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结佩。而爵鞸。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周礼·玉藻》

儒家好玉,《诗经》中常以玉来比喻高尚的人品。如《齐风·汾混洳》说:“彼其之子,美如玉。”《秦风·小戎》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雅·白驹》说:“皎皎自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大雅棫朴》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image

作品 |「万世师表」

林国华作 |「籽料」

秦汉以来,以玉比人,成为非常流行的观念。《世说新语》记载,山涛说,嵇康其人,就像“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当时,有一位裴令公容仪俊美脱去冠冕,粗服乱头,人们也说好,时人以“玉人”称之,有的人说:“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以玉比人,强调君子温润如玉,重视的是君子的德行,温润,细致,典雅,柔和,玲珑剔透,光明,洁净无尘。所突出的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修炼之功。

image

玉在《说文解字注》中的解释为:“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㠯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㠯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㠯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在孔子的阐释中,玉有着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寓意。虽然“君子比德与玉”,是在用玉来比喻人的德行,但这些玉所体现的特质也是世人通过对玉的观察、联想,进而产生的共鸣,从而更进一步用于表现君子对自身的要求。玉对于君子,就具有了这种指代的关系,成了君子的象征物。“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甚至成为礼仪的一部分。

image

刻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儒家美学观的最大特点是把审美活动同社会政治生活、道德修养活动密切结合,强调美的伦理性和功利性。孔子在《论语》中曾14次提到美,大部分所说的美的含义其实是善。例如:“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有周公之才之美”等等。

孟子的美学观继承了孔子的“仁”、“善”思想,同时又有所发展,提出了“充实之谓美”。所谓“充实”可以理解为人的品德、才智、气节等。子所弘扬的君子的“浩然之气”,即指这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image

《史记》里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做人的智慧,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中国人的身上,好似总能看到一种如玉石一般的特质。内在卓越优秀的人,外在看起来却显愚拙。

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通过礼,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礼所追求的是和谐,而玉的属性所能产生的效果就是和谐,而且玉器的形态也正是体现出平稳、对称、庄重的意境,因而讲究佩玉便成了儒家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和田玉的美与善相结合的美学观,曾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产生过持久而深远的影响,重视“内在美”,并把它看得重于“外在美”、“形式美”曾成为我国民族审美传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image

作品 |「万世师表」

林国华作 |「籽料」

当身为君子的先民们佩挂上这些玉饰的时候,他们的举止就会更加地庄严和恭敬起来。史书上说,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礼的规范,姿态不能太过倨傲,走路的步幅也不能太大。

而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举手投足间,让玉器相互碰撞出清脆而有节凑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集中君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从不偷看偷听别人的言谈举动,这便又成为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

而君子的修养过程,可以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诗来形容。这也就说明,想要成为一个君子,也必须有像玉一样的琢与磨的过程。回归到玉器的生成上,无论是琢还是磨,其实都是将玉改变自然形态的过程,将自然之玉以人的喜好、审美,需求来作为标准,使之成为符合人要求的人工之物。两者之间,其实都存在有消除个性,以理或者人的审美喜好来改变的过程。与君子相匹配的玉,就具有了人工的属性。

image

在今天,玉对于身份地位、行止礼仪的意义早已消失在朝代更迭社会变迁中,但玉所代表的儒家审美,君子之德,却永远根植于中国文化中不会改变,玉成为佩挂于身、寄意标高的玩赏之物。

玉石坚韧、温和、细腻、含蓄,由内而外慢慢透射出一种魅力无穷的美,这些特点浸润着佩玉的人们。玉的磊落,使人充满朝气、乐观开朗;玉的铿锵,使人潇洒如风、从容大气。玉的温润,使人温润有加、宠辱不惊。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