比较扎实的素描基础,那一点点微妙的起伏在特殊光线下,能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空间感和体积感。当然,我也可以把它做深一点,把周围挖一下,或者用其他传统的手法去做,但我并未那样去做,而是采用了这种尽量简洁的思路,给自己来点挑战。
再比如这件佛像,如果按照平常的角度,正面侧面大家已经做了很多,所以我就考虑能不能换一个角度,采用仰视的角度,因为仰视的角度除了有正面和侧面,还有底面。如果在0.5毫米的厚度内能把这几个面的转折空间关系营造好,将会给人很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作此考虑纯粹是为了锤炼技艺,其中所谓的画面的虚实安排、构图等等,自不必多说,做到画面有形式美感就行。
相较刚才那两件作品,这件蓝水的料就比较容易打磨些,虽然视觉上很立体,体量和厚度都比前两件作品大,但用工并不比前两件多,只用了六七天就完工。对于佛教文化,我并未做过专门的研究,也仅仅是通过一些图片或文字资料,对佛、观音面相的一点认知,我觉得只要佛像的面部能表现出慈祥善良和美感就行。这种题材的创作还是必须立足于传统,但前提是对传统要有所研究。事实上历朝历代的观音像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去了解在这演变过程中观音像有哪些是不变或变化较小,有哪些是在不断演变。比如,佛像眉毛的处理上基本都类似,额头也是简单平面化处理,包括对观音的头发、头束、脖子等等的处理基本是一脉相承,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很多变化。比如在观音像的五官上,虽然观音的眼睛都是那种流线型的,这一点上也并没有太大争议,变化也很小,但在眉弓骨与眼球的关系、眉弓骨与眉毛的关系、眼球与颧骨的关系、鼻梁骨与眉弓骨的关系、鼻尖与鼻梁骨的关系、嘴巴周围以及下颌骨的肌肉骨骼关系等,这些细节和微表情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化,这些能够变的东西,我就会尽量对照真人的基本结构去表达,但还是必须符合传统造像的一些基本规律,保持那些不变的元素,否则就不是观音了。
所以通常我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表情的刻画上,我创作的这些观音像都各具特点,不尽相同,因为除了抓住那些不变的东西外,对于可变的往往我是随心所欲。比如脸型、五官的比例,这些都可以根据材料随时调整,嘴巴做多宽,鼻子是做宽点还是细点,眉毛是翘一点还是平一点,眼睛是平一点还是斜一点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么多年来我对观音佛像这种传统题材反复尝试,可以说是久做不厌,尽管每次都未必做得那么完美,每次总感觉差那么一点点,但每次都激发我在表情上去下更多的功夫,去尝试,去感受,如何通过对五官比例、形状等等的一次次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去感受人物表情所传达的那种慈祥与爱。
这件作品的材料不是特别好,色彩倒是比较丰富。创作这件作品的起因是我平常搞直播时一些网友在直播间问我有没有山水牌。严格来讲,我对国画领域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仅仅懂得欣赏国画,让我自己去创作,还是有些勉强,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还没来得及去深入研究国画,此前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油画水彩画上了,对国画山水,特别是名家的山水,我一直是仰望的态度。所以这件作品我采用了西画风景画的思路来创作。这块料子下面是绿色和黄色,上面是黄色,中间是白色。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图片,也是用大概0.5毫米浅浮雕这样一种技法进行尝试,毕竟创作纯粹的风景题材还是第一次。这块料上面那个牌头起初我是打算把它切掉,切对称,留一个简单牌头,直播间一位老铁反复提醒我要慎重,他认为也许最能体现这块料子价值的就是顶上黄色的特别艳的那部分了,如果把它切掉,也许这块料子本身就贬值了,即使你工艺做的再好,也会有很大损失。既然不把这部分切掉,那我就考虑这部分要如何设计,最终设计了一个类似凤头的比较抽象的形象,和下面写实手法的风景拉开距离。起初这件作品的设计还包含一些远山之类的元素,但在制作过程中发现这些稍显多余,最终还是去掉了,这样画面比之前要更美一些。
如果要让我说今年所创作的这些作品中,哪一件让我觉得最轻松最享受,那应该就是这片叶子。这件作品我从各个角度用各种光线拍了很多照片,感觉不管怎么拍它都很漂亮,都能给人一种审美的享受。这块料子和那个系列美女是同一批料,为了寻找合适的素材,我到小区里去拍摄各种树叶,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红继木的纹理比较漂亮,最终就以此作为素材进行创作。
这里我要谈一谈写实这个话题。关于写实,我觉得首先需要澄清一些观念上的误解,写实不是完全去照搬照抄模仿对象,而应该是在认真观察对象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并结合自身的感受去表达,这样的表达和真实对象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外行看来也许和真实对象一模一样,而事实上每个局部都是经过作者观察理解后,按照自己的感受去表达的。就像冷军谈他的肖像画,他说他高度近视,根本就看不清模特穿的毛衣毛线是如何相互穿在一起,深入细致的观察当然会有,但具体创作时,根本就不去在意毛线到底怎么走,完全是凭着自己对创作对象的理解去进行取舍,安排颜色和采用技法,作品看上去很写实,实际是画了自己的理解和安排,并不一定每个细节都是是真实的存在。雕刻也是如此,并非老老实实一成不变地去模仿对象,否则这样的创作过程是很被动很痛苦的。初学绘画或者雕刻确实需要足够踏实地去追求这种客观存在,训练自己的感知能力,需要这种精神,一旦掌握了规律,搞清了结构和表现方法了,就应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判断,创作应该是件自由的事情,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碰撞的过程,创作的过程应该是充满乐趣和审美享受。这件作品就是那样,整个创作过程兴奋愉悦,作品完成后让人爱不释手,反复玩味。这样的创作体验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很难得,很值得珍惜。
这件作品是客户定制,没有太多故事,客户发给我一张图片,指定我用写实手法和浅浮雕形式在墨翠上做那样一个形象。客户的这块墨翠料有五毫米厚,未抛光,经我两面抛光整平后只有四毫米,做工只有0.6毫米以内。创作这种定制并指定题材的作品多少会让人觉得痛苦,起初自己内心有些排斥,后来客户给我发来这张图片,使我产生了兴趣,也让我和客户之间产生了一些共鸣。
比如,按照我们平常的印象,狮子是猛兽就应该是种凶狠的形象,事实上如果真正按照这种形象来理解的话,我未必愿意去尝试,也未必能找到创作的冲动和感觉。而我内心对这张狮子照片的第一感受正如某领导人讲话中谈到的,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头和蔼可亲的狮子,我也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去创作的。至于创作的手法通常会受料子本身的特性所影响,比如,考虑到这是件墨翠,所以对狮子的眼珠我并未做特殊处理,因为眼珠抛亮后便是黑色。如果这是件浅色的料子,我可能就会考虑将狮子眼珠上那种明暗关系给呈现出来,这样才能使狮子的眼睛更显神采。
为什么现在我的创作会转向翡翠,有探索尝鲜的心态,但主要还是因为翡翠拓展了我玉雕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可以尝试追求更多的以前没有的画面效果。关于翡翠作品的创作我就谈这些。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