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山玉雕夜光杯。(资料图) 李亚龙 摄

中新网兰州5月7日电 (记者 魏建军 李亚龙)“用鸳鸯玉打造武山‘光环’的夜光杯,以‘杯'来提高整体手艺人薪酬,留住乡土人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山丹镇镇长汪耀林表示,通过连续举办玉雕技能大赛,在提升技艺的同时,还可吸纳年轻人或爱好者加入“玉雕大军”。

鸳鸯玉,是产于武山县鸳鸯镇和山丹镇相交地带山林中的一种超基性岩石,矿物名称叫蛇纹岩。武山鸳鸯玉已探明储量3.24亿m?,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武山雕琢玉器历史悠久,陕西碑林博物馆陈列的秦始皇所用御碗、酒斛都为鸳鸯玉琢成。

近年来,武山县多次举办武山鸳鸯玉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和武山县夜光杯雕技能大赛,旨在弘扬和传承省级非遗项目——武山夜光杯雕传统文化,促进玉雕技艺交流,提升玉雕创作、创新水平,拓展销售市场,做精玉雕产业。


图为工人打磨鸳鸯玉产品。(资料图) 李亚龙 摄

武山玉雕在以“夜光杯”为主的同时,还生产玉雕人物、花卉山水、飞禽走兽、香炉、花瓶、文房用品、茶具、酒具、象棋等旅游纪念品和实用工艺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朝诗人王翰这首千古绝唱,使夜光杯久负胜名,流传至今。

汪耀林说,武山虽素有“众山皆藏玉”的称誉,然而很长一段时期,人们都认为夜光杯产自于酒泉。其实,所谓酒泉夜光杯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武山,每年都有大量武山的玉器个体加工户把鸳鸯玉产品销往酒泉,形成了酒泉夜光杯系列。

“想让乡亲们赚的钱更多一些。”从上海返乡的“90后”薛军奎在家门口联合十几位村民,2019年办了一家合作社,制作和经营鸳鸯玉雕产品。他告诉记者,以前武山虽然产玉,但销路不畅,总是以“酒泉夜光杯”的名义拿到那边出售,“利润都留在他乡了”。

薛军奎分析称,这种“贴牌”的销售看似销量上去了,实则“苦了咱当地的玉雕手艺人”,大量批发至酒泉利润很薄,名利双“失”。其实武山玉雕历史上很出名,需要将千年技艺推陈出新,生产一些各个年龄段都能接受的产品,才能走得更远。

如此以来,“更多的利润就截留到了当地。”薛军奎说,自产自销利润相对好很多。作为玉石制作经营者,他也很担心该产业支撑不下去。之前眼睁睁地看着部分玉雕艺人放弃曾经了娴熟的技艺出去打工,要想留住他们,就得提高玉雕艺人的薪水。

现年51岁的玉雕手艺人令军平和鸳鸯玉已经打了30年的交道,他对武山玉雕充满很深的感情,尤其听老人们讲述纯手工打造玉器产品时,他都会被这种传统的手艺所感动。但光有感动不是够的,需要物资做基础。“说俗一点,就是让玉器卖个好价钱。”他说。

令军平建言,除了保证玉石品质、提高制作工艺,还要通过时尚的元素,来包装“古文化”,也可结合敦煌壁画、麦积山石窟等具有甘肃特色的丝路元素,做成各种样式的用具及纪念品,延伸品有了产值,不论采玉人还是制玉人,收入自然就有了保障。

如今,武山鸳鸯玉雕有了自己的品牌,以“杯”促“薪”带动民众增收,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支柱产业,除了满足国内市场,还远销日韩及东南亚等国。当地除了举办展会、比赛,还通过“师徒”方式传承该技艺,“年轻人注入产业就能常青。”令军平说。(完)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