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强,国家级玉雕大师,滇派玉雕瑞丽玉雕十杰之一,玉雕人物造型名家,擅长于人物题材的翡翠雕刻,尤其是佛教题材的人物刻画。 


1993年选择了玉雕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其作品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28岁学习特种微雕,以锤炼自己的雕刻技术。三年后又开始学习寿山石的雕刻,吸取寿山石的雕刻技巧与巧色技巧。2003年,博采众家之长的陈学强来到翡翠源头云南瑞丽,开启自己的新事业。

1、2004年,瑞丽首届玉雕精品大赛中,陈学强一举成名,并与王朝阳、李振庆等人一起荣膺瑞丽玉雕十杰。之后成立了“陈学强玉雕艺术工作室”,专攻人物题材的雕刻,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玉雕界人物造型名家之一。

2、2007年,被瑞丽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玉雕师”称号

3、2011年,荣获瑞丽市“巧雕大师”称号,荣获“云南玉雕师”称号

4、2017年,荣获中国管理科学院国家级“玉石雕刻大师”称号

陈学强,1970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个普通公务员的家庭,在他家乡的民谷生活中常常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气息,一家一户的手工艺作坊随处可见。因此,在幼小的心灵深处便开始充满着对艺术的好奇和向往……

年纪刚满17岁时候的他就到随近的一家私营木雕厂去当了学徒。当时都是以中国传统题材为主,做的最多就是佛教题材的人工艺作品。通过长时期的揣摩钻研,木雕技巧已经有了较深的造谐。人物动态活灵活现,刻画形象栩如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将诗情画意,山川美景尽收其中。

1993年,23岁的他,不满于当时的现状,选择了玉雕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他的心目中,玉石是东方人的钟爱之物,玉石本身 就是至美至善之宝。如果能把玉石作为自己雕刻的对象,岂不是件乐事。尽管所雕的材料不同,但于由有较好的雕刻功底,很快就找到了雕刻玉石的心神合一感觉。而且似乎更加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真正感受到了雕刻艺术的乐趣。

如果说对翡翠这个精灵之美的痴爱,兴趣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那么个人如玉一样的仁德修养,决定陈学强在玉雕事业上走得更远更好!提升修养、难忘初心,从普通家庭走出来的玉雕师,始终如一坚持手雕艺术,每件作品的构思、创意设计、打样成形,都以艺术家的严苛视野去亲力亲为、直到客户的认同和满意。

当然,陈学强先生玉雕35年的历程,也一直在找寻翡翠雕刻创新的心方向,在他看来,一件唯美的翡翠人物玉雕作品,既要融入传统的技法,又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从设计上,作品追求的是,布局上重一个字“气”,气要活,有神有气,远近、层次、动态眼神分明,灵动跳跃,要与佩戴者齐神合一、心生通明、豁达空灵,才能表达人间美好的祝愿。

2008年以来,翡翠原料与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高品质翡翠原材进入市场,俏色巧雕在市场上开始习以为常,玉的赏玩玉佩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唯一需求。陈学强先生又开始新的探索与结合,开始研究古典水墨写意,在玉雕设计上通过构图营造空灵绝妙的画意,让观者走入作品的意境,能够置身美妙的世界、自然之美。 

在近35年玉雕事业中,勤于创新思考、为人诚信的陈学强注重翡翠材质的把握,一件好的玉雕成品,材料和雕刻的关系相互推进、变化、共舞。材料中有艺术,玉雕中能把材料的天然自然美完美体现,最终作品呈现出一个物我合一的状态,这就是玉雕大师陈学强今生的玉雕追求,也是对客户的郑重诺言!

学强艺术以自身独特手段,充分体现了玉、石的特质,结构及丰富的色彩,强调入文意识与自然状态的有机结合。既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性,更具现代艺术风范。我们每创作一件作品都是一次心灵与石头的对话:将自己怪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倾注于美石。学强艺术作品均选择珍贵的天然彩石作为创作的载体,用心灵解读那些生化于宇宙冶炼造化而成的石头的灵魂,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与自己心灵相互叠印,幻化出一个个充满生命景象。因此,大家观赏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石之滨纷和晶莹,感受到艺术家单纯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时而宁静、时而欢快、时而奔放……情感在石头间自然流淌。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