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服饰文化。服饰传承着古代延续千年的礼仪文化,古代服饰的各个细微之处的设计都彰显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浓厚气息。"簪"是古代服饰的重要组成,蕴含传统礼制,亦是日常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饰品。尤其是对古代女性而言,以簪为头饰,是美化装扮的秘诀之一。
簪的雏形是史前时代的"笄"。之后亦不断演变,由最初的形制简约逐渐形成复杂多变的簪饰,甚至衍生出钗、步摇、华胜等形制新颖的发饰。历经千载,簪所蕴含的礼制、装饰、审美情趣,皆贯穿于各朝各代的世俗生活之中。
发簪的溯源
簪的本名为"笄","簪"这一名称直至汉代才确定下来。在此之前,笄乃男子束发和女子饰发的实用物件。在大约距今六七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已经发现笄,多为兽骨磨制而成,造型简单,一端较粗,一端较为尖细,作锥状,有的骨笄亦刻有同心圆等简单纹饰。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已经出现雕刻蟠螭纹且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骨笄,极具审美趣味。
到商代之时,骨笄仍被沿用,造型纹饰却更加丰富,多在笄首雕刻兽首纹或凤鸟纹等图案。在殷商妇好墓中的骨笄有六种不同形制的笄头,包括夔形头、鸟形头、圆盖形头、方牌形头、鸡形头、四阿屋顶形头等。或是由于殷商崇尚"玄鸟"图腾,骨笄中雕刻凤鸟纹的居多。
周代,骨笄受礼乐制度的影响,逐渐礼制化。此时,男女皆用笄,男子多用来束发和固定冠帽。女子十五岁,便可许嫁,行及笄之礼,盘发插笄。未许嫁的女子二十岁时亦要行笄礼。战国时期,"天下见其服而知其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位。"笄成为服饰礼仪的重要部分,有别贵贱尊卑之用,以笄的制作材料,玉、象牙、骨制,来区别身份地位。
秦汉及以后,笄作"簪"之称,亦有"搔头""玉搔头"之称。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说的便是簪子。不仅如此,秦汉以后,材质更加多样,骨、玉、荆、竹、木、铜、金、银、象牙、犀角、玳瑁等,亦有鎏金、镂空、雕刻、镶嵌等精湛制作技艺,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珍宝之一。
簪的礼仪制度
簪的礼仪制度始源于周,从周代开始,簪便作为服饰礼仪中的重要组成,传承千载。最初,簪是男子二十岁时所行及冠礼中,用来固定官帽的重要礼仪饰品。亦是女子及笄礼中的礼仪标志。
战国时期,一国之诸侯、王后及夫人用玉制之笄,大夫及其其妻用象牙之笄,普通平民夫妻则骨笄。以簪的制作材料来别等级,定尊卑。《诗·风·君子偕老》中"君子偕老,副笋六咖",所描述的便是玉制之簪,且有六颗垂珠,是礼乐制度中等级最高的簪。
至汉代时,簪的使用不再受严格礼制的规范,在世俗中得到长足发展,材质、纹饰繁复多样,但簪的部分礼仪性质仍被沿袭。此后,以簪的制作材料以及装饰纹样别尊卑贵贱之礼制,一直被各封建王朝沿用,并进一步发展。
根据《新唐书·舆服志》可知,天子日常中用玉簪导冠,亦用犀簪,而在登基、封禅等大型礼仪场合中,则用金饰玉簪;皇太子之冠皆用犀簪;三品以上的大臣用饰有宝石的角簪,三品以下至九品用角簪或牙簪。簪的不同质地,象征着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的尊卑以及社会等级。
前朝如此,后宫嫔妃亦不会例外。皇后、妃嫔以及朝廷命妇所佩戴的簪、钗等饰品的数量纹饰皆有明确的等级划分。皇后的"首饰大小华十二树",皇太子妃"首饰华九树",命妇按照不同阶品"树"各有不同,最高为"九树",依次递减。
簪饰作为礼仪服饰亦体现在违反法制的一些规定上。古代臣子一旦触犯法制,成为获罪之身,必须去袍脱簪,以示往日的身份地位不再。后宫女子及朝廷命妇亦有类似的礼仪规范,她们获罪时,只能脱簪着素服,以示罪责。
礼仪制度中,有一种较为独特的簪——簪白笔。簪白笔,即古代簪笔制度,亦是簪饰作为服饰礼制的一类。簪笔从汉代的耳后插毛笔,魏晋发展至冠中插白笔以别官职,唐代开始便成为亲王、侯爵及不同品阶文的官的礼仪冠饰,是重大礼仪典礼中朝服的重要礼仪冠饰。
簪作为古代重要发饰,男女皆用,并且形成系统的礼仪规范,是古代服饰礼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簪的使用贯穿历史上各个封建王朝,是古代封建阶级社会的产物。因此,簪在服饰礼仪中的作用,带有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礼制色彩。
簪的审美意象
最初,簪为男子束发固冠之用,而女子则用簪饰发。即使簪的使用有礼仪制度的规范,却并未阻挡簪的装饰艺术的繁荣发展。簪的材料质地、装饰工艺以及精美的造型,皆蕴含着古代人们的审美意象和艺术追求,特别是在古代女子的簪饰之中,簪之美与女性之美相得益彰。
1.丰富的材质制作簪饰的过程中,最初始的材料选择,决定了簪子基本艺术特征。史前时代,社会生产水平低下,兽骨成为人们审美艺术中的重要的制作材料,较为纯净洁白的骨质材料是难得的艺术原材料,后来人们还学会雕刻图案来装饰骨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同质地的制作材料进入人们的视野。诸如玉、角、象牙、金银、铜制、竹、木、玳瑁等材料,既在古代人们获取和加工的能力范围之内,以增添艺术之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玉的莹润雅致、象牙的洁白、角的独特色彩、金银的华丽、竹木的朴素自然、玳瑁的异色,皆赋予簪饰别致的色彩光泽之美感。
2.精湛的装饰工艺簪的装饰工艺随着社会的进步愈加复杂多变,精湛巧妙。史前时期,便已经开始在骨笄上雕刻花纹,甚至镶嵌绿松石。先秦时期的簪饰雕刻技艺更加精湛,兽首纹、凤鸟纹等各种抽象的动物纹饰成为簪饰的纹饰。
秦汉以后,玉簪成为簪饰的主流,这得力于汉代玉文化的繁荣。玉簪的雕刻技艺更加纯熟,所雕刻的动植物纹饰皆栩栩如生。与此同时,镂空、鎏金、镶嵌、螺钿、点翠等技艺也广泛应用于簪饰的制作工艺之中。尤其是镶嵌工艺,把玉石、珍珠、绿松石、玛瑙、玳瑁、水晶等各色宝石镶嵌于簪饰之上,给簪饰的色彩搭配和造型艺术增彩不少。
至唐朝,簪饰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尤其是金银簪饰的制作更加繁复多变,鎏金的装饰被广泛用于簪饰。最为特别的簪饰中的是金银细丝盘花工艺,深受唐朝女子的喜爱。富丽华美的女子簪饰颇有大唐盛世的风采。
在各种簪饰的图案设计中,文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文字纹饰不仅有最直接的字面寓意,亦同簪子的整体造型及纹饰相互融合。不同于日常书写在纸上的文字,簪饰的文字装饰是一种变体的艺术装饰,它往往适应周围纹饰的形制和色彩,变化文字笔画而成为一种艺术。这类文字多是具有祥瑞之意的文字,诸如"安""寿""吉"等。亦有一种不同与此的文字装饰,多是直接在簪子上刻一段文字或者名号等,并不融入簪饰的整体纹样,常作为一种标识或者寄托情感。有趣的是,有的会在簪饰上刻下一句藏有自己名字的诗句。
3.精美的艺术造型或是受先秦时期人们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对图腾崇尚,簪饰中的雕刻纹样亦来源于人们对现实中各种动物的联想。簪饰中的兽首纹、夔凤纹、凤鸟纹等图案,有动物的抽象艺术,亦有古人古朴神秘的信仰色彩。
秦汉以后,簪饰的制作技艺愈加精湛,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交流和发展,各种中原地区的传统纹饰图案和与西域番邦文化交流带来的异域纹饰,各种花卉、鸟兽、植物、文字、人物故事的纹样皆被应用于簪饰之中。葡萄纹、石榴纹与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密切相关;莲瓣纹、缠枝纹及佛手造型皆是受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逐渐成为簪饰的纹样。
各式各样的簪饰纹样,既有装饰点缀的艺术之美,更有深刻的蕴意。如植物纹饰中的灵芝纹、如意纹、石榴纹等蕴含着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的祥瑞寓意。而皇室贵族女子所用的簪饰是身份尊贵的象征,其制作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皇室女子常用的凤簪,栩栩如生,仿若展翅欲飞。凤簪的尊贵之处在于其如同龙纹与天子,凤簪便是皇后"凤仪天下"的象征。富有寓意的簪饰,不仅能成淑女之美,亦能传情达意。
簪的寄情之意
从周代开始,古代的簪饰,在男子及冠之礼和女子及笄之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似乎受此礼仪制度的影响,簪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具有寄情作用的物件。
古代男子把簪作为赠送给心爱之人的首选礼物,女子一会讲自己经常佩戴的发簪作为定情信物赠与心仪的对象。互相赠簪,不需只言片语也能表露彼此的心意,更符合恋爱中的年轻男女之间,青涩真挚,难以诉之于口的美好情义。
玉簪是男女情义的最佳寄托之物。有逢遇情郎"碧玉搔头落水中。"的娇羞女子,亦有"君子偕老,副笄六珈"的爱情期盼。从汉代开始,德玉文化便颇为流行。玉,既有君子之德,亦有纯洁真挚的情感象征。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在描写男女情感的时候,互赠簪饰成为重要的故事情节,往往不需多余的文字述说,通过赠簪便将男女之间缠绕的情思写得含蓄生动。《金瓶梅》中一位心属西门庆的女子,在得知西门庆将之前送与他的簪子遗失,却带着孟玉楼的簪子,簪上刻着"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而后,这位女子便将一簪赠与西门庆,上刻"奴有并头莲,赠与君关髻。凡事同头上,切勿轻相弃",这位女子虽不曾过多言语,只一赠簪只举,便将心中的情义诉说得真切动人。
不仅是男女情义的寄托,簪饰中一些富有寓意的祥瑞纹饰,亦寄托着古代女子的心愿和企盼。清朝遗珍中,就有一件极为精美的畸形珠童子如意簪。这枚簪子的纹饰之中,一颗变形的珍珠形似手舞足蹈的孩童,孩童后刻有一柄如意,旁边有一蓝宝石雕刻而成的宝瓶,上面还刻有"安"字。这样的纹饰图案构成,其中的寓意不难联想。作为古代女子,尤其是后宫女子,传承子嗣是她们的任务,而这只簪子中便寄托了后宫女子对多子多福、平安如意的期望。
总结
簪,从史前的骨笄逐渐发展演变而来,并且材料质地愈加丰富多样,装饰技艺也愈加精湛。更是古代男子及冠之礼和女子及笄之礼中所必需的礼仪饰品。簪饰精妙绝伦的纹饰亦极具艺术审美。玉、象牙、竹木、金银等丰富的簪饰材料,以及雕刻、镶嵌、镂空、鎏金等技艺,赋予其多姿多彩,华丽精妙的艺术之美。
簪子,既是古代皇帝、贵族、官员以及后宫女子和朝廷命妇的身份地位的象征,亦是古代女子云鬓旁的"翠翘金雀玉搔头"。在服饰礼仪之中,簪有庄重尊贵之美;而在世俗女子的云鬓间,簪是美人之爱,亦是情义的寄托。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服饰》《中国古代簪饰文化研究》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