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玉文化悠悠几千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语言。近几年,玉雕界出现了许多传统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作为一名玉雕手艺人,我也在尝试着作这样的创意设计。

传统玉雕艺术追求工必有意,意必为祥的设计理念,从题材、纹饰、技艺到文化内涵等,均有章可循,其工艺之精湛,内涵之丰富,是每一位玉雕手艺人要学习和传承的。但是,当代的艺术更倾向于原创性和时代性,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上,那些司空见惯的老形式、老题材已与人们的文化诉求相去甚远,难以引起当代人的思想和审美共鸣了。从业十几年,我深深感到,尽管在玉雕技艺上仍需不断努力,但创作创意上必须要寻求新的突破,如此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创新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前人的经验和成果,创新的实质是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再发展,有的可以将传统的玉雕文化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或加以变化,有的可以在传统的形式中注入新的内涵等等。“三阳开泰”是一个传统题材,我在创作该作品时便有意识地将传统玉雕的文化元素进行重新组合,题材、纹饰、内涵等都来自于传统元素,表达方式却更倾向于现代审美。作品基本保持了石材的原形,并依形塑造三羊的形态,绒绒的羊毛以传统的如意纹雕就,充分展露出其蓬松感,三羊的头颅在浓密的羊毛中伸展出来,既真切自然,又显示出一种古典雅致之气,远望犹如一朵飘浮着的祥云。

image

金国忠玉雕作品 三阳开泰

当今的玉雕艺术越来越倾向于简练与简洁,造型优美,略带夸张,不仅讲究线条的柔美与流动感,更注重与玉石的温润相融合,显示出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其中运用抽象艺术创作的玉雕作品尤具别样风韵。我创作的“众生相”即是对这类艺术形式的一次探索。无意间买来一块碧玉手镯余料,风化的外皮透露着一种岁月的沧桑。我很想表现一点什么,有一天偶然发现商店橱窗里陈列的佛头,其佛顶髻的形状与这块手镯余料十分相似。仔细琢磨之后,决定将其设计成一顶佛髻。我保留了材料的自然裂口,以抽象的手法表现虚幻的佛面,再塑造了虔心朝拜的僧侣,显现出虚实相映、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image

金国忠玉雕作品 众生相

如果说“三阳开泰”“众生相”是借石就势,借石塑型,那么“亢龙有悔▪束己正心”则是一次立意创作的过程。该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周易▪乾》中“上九,亢龙有悔”的典故,后成为一句成语,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原石本是黄皮白玉的一块整料,我将其一切为二设计为组合件。图稿是经过反复构思的,尤其是人物的大小,脸部的虚实,以及人与龙之间的联系等。原来人物头部后面还设计了一些高低起伏的方柱,以象征智慧和力量,但考虑到空间视觉效果,最终舍弃了。作品多次采用几何形构图,如人物的背光、衣服、底板等,线条有机交差,如梦似幻;其一结构复杂,镂雕网状,工艺细腻,另一构图简洁,实地雕琢,且大面留白,显得意境开阔;两组件分别塑造一高一低两龙,上下相对,高者受束,低者和顺;有智慧者,巍然居其中,不卑不亢,不远不近,是谓“中庸”。作品的空间处理也十分得体,有张有弛、有虚有实、对比强烈,体现出小中见大的磅礴气势和寓意深邃的人生哲理。

image

金国忠玉雕作品 亢龙有悔·正己束心

近几年,玉雕行业发生的变化非常大,无论是艺术的形式还是题材内容的选择,以至市场销售模式及其价值体现,都正在经历着一次质的蜕变。要使自己的作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创意创造的道路,虽然个中的纠结与苦恼时常伴随,但我们既别无选择又乐在其中。同道的创作成果以及自己的多年实践使我深知,系统的领悟传统并汲取其精髓,充分认识玉石材质的特性,是搞好玉雕创新创作的前提,只有更深入的体察生活、感悟事物,从生活中不断提炼美,并运用现代审美意识与玉雕的独特语言去塑造美,才能创造出为当代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佳作。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